正文 第12章 文明禮儀——把小禮儀無限放大3(3 / 3)

④掌握交談技巧

交談要隨機應變,處理得當。交談者除了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外,還要注意傾聽對方談話的內容,觀察對方情緒與環境的變化,並注意對應。如對方談興正濃,交談時間可適當長些,反之可短些;如對方發表自己的觀點,應適當插話或附和;如自己談得太多,應注意留給對方插話或發表意見與建議的時間和機會。專程到住宅拜訪與順訪、閑聊不同,一般有較強的目的性。如果請主人幫忙,應開門見山,把事情講清楚,不要含混不清,令主人無從做起。如果主人幫忙有困難,就不能強人所難,硬逼著他人去辦。

⑤把握辭行機會

在與主人交談的過程中,如果發現主人心不在焉,或時有長籲短歎,說明他心情煩躁,或有急事想辦又不好意思下逐客令。這時,來訪者應適時、禮貌地提出告辭。如果主人處另有新的朋友來訪,一定是有事而來,這時,即使主人談興正濃,也應在同新來者簡單地打過招呼之後,盡快地告辭,以免妨礙他人。

⑥注意告辭方式

不管拜訪的目的成功與否,都應該十分注意告辭的方式。告辭之前要穩,不要顯得急不可待。告辭應由客人提出,態度要堅決,行動要果斷,不要嘴上說“該走了”卻遲遲不動身。辭行時,應向主人及其家屬和在場的客人一一握手或點頭致意。主人及其他人相送應一再謝回,直到見不到身影後再加快步伐。此外,如果拜訪某位朋友且未見到,可向其家裏人、鄰居或辦公室的其他人將自己的姓名、地址、電話留下,以免主人回來後因不知來訪者是誰而造成不安的心理。

為了提升自己的形象,請記住這樣的社交箴言:拜訪除了遵從客隨主便的規矩外,更重要的是要記住:對待不同的被拜訪者,應采取符合對方特定身份和環境的不同禮儀。

向名人學習

本傑明·富蘭克林是有史以來最傑出的美國人之一,享譽世界的發明家、作家、外交家,獨立革命領導人及美國民主的締造者之一,曾參與起草並簽署了《獨立宣言》和《美國憲法》。

富蘭克林1706年出生於北美新英格蘭的波士頓,他在家中的17個孩子中排行15,父親是從事蠟燭和肥皂製造的小商人。富蘭克林少年時進過兩年學校,後因家境困頓,被迫輟學,12歲時,父親讓他到哥哥的印刷鋪裏當學徒。學徒的日子是艱難的,然而,他卻利用學徒的閑暇時間刻苦自學,閱讀了大量的書籍,在政治、科學、曆史、文學等方麵打下了紮實的基礎,他還通過自學能熟練地運用法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拉丁語。

1726年,富蘭克林開始在費城獨立經營印刷工廠。從此,富蘭克林的事業生涯開始蒸蒸日上,開始創造一個美國夢的傳奇故事:他印刷並發行影響巨大的《賓夕法尼亞報》;他發明了避雷針、兩用眼鏡、新式火爐和新型路燈;他率先提出了北美殖民地“不聯合就死亡”的口號,並與傑斐遜起草《獨立宣言》;而當美國製憲會議因為聯邦體製問題爭論不休時,富蘭克林又欣然前往,進行調解。1771年,他出版了改變無數年輕人命運的《富蘭克林自傳》。這本書生動地記敘了富蘭克林的成長曆程,告誡年輕人積極向上,在世界上影響深遠。一個人在如此眾多的領域成就斐然,美國曆史上幾乎無人能及。

1790年4月17日,富蘭克林逝世於費城,美國人民為他舉行了最隆重的葬禮,他被譽為世界上最著名的公民,受到各國人民的敬仰。富蘭克林以自身的努力創造了一個不朽的神話,造就了一個屬於他的時代,成為“他生活的時代和國家中最偉大和最出色的人”。

他的自傳自出版以來,相繼被譯成多種文字,成為世界各國家喻戶曉的文學經典,被迄今為止的幾代人當作人生修養的範本。作品中體現的“美國民眾的公德心”以及處世、持家、待人接物等方麵的種種美德一直激勵、教育、影響著世人。從某種意義上說,富蘭克林的成長史,也正是一部美德史。

富蘭克林在書中提到他的修身美德十三條

1.節製:食不過飽,飲不過量。

2.緘默:談吐要利人利己,不無聊閑扯。

3.秩序:物品放置要有序,做事要合理安排時間。

4.決心:該做之事下決心去做,下決心做之事一定去做。

5.節儉:花費要於人於己有益,不得浪費。

6.勤奮:珍惜時間,勤於做有益的事,去除不必要之舉。

7.真誠:不用欺騙手段損害別人,考慮事情要公正,無害人之心,說話要依據事實。

8.正義:不損人利己。

9.中庸:避免極端,要盡量克製報複心態。

10.清潔:身體、衣服和居所要保持清潔。

11.平靜:不為瑣事、常見的或不可避免的事情所煩惱。

12.貞潔:少行房事。除非為健康或後代,決不使身體虛弱、生活乏味、或損壞自己或他人的寧靜或聲譽。

13.謙虛:效法耶穌和蘇格拉底。

通過這些類似於宗教組織裏的某些戒律,但是是相對科學的一些修身原則,對於我們待人處事有著很強的借鑒性,不失為培養高尚人格的金科玉律。

作為補充,社交中的“黃金原則”也許對你有幫助。

(1)對朋友的態度要永遠謙恭,要常常微笑著同別人交談,交往。

(2)對周圍的人要時時保持友好相處的關係,尋找機會多為別人做些什麼。例如,你的鄰居病了,你能想到為他做一碗可口的湯,別人對你就會經久難忘。

(3)當別人給你介紹朋友時,你應集中精力去記住人家的名字。在以後的交往中,你一見麵就能叫出他的名字,人家就會覺得這個人很熱情,很有心。

(4)要學會容忍,克服任性,要盡力理解別人,遇事要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

做到這一點就能讓朋友感到親切、可信、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