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奉子成婚,被麵子害慘的一種借口(2 / 2)

因此說,“奉子成婚”最大的隱患是讓一對年輕人的身份短期內迅速“置換”,既要做個好丈夫、好妻子,還要學會做個合格的好父母,自然力不從心,手忙腳亂,弄不好就嚴重影響兩人的夫妻感情,甚至頻發婚姻危機。可憐的孕寶寶還沒出生,就要擔當“大任”,為未來父母的婚姻“埋單”。從前我們常說的七年之癢,現在周期縮短,有人三年之癢,甚至一年就癢,皆與此有關。

家庭生命周期的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特點,新婚階段的重心是夫妻適應,重在調整和適應婚姻生活;學齡兒童階段的重心是麵臨養家糊口的壓力,各種角色轉換後的重新定位。而“奉子成婚”的年輕人,剛好把“建立家庭”和“初為父母”這兩個階段重疊在一起,“結婚”與“生子”同步進行,在還沒弄明白如何做丈夫(妻子)的情況下,又匆匆忙忙做起了爸爸和媽媽。

另外,新婚夫妻來自不同的原生家庭,有一個相互適應的過程。新婚不適本身就會引起各類問題,包括生活習慣、價值觀、婚後期待、角色分配等方麵,一般來講,需要經過2—5年的磨合期,才能形成良好的夫妻相處模式,至少要一年後才考慮要孩子。而“奉子成婚”的夫妻,還沒有來得及適應和接納兩人世界,就匆忙上陣扮演父母,打理三人世界,非弄個“全能冠軍”。與此同時,婚前輔導目前在中國還基本上尚屬空白,沒有人想過要在結婚前參加婚前輔導之類的專業學習和訓練,加之許多人原本就來自獨生子女家庭,還習慣在父母麵前撒嬌,當然不適應突如其來的婚姻生活。

據我所知,有相當一部分年輕人的婚姻就是誤入了“奉子成婚”的圈套,而引起不必要的惡性循環,他們大呼上當,悔不當初,而孩子卻成了不幸婚姻的犧牲品。多少離異單身家庭的孩子,就這樣被他們的父母活生生地拖到這個世界,承受著父母婚姻悲劇帶來的後果。

我接待過一個電視台轉來的案例。戀愛一個月就懷孕的女孩,苦苦哀求男孩娶她為妻,否則無法向親人交代。男孩猶豫不決,可是女孩肚子裏的孩子畢竟與自己有關,於是迅速領證,迅速住到一起。可惜他們把家庭生命周期中的兩個重要階段“混裝”在一起,加之婚前了解不深,整個生活一團亂麻。為孩子吵、為生計吵,沒有一天消停。最後,男孩憤然出走,女孩也將孩子丟給奶奶,自己離家出走。兩個人後來都各自成家立業,可憐這個年幼的孩子,隻能在奶奶的風燭殘年中,延續著小小的生命。

如何化解“奉子成婚”的壓力,關鍵是要重新認識雙方的婚姻期待,努力降低高期待,回到平實瑣碎的現實生活中來。這是一個心理準備的過程,沒有這樣的心理準備,很難適應新生活。

當然,婚前同居一定要想清楚,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從某種程度來看,在一個屋簷下生活,的確可以從多方麵了解一個人,但任何事情都是利弊並存的,關鍵是怎樣看待同居,怎樣麵對同居。如果同居的話,有否考慮會產生新生命這個不容忽視的現象,有否考慮過如何麵對突然降臨的不速之客——未婚懷孕。而作為女孩子,有否考慮反複流產所帶來的後遺症以及對身體所造成的傷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