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網胃含鐵異物與某些疾病的相關性與處理方法的探討(二)(3 / 3)

(7)小腸梗阻的治療

1)小腸被精索絞窄:容易發生於有血去勢的公牛,因絞窄部位容易壞死,手術時切忌強行犖引,以免發生腸穿孔。為此剖腹後置沙布於盆腔內,備手術刀片用紗布纏裹露出刀尖,尾端係以縫線,線頭留置腹外,摸到索扣後用刀尖挑斷精索,立即以沙布包裹腸管,牽出腹外檢查,如已壞死,應切除壞死部分吻合。切忌強力牽引精索,它相當結實,牽不出來。如不切斷精索腸管也牽不出來,不可強力牽引。切忌發生絞窄部腸穿孔。

2)腸更迭與變位:大部分病例已進入後斯,多已發生壞死。應切除後吻合為佳,即使沒有完全壞死,如不切除,有的會重新套迭,有的繼發腸穿孔。強調切除吻合。術後應用促蠕動藥物保證吻合部通暢,為此特別強調吻合操作,因切除後前端腸管鬆弛而寬大,後方緊張而小,技術不熟練者可事先準備胡蘿卜或瓜果類,切成與腸大小長度,把芯挖空留下薄壁空筒狀,將前後段腸管套在筒外進行吻合,不但方便而且質量好,縫好後把芯推到後方健康腸中壓碎消化後變成糞便排出。個別病例形成局部梗阻時應直腸檢查發現後,按壓局部腸內部物即可迅速通過而複。總之注意吻合手術質量,不要形成局部狹窄,防止再次梗阻。

3)小腸纖維球、毛球異物梗阻:異物按大小不同出現不同轉歸,太大異鉤徑留在瘤巧或網胃內,小的異物才能通過幽門到腸內。但仍可再分為3種規格,最小的可以暢通無阻從肛門排出,大一點的通過十二指腸後在空腸出現梗阻,再大的進到十二指腸就下不去引起梗組。這些異物絕大部分相當堅實,都踩不開,小腸壁又薄,強力按壓會引起腸破裂。以切開出異物為宜。十二指腸位於網膜外段易梗阻,切開腹壁後即可看到,牽引到腹外又相當方便。助手用紗布包鑾梗阻端腸管井壓緊,防止漏糞,切開腸壁取出異物後吻合。空梗阻異物有的牽引不出來,此時可把異物擠壓到腸前段或啟段使之貓近旗壁切口部位時,可以順利牽引出來。佾宥兩坯網膜相陥,一定切開網膜後牽出腸管,異物兩端紗布包裹處要緊,防止漏糞,切開腸管排除異物後縫合腸壁。腸壁縫合一層即可,但注意按壓不可漏糞,不必包埋縫合。腸壁切口縫合後腹內注入抗生素普魯卡因。閉鎖腹壁。小腸梗阻部分腸管受壓發生不同炎症,把異物推到健康部位切開有利於腸切口的愈合。

4)金屬異物引起空腸穿孔發生腸粘連:剖腹後發現腸粘連,應首先想到有金屬異物引起穿孔這一概念,詳細按壓探索粘連部,如有異物刺手,注意把它拔出來後再剝離粘連腸管,取出纖維素塊,腹內注入抗生索普魯卡因,連用3~4天。小量多次注射促蠕動藥物,以保證腸蠕動與內容物暢通,不禁止飲食,早期活動,防止發生銳角腸粘連再次引起梗阻。

(8)手術時注意事項:

1)瘤胃切開前,手從盆腔伸入右側腹腔探診,有時可以發現典型病變(第三、四胃積食)四胃變位、腸梗阻等,以糾正手術前診斷上的錯誤。

2)瘤胃切開可解除第三胃梗阻、第四胃積食、網胃炎以及塑料、尼龍異物對網瓣口的梗阻。當網瓣口有角質增生,形如鉤藤,量又多時,可影響胃內容物之通過,拔出増生物即可康複。

3)手術發現脂肪壞死病例以淘汰為上。

4)牛不排糞疾病,診斷大約在哪一段梗阻比較容易?確診問題及徹底治療均有待剖腹手術解決,而且手術又是確診的重要手段,是藥物療法所不能代替的。

5)牛不排糞的病例絕大多數藥物治療無效,一旦發現後應及時手術,既節省藥費又能加快病畜康複,切忌拖延時間。特別是出現鼻流糞水病例十分危險,更應爭分奪秒。

(十二)網胃異物與瘤胃酸中毒

用致死量穀物一次喂牛可引起瘤胃酸中毒死亡。如分次投給,讓機體能分次進行消化井及時吸收,可以不死甚至不發病。這是由於穀物含有70以上澱粉,在瘤胃內被細菌與原蟲迅速分解為揮發性脂肪酸,正常喂量時不斷產生也不斷被瘤胃壁吸收,不蓄積而保持正常滲透壓。另一方麵有一部分穀物在網胃與瘤胃功能正常情況下可以把它送到真胃與腸管進行消化。每公斤澱粉分解成乳酸要加水40公斤,分解成乙酸需加水60公斤才能變成等滲。瘤胃端要保持等滲內環境,一旦滲透壓上升,通過飲水與血液中水分向瘤胃輸送調節之。一次性過量采食穀物,在瘤胃內微生物分解澱粉,牛無法控製,產生揮發性脂肪酸,在瘤胃吸收不了,會引起血液中大量水快速轉入瘤胃,引起脫水性休克而死亡。如今為催乳催肥應用穀物量相當多。在正常時牛有大調節能力,前胃能將部分穀物送到真胃與腸管,在瘤胃加強對揮發性脂肪酸的吸收,使它不蓄積而保持正常滲透壓而不發病。一旦網胃被異物穿孔之後胃腸蠕動弛緩,向真胃與腸管輸送能力減弱,瘤胃、網胃與第三胃對揮發性脂肪酸的吸收能力減弱。而瘤胃內澱粉的微生物分解卻在正常的進行,並分解出大量揮發性脂肪酸,由於吸收減弱,大量蓄積,滲透壓上升,大量體液快速轉入瘤胃引起脫水性休克。也就是說網胃穿孔可使本來不該患病的牛,由吸收與後輸送能力減弱也可引起發病。該病發生機理詳見附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