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由一個貧民之子,成為20世紀的人生導師和富翁。這與童年時代母親對他的影響是分不開的。他的母親伊麗莎白是一位信仰基督的鄉下教師,受過良好的教育,生性樂觀,百折不撓,性格堅強並富有同情心。她相信所有的困境都是暫時的,因為上帝不會放棄任何對生命懷有敬畏的人。母親的這種信念影響了卡耐基的一生。
戴爾·卡耐基(1880-1955),20世紀最偉大的人生導師,美國最著名的人際關係學家與成功教育學家,美國戴爾·卡耐基研究所所長。一生中寫作了《語言的突破》、《人生的光輝》、《人性的弱點》、《美好的人生》、《偉大的人物》、《人性的優點》、《快樂的人生》等七部書。影響和改變了數以億計人們的生活和事業。美國《時代周刊》盛讚他“除了自由女神,他就是美國的象征。”
母親幫他走出自卑
1880年11月24日,戴爾·卡耐基誕生於密蘇裏州瑪麗維爾附近的小市鎮。幼年的戴爾與他的同齡小男孩相比,顯得特別淘氣。小時候,他並不是一個討人喜歡的孩子。由於營養不良,小卡耐基非常瘦小,頭發也不是白種人那類美麗的金色,而是淡黃中略顯灰褐,加上一對與頭部不很相稱的大耳朵,顯得平庸和猥瑣。他不屬於英俊少年。也許正因為如此,幼時的戴爾常常鬱鬱寡歡,而且受到他父親悲觀思想的影響,戴爾多少有些自卑。父親的悲觀來自災難對家庭的沉重打擊。1898年夏季,暴風雨席卷密蘇裏平原,泛濫的洪水使城邊的河水上漲。瘦弱的小戴爾穿著布滿補丁的破爛衣服,站在農舍外圍略高之處,可憐兮兮地看著棕色的河水洶湧而來,漫過河堤,席卷農田。農田被淹,豐收的希望破滅了,父親一臉沮喪,到處借債以渡過饑荒。而每當父親灰心喪氣的時候,母親總是鼓勵他振作起來,因為她相信,隻要不消沉,每個人都會時來運轉。
許多年後,戴爾·卡耐基對這些經曆仍記憶猶新。他後來回憶說,洪水過去後,他操持家務的母親即使在失望之中還是堅定地唱著聖歌,母親是一個堅定的基督教徒。而父親詹姆斯沮喪的愁容也逐漸換成一副頑強與不屈的樣子。這些情景在卡耐基幼小的心靈中深深地紮下根,使得他以後能一次又一次地堅強麵對挫折與失敗。
母親伊麗莎白對戴爾寄予厚望,鼓勵他讀書,但開始她隻希望他將來能做一名傳教士,或做一名教員。伊麗莎白發現,在自己的信心引導下,戴爾不是一個像他父親一樣憂鬱而不自信的孩子,他有一種別人不易覺察的靈性和氣質,這種靈性和氣質可以使他變得堅強和自信。
距卡耐基家的農場一裏之處,有一所僅有一間教室的學校,校名叫玫瑰園。小卡耐基就在這裏讀小學。有一個冬天,戴爾把一隻死了的兔子帶進玫瑰園。他趁別人不注意的時候,把這隻兔子放進一個圓形鋁桶,然後又不聲不響地把這隻桶放置在教室後麵的火爐上。
恰巧當天老師講授的是修辭學,女老師叫史密斯太太。她講道,特殊而生動的語言修辭可以使人們從文字中看到形狀,聽出聲音,聞出味道。話音剛落,一股肉香彌漫了整個教室。史密斯太太詫異地四處張望,卻不知味道來自何處。忽然戴爾站了起來,說道:“老師,我知道這股香味從哪裏來。”“是嗎,戴爾,快告訴我,這氣味濃得讓人難受。”史密斯太太緊捂著鼻孔,一副十分難受的樣子。“在我們這本書的第51頁上,那上麵寫道:賣火柴的小女孩夢想到了烤鵝。”“什麼?什麼?你住嘴!你這個搗蛋鬼!你,你——”史密斯太太氣得臉色慘白、渾身發抖。
戴爾的惡作劇很快被他母親知道了。她對戴爾說:“孩子,你在課堂惡作劇是不對的。你必須向老師道歉。但是,你要記住,一個人重要的是在任何困境中都要相信自己是出色的。”戴爾睜著大大的眼睛,然後一本正經地點點頭。第二天他向老師道了歉,老師原諒了他。他發現自己從來也沒有像現在這樣自信過。
也許每一個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裏是非常聽話的乖孩子,但是過於教條的管教也許會扼殺孩子的天分。卡耐基的母親在糾正孩子錯誤的同時,還敏感的發現了小卡耐基體內蘊涵著的靈性,引導他發揮自己的長處。在獲得認可後,孩子就非常容易建立起自信心。這對於每個孩子都是非常有利的!
努力去改善不幸
在那次暴風雨席卷密蘇裏平原的災難中,戴爾和他的三個夥伴莫得·伊文思、莫得的弟弟蓋·羅伊及格蘭又聚在了他家田園附近的那間破木屋。戴爾他們約定,誰從窗戶上向下跳的次數最多,其他人就得聽命於他。戴爾跳下的次數已經遠遠超過了其他夥伴,隻見他雙手抓著窗欞,腳踩在窗台上,上氣不接下氣地對著其他夥伴嚷道:“使勁呀……"他又跳向地麵,但這次他沒有象以往那樣大吵大叫了,戴爾覺得左手食指一陣劇痛,接著整個左手都麻木了.原來,戴爾左手食指上的戒指被窗欞上的一枚鐵釘勾住了,他跳落地麵時,食指已被扯裂開來,鮮血迅速從傷口湧出,連左邊的衣袖也被浸漬得一片鮮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