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曾對丁玲走上革命道路與文學道路,給以“無限信任與支持”。丁玲在回憶少年時代的成長過程時,在一篇文章中寫到:“感謝我媽對我的信任和支持,不管我以後有什麼成就,走了多少曲折的道路,但我媽的信任是對我永遠的鼓勵,我永遠為她而奮鬥不息地努力,不敢自怠。”
丁玲(1904-1986)現代著名女作家,原名蔣冰之。筆名彬芷、叢喧等。1904年出生於湖南臨澧,長於常德,曾在常德、長沙、北京、上海讀過書。1927年開始創作,1932年參加中國共產黨。她創作的長篇小說《太陽照在桑幹河上》,榮獲斯大林文藝獎金二等獎。新中國成立後,曾擔任中宣部文藝處長、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黨組書記等職。1979年被補選為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
女兒的榜樣
1904年10月12日,湖南臨澧農村裏一家名門望族誕生了一位千金小姐。她,23年後叫丁玲,出世的時候,家庭正走下坡路。丁玲的父親是一位多病、有才華,但意誌消沉的大家子弟,他在丁玲幼年時就死了。母親帶著五歲的女兒,寄居在常德縣舅舅家。
母親姓餘,閨名曼貞,生在常德書香人家,幼年讀私塾,學會了寫詩作畫。她羨慕唐朝武則天的時代,女人能做事能考官,便把自己的名字改為蔣勝眉,字慕唐,是一位具有濃厚的民主主義思想的有文化教養的婦女。但她生活和思想的變遷還是在丈夫死了以後。丈夫死時,她才30歲,家庭已經破產,那些上門來吊喪的差不多都是同時來討錢的債主。正像丁玲在小說《母親》中描寫的那樣:“在女人中,她是一個不愛說話的。生得並不怎麼好看,卻是端莊得很,又沉著,又大方,又和氣,使人可親,也使人可敬。她滿肚子都是苦,一半為死去的丈夫,大半還是為怎樣生活;有兩個小孩子,拖著她,家產完了,伯伯叔叔都像狼一樣的凶狠,爺爺們不做主,大家都在冷眼看她……靠人總不能。世界呢,又是一個勢利的世界,過慣了好日子,一天坍下來,真受苦……”
丁玲的母親喜愛文學,能寫詩作畫,常向年幼的女兒口授唐詩。丁玲小時候就能背誦幾十首唐詩,並讀過不少古典小說。母親還滿懷義憤,向女兒講述女革命家秋瑾為反清而壯烈犧牲和法蘭西革命女傑羅蘭夫人的事跡,這使得丁玲幼小的心靈裏,很早就產生了強烈的反封建思想。
1911年初,小縣城常德也醞釀著革命風暴。在幾個從日本學習法政回國的年輕人的倡導下,新成立的常德女子師範開學了。33歲的守寡的母親毅然上了師範班,並讓7歲的丁玲上幼稚班。母女同校念書,在當地一時成了美談。丁玲和表姐、表兄弟每天隨著母親上學,街道兩旁常常有人從大門縫裏往外張望,都覺得很新奇。有些親戚、族人還在背後嘰嘰喳喳議論:一個名門的年輕寡婦這樣拋頭露麵,成何體統。但丁玲的母親從來不理睬這些流言蜚語每天到校上課,回家燈下攻讀。
後來丁玲回憶說:“那時我隨著守寡的母親在這裏肄業,30歲的母親在師範班,六歲的我在幼稚班。這事現在看來很平常,但那時卻轟動了縣城。開學那天,學生們打扮得花枝招展……我母親穿得很素淨,一件寶藍色的薄羊皮襖和黑色百褶綢裙。她落落大方的姿態,很使我感到驕傲呢……母親在家裏燈下攻讀,在學校還廣結女友。”
丁玲的母親和六位過從甚密的女友結為幹姐妹,其宗旨是:誓同心願,勵誌讀書,振奮女子誌氣,爭取男女平等,以求教育救國。七人中年齡最大的是丁玲的母親,最小的就是後來參加共產黨的著名的婦女領袖向警予同誌。向警予那時才17歲,很有抱負。丁玲母親非常敬重她,常對丁玲說“要多向九姨(向警予在家裏排行第九)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