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恐懼與自我(2)(1 / 3)

G:我還真沒找到共同點。

谘詢師:那麼,耶穌做過的事情,你雖然之前沒有做過,甚至聞所未聞,但是,你對他的言行是什麼態度呢?

G:當然很好了,比如幫助、拯救他人和犧牲自己等,很高尚、很偉大。

谘詢師:你評價的這種高尚和偉大與你的標準之間能建立關係嗎?

G:當然,我也希望能這樣。

谘詢師:那麼如果把耶穌作為行動指南,這是否也是一種標準?如果能堅持去做而不迷惘,是不是也可以理解為一種獨立呢?

G:沒錯。但是,我又覺得行不通,不是否定《聖經》裏的故事,而是我很難做到,或者根本做不到,太遙遠了,我就有了很大的壓力。標準和獨立都是有壓力的。在谘詢中,引導來訪者朝向他感興趣的人或事中去尋找故事情節,讓其體驗到從“他能”到“我也能”的轉變,其中充斥的是人類天生具有的模仿榜樣的能力,在專業心理學的概念中就是“與幻想認同”,指的就是來訪者行事就像他幻想成為的英雄(偶像)一樣。谘詢師想利用這人人皆有的潛力,通過與G的邏輯探究,希望逐漸形成他對獨立信念和實現其他理想的自信。但G的根本問題卻是在他強大的超我(道德)感和弱小的自我感之間的衝突。要達成他心目中的“獨立”和“目標”,僅通過激勵性的引導是不夠的,他需要在人際間重拾早已失去的自我感。谘詢師:是的,我能感受到你的壓力,讓我們一起尋找這壓力所在吧。如果我們在《聖經》中尋找這些故事,就會發現所有的故事都發生在人與人之間,是一個不斷接觸和對話的過程。脫離這些,就沒有獨立和標準的實踐平台,你就會失去瞬間的感悟。你覺得呢?

G:我認同,也知道是需要接觸人,而且是更多人。但因為我本身就沒方向,與別人的接觸對我來說,隻是感覺到人和人之間有一種無形的力量,這是一種渾濁的難以駕馭的力量。我保持不了自身。一旦產生了矛盾和痛苦,我都不知道自己是誰了,我會迷失的!

谘詢師:那看來我們得麵對這個問題,如果做到更獨立更自信,是不是會更好些?你有過在與人交往中更自信、更獨立的時刻嗎?

G:小時候有過,得獎的時候,在日本也有一些好朋友,和他們在一起會更好一些;也幫助過別人,幫助別人時也會更自信一些。

谘詢師:怎樣的幫助呢?

G:給乞討者錢,在精神衛生中心幫助其他抑鬱症病人,反正做過一些事吧。

谘詢師:你很善良,我感覺到你的行為已經符合《聖經》的精神了。耶穌就是在你最需要的時候,他在你身邊。耶穌好像沒有自己似的,你需要他就在!但這隻有自我強大的人才能做得到,因為人選擇做一件事的時候,一定是覺得自己正確才去做的,如果他的選擇和社會的認可同步的話,那麼這種個人的選擇不就是一種獨立和標準的實現嗎?你做得真不錯啊!

G:好像是這樣的。本次谘詢進入這個環節像是達到了一個高度,谘詢師將G帶入了他的內心深處,替他表達出內心的困惑,並把困惑進行分解,把G助人的一麵和他的迷失進行解離,並引領他發現自我的強大一麵,這是振作來訪者並恢複其自我心理機能的重要技術。但不能就此罷手,還得去挑戰並激發他看到自我不足的一麵。谘詢師:你回答得好像不太肯定哦,是不是你還糾結在一個不自信的小我狀態中呢?

G:我能怎麼辦呢?這就是我迷惘的地方啊。

谘詢師:希望擺脫這種迷惘,就得努力尋找出路。但找出路的同時,你能不能也尋找自己?

G:是。我怕找不到自己,所以我害怕迷惘。就像進入一個迷宮, 我現在就在迷宮當中,突然發現迷路了,就站著不動了。隨便外麵怎麼動,反正我不動了。怎麼做都可能是錯。

谘詢師:所以你就抑鬱了。G道出了他抑鬱症的另一個成因,除了不良的家庭關係及成長受挫外,他還以不動、不說、不做來保護自己不再犯錯、不再迷惘,但這種局麵隻會讓他更加陷入迷惘和無助感中。抑鬱症的治療提倡“身體力行”,即用身體去體驗,並著力於行動。我提倡“抑鬱症需要動一動,焦慮症需要鬆一鬆”的治療理念。所以谘詢師如何讓G動起來,下麵是一些技術使用。谘詢師:(笑)我說,你得動。現在輪到你動了,來,你站起來。然後,走,不停地繞,就是在這麼大的地方繞圈。開始閉上眼睛,我引導你來繞圈。繞圈,你迷惘著,你迷路了!不停地繞圈,別停。繞圈。繞圈的時候,不要忘記同時尋找出路,而我現在讓你放棄找出路。你在找出路的前提是,你在迷路中不停地找自己。首先,你來解釋下你自己,是個怎樣的人?我來提示一下,你是個繞圈的人,對吧?你是個迷路的人,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