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賺錢學習很忙 第九章 學校炒作,妙計出!(2 / 2)

王浩暉搖了搖頭,否定道:“不是。如果我們真要搞成培訓班,那我們學校可就虧大了。”不等周院長詢問,王浩暉便解釋道:“我的想法是我們在不放棄原本教學的基礎上,再進行適當的改變,來發揮我們這個“新”的優勢。首先,我們先從教師身上改變。不是換老師,而是增加老師。現在我們每個班級,差不多一個班級是近五十位的學生,這個數字跟正規學校差不多。而我們要改變的就是,在保留原來五十個學生一個班級這個基礎班級之外,還可以增加以一個學生、十個學生、二十個學生為一個班級的設置。說白了,這就是把原本的班級,進行分級。按專業輔導級別和學生人數,分為精英輔導班、人才教育班、普通高校班等等。同時,我們還可以增加三+一或三+二的選擇,讓學生家長選擇,總之,我們就是用最多的老師,去服務最少的學生,來滿足家長心目中的精英觀念。為什麼那麼多家長,喜歡把孩子送到培訓班?就是因為培訓班人比較少,培訓的老師,能更專心地輔助孩子學到東西。”

周院長對這個方法持懷疑態度,關鍵在於增加這麼老師,得付多少工資呀,想著便問道:“你有想過,老師的工資問題嗎?你這樣弄,我付不起工資。”

對周院長的目光短淺,王浩暉無奈的搖了搖頭,但還是解釋道:“當然有想過。我們完全可以在保留基礎班級、基礎學費的基礎上,分級收費嘛。人越少的班級,收的費肯定越多,相信這一點家長們還是能理解的。其實,我們在增加主課任課老師的同時,也可以縮減其他輔助課程的老師,來達到節約師資。”

不等周院長再說,王浩暉繼續說道:“我說的這第一點改變,其實歸納起來,就是所謂的“炒師資概念”。想一想,當別的正規院校,才隻有幾十位老師的時候,而我們卻擁有一百位,甚至幾百位老師,換成您是孩子的家長,你會選擇環境好的學校?還是老師又多又好的學校?”

施潔想了想道:“應該是老師又多又好的吧。”

王浩暉點了點頭道:“沒錯,評價一個學校的好壞,在家長的心目中,老師永遠是占的第一位。像現在很多學校一味的發展教育環境,而忽略老師的培養,其實都是本末倒置了。所以,我們完全可以把環境不好的說法,歸咎為我們重視師資教育,而非壞境教育,我們不培養孩子的好逸惡勞。這麼一換概念,在家長的心中就會有環境越艱苦,越能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精神的想法。我們千萬別忘了,我們華國家長的心目中,都有一個“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想法,這與外國國情有著本質的區別。”

王浩暉想了想又接著補充道:“其實,老師多,對我們學校以後的發展來說,也是有利的。我們可以多多招聘剛出校門的新老師,讓他們從教育一個人,到教育一個班級,逐漸適應老師的工作內容。其實,很多新出校門的老師,在學校裏大概都有做過家教類的服務,他們缺少的還是主持大課堂的經驗。同時,老師多,也方便我們進行優勝劣汰。”

周院長點了點頭道:“明白了,有點意思。還有嗎?”

王浩暉點頭道:“還有就是,我們可以招收幾名退伍軍人,炒作軍事化管理的概念。這點我相信不需要我多說了,好處壞處一目了然,在這裏我就不多說了。”不等周院長再問,王浩暉一口氣把最後一點也說了:“還有最後一點,我們可以炒作專業的技能培訓。像籃球運動員的專業培訓;像各種計算機課程的專業培訓。總之,我們就是要把我們手中的優勢發揮出來。”

說完,王浩暉問周院長道:“院長,我說了這麼多,您還滿意不?”

……

PS:求收藏,求紅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