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王鶴壽報告說,他與華北協作區主任林鐵商談結果,認為華北地區鋼的生產能力,1959年底達到八百萬噸是可能的。毛澤東將這個報告批給鄧小平。這個數字,比剛剛閉幕的八大二次會議上冶金部報告的計劃數又翻了一番。
6月16日,國務院副總理兼計委主任李富春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報送“二五”計劃要點,提出建成基本上完整的工業體係,五年超過英國,十年趕上美國。這個報告使毛澤東“大開眼界”。
6月17日薄一波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報送的報告,其中說,1959年我國主要工業產品的產量,除電力外,都將超過英國的生產水平。6月22日,毛澤東將這個報告批給正在召開的軍委擴大會議,改成一個十分醒目的標題《兩年超過英國》,並批示:“超過英國,不是十五年,也不是七年,隻需要兩年到三年,兩年是可能的。”不到一個月,超英的時間由七年又改為兩年。
6月19日,在中南海遊泳池,毛澤東作出了鋼產量翻一番的重大決策,即從1957年的五百三十五萬噸增加到1958年的一千一百萬噸。關於當時的具體情況,毛澤東後來回憶:“開始是六百萬噸,第二本賬是七百萬噸,第三本賬是八百萬噸,爭取九百萬噸。我說你索性翻一番,那麼拖拖拉拉的幹什麼?王鶴壽同誌就很有勁,布置了。”
曆史仿佛又回到了1955年農業合作化時的類似情景:毛澤東首先提出反右傾保守的指導思想;在這個指導思想下,同樣對領導工業生產缺乏經驗的各級領導幹部層層加碼,紛紛提出比毛澤東更高的指標,又反過來影響毛澤東;根據這些不實的情況,毛澤東再進一步提出更高的要求,並且深信這是能實現的……但發展合作社隻是改變生產關係,通過各級幹部層層加碼還有可能完成,而增加鋼產量則是發展生產力,這就不是靠層層加碼就能輕易完成的了。
6月30日,毛澤東讀了《人民日報》上關於江西餘江縣消滅了血吸蟲病的報道以後,興奮不已。 7月1日黨的生日這一天的早晨,寫就完成了《七律二首·送瘟神》:
讀六月三十日人民日報,餘江縣消滅了血吸蟲。浮想聯翩,夜不能寐。微風拂煦,旭日臨窗。遙望南天,欣然命筆。
綠水青山枉自多,
華佗無奈小蟲何!
千村薜荔人遺矢,
萬戶蕭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萬裏,
巡天遙看一千河。
牛郎欲問瘟神事,
一樣悲歡逐逝波。
春風楊柳萬千條,
六億神州盡舜堯。
紅雨隨心翻作浪,
青山著意化為橋。
天連五嶺銀鋤落,
地動三河鐵臂搖。
借問瘟君欲何往,
紙船明燭照天燒
北戴河會議作出兩項對中國曆史進程產生了重大影響而舉世矚目的決定,一是1958年鋼產量一千零七十噸,比1957年翻一番;二是在農村建立人民公社。
8月16日中午,毛澤東在中南海遊泳池會見完柬埔寨國王西哈努克後,即乘飛機來到北戴河。8月17日,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在北戴河中直療養院禮堂召開,經過討論,正式通過了《關於建立農村人民公社問題的決議》。要求各地在秋收前後,先把公社的架子搭起來。北戴河會議結束後,中央報刊相繼發表了“迎接人民公社化的高潮”等社論。這樣,人民公社運動很快被推向了高潮。
在成都會議期間,毛澤東對人民公社如何搞法何時搞還是心有疑慮的,覺得初級社、高級社剛搞兩三年,應該鞏固好了再擴大到人民公社。而在河南視察時被一下捅到報紙上,他隻好很被動地繼續為人民公社叫好了。這些話很快又見諸報端,全國農村出現了由小社直接轉辦到人民公社的高潮,隻一個多月的時間,幾乎全國的農村基本實現了公社化。
