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最後講到,要提倡謙虛、學習和堅忍的精神。他重申了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作出了幾條規定:“七屆二中全會有幾條規定沒有寫在決議裏麵。一曰不做壽。做壽不會使人長壽。主要是要把工作做好。二曰不送禮。至少黨內不要送。三曰少敬酒。一定場合可以。四曰少拍掌。不要禁止,出於群眾熱情,也不潑冷水。五曰不以人名作地名。六日不要把中國同誌和馬、恩、列、斯平列。這是學生和先生的關係,應當如此。遵守這些規定,就是謙虛態度。總之,要堅持謙虛、學習和堅忍的精神,堅持集體領導的製度,完成社會主義的改造,達到社會主義的勝利。”
毛澤東說:“北京有兩個司令部,一個是以我為首的司令部,就是刮陽風,燒陽火;一個是以別人為司令的司令部,叫做刮陰風,燒陰火,一股地下水。”
全國財經會議後,中共中央提出我國最高國家行政機關是否采取部長會議的形式、黨中央是否增設副主席或總書記的問題。毛澤東為了減輕自己擔負的繁重日常工作,加強集體領導,曾提出將中央領導班子分為一線、二線,他退居二線。
據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傳(1949—1976)》記載,在毛澤東提出中央領導班子分為一線二線後,高崗認為謀取黨和國家最高權力的時機已經到來,他的陰謀活動更加肆無忌憚。他打著擁護毛澤東的旗號,把打擊的矛頭首先對準劉少奇。他捏造說毛澤東對劉少奇的工作不滿意。還傳言毛澤東打算讓劉少奇搞“議會”(人大常委會),周恩來當部長會議主席,由高崗搞政治局。在另外一種場合他又主張由林彪擔任部長會議主席。[ 《毛澤東傳(1949—1976)》,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278頁。]
1953年10月,高崗以休假為名,到華東、中南地區,在高級幹部中遊說,散布大量分裂黨、攻擊劉少奇的言論。他大談“槍杆子上出黨”、“黨是軍隊創造出來的”,製造“軍黨論”,去煽動和影響一部分軍隊中的高級幹部,圖謀奪取黨的領導地位。他把中國共產黨分為“根據地和軍隊的黨”與“白區的黨”兩部分,並把自己說成是“根據地和軍隊的黨”的代表人物。他認為,黨中央和國家領導機關現在掌握在“白區的黨”的人手裏,需要徹底改組,由“根據地和軍隊的黨”——也就是由他來掌握。
12月中旬,毛澤東決定外出休息。12月15日,在中央書記處會議上,討論在毛澤東外出休假期間,中央工作由誰主持。劉少奇謙遜地提出,還是由書記處的同誌輪流負責為好。與會同誌多數同意由劉少奇依照以前的慣例主持中央工作,不輪流;高崗卻表示反對,說:“輪流吧,搞輪流好。”
會後,鄧小平、陳雲向毛澤東反映了高崗的不正常活動。關於這段曆史,鄧小平作過詳細的敘述,他說:“毛澤東同誌在1953年底提出中央分一線、二線之後,高崗活動得非常積極。他首先得到林彪的支持,才敢於放手這麼搞。那時東北是他自己,中南是林彪,華東是饒漱石。對西南,他用拉攏的辦法,正式和我談判,說劉少奇同誌不成熟,要爭取我和他一起拱倒劉少奇同誌。我明確表示態度,說劉少奇同誌在黨內的地位是曆史形成的,從總的方麵講,劉少奇同誌是好的,改變這樣一種曆史形成的地位不適當。高崗也找陳雲同誌談判,他說:搞幾個副主席,你一個,我一個。這樣一來,陳雲同誌和我才覺得問題嚴重,立即向毛澤東同誌反映,引起他的注意。”
1953年12月17日,毛澤東與鄧小平、陳雲談話,後來周恩來也參加了。18日、19日,毛澤東與周、陳、鄧連續兩次談話。20日,毛與彭德懷、劉伯承、陳毅、賀龍、葉劍英五人談話;與劉少奇談話;與周恩來談話。22日,毛與朱德談話;再次與陳毅談話。22日,再次與彭德懷談話。這一係列談話,都是專門談高、饒問題。23日,毛澤東與高崗談話,對高崗進行了批評。當天晚上,毛澤東召集劉少奇、周恩來、彭德懷、鄧小平開會。
與陳雲談話後,毛澤東派陳雲代表中央到上海、杭州、廣州、武漢等高崗遊說過的地方,同有關負責人打招呼。毛澤東特別囑咐陳雲,到杭州向林彪轉告他的話:“不要上高崗的當,如果林彪不改變意見,我與他分離,等他改了再與他聯合。”
12月24日,毛澤東主持召開包括高崗、饒漱石在內有二十九人參加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揭露高崗的問題。毛澤東指出:“北京有兩個司令部,一個是以我為首的司令部,就是刮陽風,燒陽火;一個是以別人為司令的司令部,叫做刮陰風,燒陰火,一股地下水。”中央政治局一致同意毛澤東的建議,並著手起草《關於增強黨的團結的決議》。會議決定,毛澤東休息期間,由劉少奇代理主持中央工作。會議結束的當天,毛澤東離開北京,前往杭州,主持起草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