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讚是會不斷循環的。
夫妻之間看誰先察覺到這件事,就由誰先啟動“稱讚”的良性循環吧!相信兩人的關係一定會因此慢慢變得更好。
引發對方的正麵情緒,創造夫妻雙贏局麵
“不要電燈開了,離開後又放著沒關!”
太太也經常這麼念叨我,因此小室女士還真是講到我的痛處了。而且,正如小室女士講的,這種時候,我不會馬上把太太講的話聽進去,有時候還會忍不住回嗆她:“不要為了才幾塊錢的電費限製我的行為!”
為何明知道理卻還是會反彈呢?可能是太太點出自己的錯誤,因而傷害到自己小小的自尊。特別是男人的個性中多少還是存在一丁點幼稚的成分,另一半要求什麼時,若是乖乖回答“是,遵命”,就會有種輸人一截的感覺。
有本常銷的商業書叫做《實質利益談判法》(Getting to Yes,Roger Fisher 和 William Ury著)。書中提到,在建立關係時,要注重自己與對手雙方的利益,也就是強調“建立雙贏關係”的重要性。這話現在看起來或許覺得沒什麼,但是這本書在20世紀80年代末期出版時,外界還是把它當成非常新穎的主張來看待。後來還有一本續作叫《理性之外的談判》(Beyond Reason : Using Emotions as You Negotiate ,Roger Fisher 和 Daniel Shapiro著),除了主張“雙贏”之外,還主張“就算在談判中講贏對方,假如最後未能引發對方的正麵情感,還是稱不上成功”。
這意思是,首先必須提出“正確而且兩造都能獲益的想法”。接著,在選擇要采用的表達方式時,還必須讓對方聽了之後能產生正麵情感,覺得“既然如此,那就試試看好了”,而不是引發對方的負麵情緒。唯有如此,對方才會改變他的行為。以伊索寓言的“北風與太陽”來比喻的話,采用太陽而非北風的方式,才能達成想要的成效。不光在工作上,家人之間的溝通也是如此。
明明沒必要這樣,我的周遭卻有不少男性都表明自己“怕太太”的立場,說什麼“我老婆好恐怖”、“這樣會被我老婆罵”。這其中其實隱藏著男性的一種複雜心理:希望借由對外展現出自己“怕太太”的態度來維持自尊。但若隻是這麼做,就無法以對等的關係和太太討論或談判事情、共同維持家庭了。
言詞是有“力量”的,就算一開始隻是為了在朋友間找話題才把太太“妖魔化”,假如一再以這樣的角度看待妻子,久而久之很有可能自我催眠成功,將“怕太太”變成一種事實。屆時,夫妻就稱不上是共同維持家庭的夥伴了。
對商業人士而言,家人間的溝通,正是練習職場溝通的絕佳機會。
與太太、孩子間關係不佳的人,或許會覺得不知道怎麼和年輕部下或女性同人建立關係。然而,未來除了男性之外,女性、銀發族、外國人等等,都可能會進入職場,轉而必須與各種人一起工作。在這樣的組織裏,假如隻靠單方麵下命令,將很難順利運作。因此,基本人際關係以及互信關係的建立,就變得很重要了。正因為這樣,能夠借由在家庭內建立關係,學到愈多經驗與知識,就能夠做到多樣化管理,成為未來領導者的幾率也就更高了。
多稱讚另一半,有助於提升工作技能
小室女士曾談到“稱讚”在夫妻溝通中的重要性。我太太正是個“稱讚部長”,任何事情她都會找個理由稱讚我。一開始我會覺得難為情,但是在她的影響下,我也漸漸學會稱讚對方了。兩人在日常對話中彼此稱讚,可真是肉麻到不太適於讓外人聽到。但我覺得這種相互稱讚到“連外人聽了都覺得害臊”的程度,其實才是最好的程度。
我在工作中學到的“兒童心理學”,可以佐證此事。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讓他們培養出覺得“自己這樣很好”、認同自我的“自我肯定感”,再接著讓他們培養出覺得“自己做得到”的“自我勝任感”。這兩種感受的存在與否與孩子日後人格形成的基礎大有關係。
孩子長大成人後,這兩種感受還是很重要。
對大人而言,無論是為了成長還是為了維持健全的心理,“獲得認同”都不可或缺。不過,看看今天的職場現況,每天都會碰到一些剝奪“自我肯定感”的事,而能夠形成“自我勝任感”的機會,似乎又少之又少?
結果就是,不斷有人心理生病,甚至於有人連“獲得認同”的感受都沒有體會過,就長大成人了。針對在職場中遭到剝奪或是有所欠缺的“自我肯定感”與“自我勝任感”,家庭會是個彌補的好地方。
在男性當中,不善於稱讚的人應該占多數吧?似乎很多人都覺得稱讚別人是一種“諂媚行為”。
以前我到美國留學時,那裏的人稱讚技巧之高讓我甚感訝異,就算隻是初次碰麵的人,即便對方也是男性,一樣隨口就稱讚“I like your shirt!”(你的襯衫很不錯!)。相對地,在日本,我印象中(想當然)從來沒有任何工作上碰麵的人,曾經稱讚過我的穿著。
不過,我自己是個男校出身的日本男性,我也很不擅長稱讚別人,尤其是稱讚女性。
如果有男性也像我這樣,或許可以告訴自己“這是一種商業技巧”,試著練習“稱讚”別人。假如心裏困惑,覺得“你突然要我稱讚別人,我也不知從何稱讚起”的話,那就從教練式領導(Coaching Leadership)中所講的“stroke”(安撫)做起吧!用“安撫”形容或許聽來誇張了點,總之就是“向對方開口講話”。突然要稱讚對方或許困難,所以先對太太開口講些“早安”、“我先走囉”之類的話。
試著把過去隻使眼色而不講話的家庭溝通方式,改以開口的方式表達出來。習慣於開口之後,應該就能講出更接近於“稱讚”的話了,像是“你的衣服很好看”、“今天氣色不錯”之類的。
開口講出來後,就能傳遞出“認同對方的存在”、“重視對方”的訊號了。
不少擔任管理階層的人都學過“教練式領導”的技巧吧?而家庭正是實踐那些技巧的最佳場所。對太太或女朋友的稱讚,可以直接提升你的工作能力!沒有比這更棒的事情了吧?
結婚之後,家事幾乎都落在太太身上……
我和同年紀的男友結婚已經三個月。為了讓兩人都能繼續工作,我們事前已經分配好家事怎麼分擔,也做好家事分配表了。可是,展開婚姻生活後,我先生因為經常加班,常常無法做家事,最後多半變成我在做。對此,他說“誰比較有空就誰做,你的想法要更有彈性一點啊”,但我很擔心,他會不會就這樣一直耍賴下去,變成家事全都我一個人做呢?我也很擔心,如果生了孩子,不知道又會變成怎樣?
——C女士(30歲,製造商行政人員)
小室:假如訂好規則,卻又輕易毀棄,那確實很惱人啊!聽起來,C女士的先生或許覺得可以較早回家的C女士應該直接把家事全都做了,會比較有效率。
駒崎:男性若是做家事的新手,或許因為突然接到自己不擅長的家事,因而產生超乎女性想象的心理負擔。我一開始也是這樣,甚至有種“和煩瑣的家事相比,在公司待久一點還比較輕鬆”的感覺,以這種方式來“逃避”。
小室:或許有必要問一下先生:“什麼樣的家事你可以輕鬆做好?”先了解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