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年輕父母認為,家裏隻有一個孩子,爸爸媽媽積攢的錢早晚都是孩子的,何必要嚴格劃清界限,爸爸媽媽誰給不一樣,所以,爸爸不屑於介入孩子如何管錢和花錢的小事,而媽媽又對兒子的要求百依百順,言聽計從。這樣等孩子進入青春期,隨著身體能量的釋放,就會爆發出種種問題。
10歲以後,兒子要錢,為什麼一定要爸爸給?
因為爸爸至少知道男孩兒的10個秘密:
爸爸經曆過男孩的成長期,熟悉男孩子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爸爸知道男孩結交朋友時會遇到哪些事情。
爸爸知道男孩在什麼情境下會頓悟。
爸爸知道什麼時候浪子會回頭,什麼力量能讓男孩懸崖勒馬。
爸爸知道男孩喜歡用手裏的錢來幹什麼。
爸爸知道什麼樣的女孩會讓男孩子著迷。
爸爸知道男孩兒容易栽在哪裏。
爸爸心中有成功和失敗男人的各種模板。
爸爸知道男人的遊戲規則和競爭淘汰法。
兒子要錢,爸爸十有八九能猜到兒子要錢幹什麼,所以,不管是兒子要錢,還是爸爸給錢,都是父子互動交流和施教的絕佳機會。而媽媽很難猜出兒子的動機。因為媽媽不理解兒子為什麼會迷戀變形金剛,為什麼一定要花錢買汽車、飛機模型。
台灣有個商人,獨創了一套跟兒子談錢的方法:
兒子10歲後跟爸爸要錢,每次他都說:“讓我來猜猜,你現在要錢做什麼呢?”他的猜謎法極大地吸引了兒子來聽他說話。然後,他說出三個備選答案,通過觀察兒子的表情,公布他認準的答案,結果總是百發百中。
兒子覺得他太神了,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
他在兒子心中給自己建了個神壇,高高地坐穩之後,根據兒子的需求,開始對兒子施教。
“男人要掙錢,不掙錢的男人沒尊嚴。靠什麼掙錢?有靠力氣的,比如搬運工;有靠技術的,比如泥瓦匠;有靠頭腦的,比如科學家、企業家等。你選擇靠什麼活著?”
“靠頭腦。”
“那如何能讓頭腦變聰明呢?我給你10元錢,你把它都花了,就再也沒有錢了。你想想,做什麼能讓10元錢變成20元或200元?”
“靠體力和技術做不到,需要靠頭腦。”
“頭腦跟刀和劍一樣,越用越靈,不用則生鏽。”
每次給兒子錢,他都假借猜謎的方式跟兒子討論如何掙錢和花錢,富人和窮人的差別是什麼?因為他選對了時機,在兒子對錢發生興趣的時候談錢,心靈和大腦都處在最開放的狀態,播種什麼很容易。
李嘉誠說:“事業上再大的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事業失敗了可以重來,而教育子女,錯過一次機會,將永遠錯過。
錢會讓人沾染惡習,貪婪、妒忌、驕奢、懶惰等人性的弱點時時會帶著人走,爸爸給孩子多少錢,不如給孩子界限,界限就是不可逾越的雷池,有了界限就有了方向,知道何謂對錯,能分清好歹善惡,才能確保孩子不被錢拉下水,這是父親給孩子的最大的愛。
著名影星成龍說:爸爸曾經給我三個禁忌,讓我遠離三大惡習,是他的話,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16歲那年,我爸爸嚴肅地對我說:你長大了,我管不了你,但有三件事情你不能做,你要答應我。
第一,不能加入黑社會;
第二,不能吸毒;
第三,不能參與賭博。
當時,我答應了父親的要求,並決心一定要做個有責任的人。後來,我才體會出父親的用心,如果父親不在那個16歲時給我劃出界限,給我三個禁忌,後來,麵對的誘惑越來越多,真不知道會走到哪條路上。
成龍感謝爸爸給他的三個禁忌,讓他把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事業上,做一個對家和社會有用的人。
給孩子界限,讓孩子知道什麼不能做。
讓孩子遇到錢越早越好,猶太人用敲金幣迎接孩子出生,孩子一來到人間便和金錢相遇。當孩子3歲時便教孩子識錢,從5歲開始教孩子掙錢和管錢。
中國孩子早早就遇到錢,卻是在花錢時和錢相遇。因為父母從不和孩子講金錢的學問和知識,有錢的父母總是從腰包裏大把大把地掏錢,讓孩子盡情地花,其結果呢?培養了好逸惡勞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