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古巴】牽念多年,終於相見(2)(2 / 2)

我不習慣用車資和時速來衡量一位司機對旅行者服務的價值,就像我不習慣人們用家財的數目來衡量生活的分量。因為沒有這些木訥寡言的司機,我們的旅途都有可能會拐上一條錯誤的彎道,或者走上南轅北轍的陋巷,留下一無所獲的空白。一名異鄉偶遇的稱職司機,簡直是上天的恩賜,更是旅行者的福音。我提醒自己要感恩路遇的每一個人,因為他們給予的一切,都是我人生劇本裏,最畫龍點睛的台詞,最峰回路轉的橋段。

我們依次對胡裏奧·愷撒提出我們那些“出格”的旅行夢想,去參觀古巴芭蕾舞團,參觀拳擊俱樂部,還有海明威舊居和老爺車改裝工廠……他少頃沉默,然後慢慢回答:“前兩個我不知道在哪裏,不過我們可以找一找,海明威沒問題,至於最後一個嘛,保管讓你們看得滿意!”然後他讓我們上車,一本正經地囑咐我們說:“千萬別動手關車門,讓我來。”

我好奇地稍微注意觀察他關車門的動作,他先是專注地看一下客人上車的情況,等客人坐好之後,確認一下他們的手腳全都沒有接觸車門框,然後再握住車門的把手,不疾不徐地推門。在車門與門框密合之前,他的右手不離開把手,車門關好之後,右手仍然會在把手上稍停片刻,仿佛在等待拿捏得當的作用力傳導到車架上,又好像在側耳傾聽鎖舌發出常人聽不到的哢嗒聲,準確落位到它該停留的地方,然後再注視一下關好的車門,難道是在審查車門和車身的鍍鉻裝飾線是否完美地對齊?

這一切都在幾分之一秒的時間內連續發生,行雲流水、一氣嗬成,就好像一個攝影師年深日久反複練習的取景、變焦、測光、按快門動作,好似一個園丁專注地手握修枝剪,把冬青樹的頂端裁出齊整的形狀,專注、虔誠,頗具禪意。

胡裏奧·愷撒的藍白兩色雪佛蘭是一件傑作。所有該反光的零件都熠熠生輝,沒有半個指紋;後視鏡、收音機和換擋扳手全部都是這輛車盛年時期狀態最好時候的樣子;所有的啞光嵌板、皮革和包邊帶都纖塵不染,散發著老成穩健的溫潤色澤,顯然都經過反複仔細的擦拭。車子的引擎聲悅耳,空調強勁,揚聲器裏傳出的歌聲字正腔圓,連換台時發出的雜音都有種黑白電影中和電子管收音機裏才能聽到的濃濃懷舊感。

我曾經聽過一個頗為地道的廚師不無得意地描述自己的職業生涯:“當年我做學徒的時候,至少要熬三年,莫說是灶台,連菜墩子師傅都不會讓我們碰,每天隻是沏茶倒水和清洗打掃。我知道那是在磨煉我的心性,挫掉我們的毛躁和火氣,叫我們懂得什麼是一個廚師必須具備的擔當和耐心。”言下之意當然是:我,可是熬過來的,而且為之自豪。很顯然,這輛老爺車已經徹底除去了火氣和浮躁,變得成熟穩重,胡裏奧·愷撒似乎也是如此。

堅持曆練、等待完成,耐心地熬了過來,並為之自豪,在重重汪洋包圍中的島國古巴,不也正是如此?

麵對這輛藝術品一樣幾近完美的老爺車,我不禁大惑不解,鹹濕溽熱的海島氣候難道不是機器的死敵嗎?古巴各種物資都很緊缺,街上不是有很多因為無法一次湊齊塗滿整部車子的油漆,一直穿著“鐵鏽色短褲”的老爺車嗎?這簡直是汽車的長生不老之術!讓我越發對古巴古董汽車的修理廠產生了不可遏製的好奇。

我們幾經周折,多次問路,最終找到哈瓦那的芭蕾舞團,不過馬上被告知需要先去古巴文化部預約才能訪問,預約流程大約需要一周左右。“也可能更快,看運氣嘍。”滿臉笑意的古巴阿姨衝我們擠了一下眼睛,也潑了我們一頭冷水,我們實在沒有一周或者更多的時間待在哈瓦那等待申請批準,這個願望算是徹底落空,終成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