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殖民地時期的美洲概況(3)(1 / 3)

殖民地時代的風俗習慣和娛樂起初也是延續了英國中產階級傳統。新英格蘭比較嚴肅,而南部的弗吉尼亞比較寬鬆。雖然存在著安息日和懲戒犯縱欲罪行的嚴峻法律,但生活方式卻輕鬆愉快,再現了英國地主家庭的愛好風尚,獵狐、賽馬、演馬戲、賭博、鬥雞、跳舞、賽酒都被認為是體麵的娛樂方式。由於散居在各自的巨大莊園裏,從事種植業的家庭更是抓住一切機會進行娛樂,以暫時擺脫枯燥沉悶乏味的農村生活。

我們從弗吉尼亞紳士喬治·華盛頓的生活中就可以找到豐富的例證。華盛頓愛好講究的服裝——精紡的紅布、金色花邊、帶有褶邊的襯衫和銀扣子。他喜歡美酒,每頓晚餐要喝四五杯馬德拉島產的白葡萄酒。此外,他還是個好騎手,愛好賽馬,並多次參加賭馬遊戲,戲院、馬戲團和鬥雞對他也有難以抗拒的吸引力。他自己的家就是尋歡作樂的場所,1768年的兩個月中有29天設宴招待賓客。他一方麵要為社會服務,一方麵要管理自己的產業,在擔負國家的重任以前他甚至沒有時間去閱讀文學作品。在敘述如何消磨時間的日記中,他在年輕時隻寫下了關於他讀過的著作的兩篇短評;此後他或是沒有發現值得一提的書,或是完全放棄了閱讀。

賓夕法尼亞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與上述殖民地不同,它的法典禁止鋪張浪費,貴格派教徒堅持簡樸的理想,傾向於無政府主義,他們傾向容忍而不強調一致,傾向探索而不要求權威。紐約的社會特征則更加鮮明,它的上層階級不拘泥於有關娛樂的宗教禁令,不信奉英國國教,任何人都有言論自由。

整個美洲殖民地之間雖然有某些類似之處,但在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上卻存在著顯著的差異,南部婦女的風韻、種植園主圖書館中大量的優秀法文書籍、費城和波士頓商人餐桌上的華貴餐具、新英格蘭農村人民的好奇心和尋根究底的精神、港口熙熙攘攘的事務活動、勞動人民的魯莽以及知識興趣的廣泛,構成了豐富的美洲社會。

文化及神學的發展

在美洲出類拔萃的神學家中有兩位巨人:學者科頓·馬瑟,福音傳教士和思想家喬納森·愛德華茲。

科頓·馬瑟在波士頓出生和長大,父親是大名鼎鼎的牧師英克裏斯·馬瑟,英克裏斯力圖在馬薩諸塞實行政教合一,使國定的牧師成為教會主人。繼承父親事業的科頓·馬瑟積累了廣博的知識,他研究希臘文、拉丁文、希伯來文,希望發掘神學的奧秘。他在印第安人中傳道,並且關心種牛痘這種緊要的問題,他創作了幾本巨著來論述宗教問題,人們評價他的文風和講話風格一樣強勁有力。

在1728年科頓·馬瑟死後,耶魯大學畢業生喬納森·愛德華茲成為神學上空的新星。愛德華茲生於1703年,他的事業在殖民地時代臨近結束時達到頂峰。這位康涅狄格牧師將福音布道和探索人類命運的深奧問題結合在一起。愛德華茲以自信和激烈的語言宣傳福音,在當時的社會形成了一種高潮,像野火一般傳遍新英格蘭全境,蔓延到其他殖民地。他被譯成幾種外國文字的玄妙著作,激起了世界各地的新教神學家的熱情和敬仰。

印刷業的發展為神學的傳播提供了便捷,殖民地時代的美洲人狂熱地探索罪惡的根源,不斷印製煩瑣的論文書籍,無休止地爭論神學的難題,偶爾會爆發宗教狂熱。每個教派、學派和有信仰的神學家,都希望維持其對現代世界知識界的絕對統治。與這些密切相關的自然科學和自由思想逐漸興起和繁榮,1620年,清教徒開始在普利茅斯墾荒,弗朗西斯·培根爵士出版了《學術的進展》的第二部分《新工具》,他在書中提出了一種革命性的理論:人類可以通過觀察和實驗來控製自然;征服自然比經院哲學家的精於沉思默想更為重要。之後,約翰·彌爾頓宣告,知識應該從教會的檢查中解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