關於人民公社的特點,毛澤東概括為“一大二公”。“大”就是把原來幾十戶、上百戶的合作社合並為幾千戶甚至上萬戶的人民公社,“公”就是在公社成立後,一切財產上交,在全社範圍內統一核算,統一分配,實行供給製。各家各戶不開火做飯,公社辦大食堂,吃飯不要錢。男人、女人、老人、孩子分類集中在一起睡覺,將所有勞動力編組成如同軍隊一樣的班排連營,采用大兵團作戰的方法進行生產。
在這次會議上,毛澤東提出,要考慮取消薪水製,恢複供給製,同時又提出,不要馬上廢除工資製度,將來再取消。柯慶施率先建議“公社實行吃飯不要錢”,有不少人讚成。劉少奇表示:“吃飯不要錢,今天不作決定。”而毛澤東後來表明了態度:“吃飯不要錢的辦法,可以逐步實行,暫時不定,明年是否實行,到時候再看。”
在北戴河會議上,毛澤東對能否完成1958年的鋼產量達到一千零七十萬噸的高指標,已經很擔心。到7月底,全國鋼產量累計才三百八十萬噸,而到年底隻有一百五十三天了,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要生產七百萬噸鋼,談何容易?但他仍想再努一把力,把它完成。他認為,一旦今年一千零七十萬噸的任務完不成,明年兩千七百萬噸的任務也就無法保證。
8月16日下午剛到北戴河,毛澤東對前去彙報工作的各省省委書記說,“少一噸都不行,少一噸就失敗了。”8月19日的會上,他要求第一書記親自抓工業。後來也多次強調:明年是帶決戰性的一年,不論工業、農業都是這樣,特別是鋼鐵、機械,還有糧食。從8月21日算起,今年還有四個月,鋼鐵生產任務能否完成,相當危險。為什麼我們在這裏開會?就是要緊急動員,要搞到那麼一點鋼。能不能搞到,我總是懷疑,十五個吊桶,七上八下。請同誌們努力奮鬥,以期貫徹。鋼鐵尚未成功,同誌仍需努力!
在他的一再要求下,陳雲在工業書記會議上不得不反複強調抓鋼鐵生產計劃的落實,甚至說出“土爐子是關鍵”的話。薄一波在這次會議的總結發言中,傳達了毛澤東一個驚人的想法:要破除迷信,美國算不了什麼,用不了一二十年,蘇聯可以變為兩個美國,我們可以變為四個美國。
8月30日,曆時十四天的北戴河會議,在緊張熱烈的氣氛中結束了。會議作出兩項對中國曆史進程產生了重大影響而舉世矚目的決定,一是1958年鋼產量一千零七十噸,比1957年翻一番;二是在農村建立人民公社。
9月1日,一千零七十萬噸鋼的高指標在《人民日報》公開發表,《人民日報》發表社論《立即行動起來,完成把鋼產翻一番的偉大任務》,指出這是“全黨全民當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務”。一個前所未有的全民大煉鋼鐵運動,在全國各地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了,在各級領導幹部帶領下,幾千萬人上山大煉鋼鐵,成為“大躍進”中最突出、最顯眼的一個舉動。滿山遍野的小土高爐,一到夜晚,幾乎到處可以看到一片一片的火光。大煉鋼鐵運動,造成的嚴重浪費,影響了正常的生產秩序,引起國民經濟比例的嚴重失調,破壞了大量林木,大批勞動力從農業戰線上調出來煉鋼鐵,嚴重影響了農業收獲,搞得豐產不豐收。
與此同時,各地立即掀起了建立人民公社的高潮,到9月底,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農戶加入了人民公社。全國成立了兩萬三千多個公社,平均每社近四千八百戶,還出現了以縣為單位的人民公社或縣聯社。“大躍進”、人民公社和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合起來被稱為“三麵紅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