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學方麵,一些孜孜不倦的醫學工作者也有了驚人的發現:1628年,劍橋大學畢業生、英王禦醫哈維發表了論血液循環的論文;在17世紀結束前,意大利醫生馬爾皮吉奠定了利用顯微鏡進行解剖的基礎。繁星也成為人們探索觀察的對象,達·芬奇、哥白尼、開普勒和伽利略將他們強大的光芒越來越遠地射進天空的無邊空間。在科頓·馬瑟布道的年代,艾薩克·牛頓爵士正在闡明旋轉在各自軌道上的行星的引力,在此情況下,天文學從巫術和占卜中解放出來。
這些新型的世俗學問將研究範圍從肉類的腐爛擴大到星體的構成,這些學問的發展要求工作人員的通力合作,還要有技術工具的配合。因此,1660年,英國建立了促進科學活動的皇家學會,並指定一個委員會對現代科學進行研究。
美洲科學研究會則提倡應用科學和實用技術的發展,它的會員包括了所有在各殖民地研究俗世學問的第一流代表人物,如布豐、林奈、孔多塞、雷納爾、拉瓦錫等。研究會在富蘭克林捐贈書刊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個圖書館,藏有歐洲最新的具有實用性質的科學書籍。富蘭克林在各種才能和智力方麵都十分卓越,他是一個有創見的思想家和勤奮的研究者,他在市政建設的實用技術上的貢獻也十分重大,他的印刷技術所把舊世界的思想引到新世界的活動中心地帶,他發起建立的第一個美洲科學學會,推動人們創設了第一所大學。
教育製度的建立
在歐洲,教育是社會上層階級的特權,由牧師主持的中小學校和大學開始,根本談不上普及。英國的教育製度模仿歐洲大陸,在斯圖亞特王朝時代,英國的教育體係包括牛津和劍橋兩所大學、溫切斯特和伊頓預備學校以及無數以希臘文和拉丁文為主要課程的私立中學,還有很多包括啟蒙老師教授基本課程的女子學校在內的小學。高級的教育機構大都依靠君王、有權勢的教士、貴族、貴婦人、同業公會和商人等私人捐贈建立,有些學校存在免費教育,有些則采用收取學費同獎學金相結合的製度。不存在依靠稅收提供的免費教育。
這一教育製度隻有簡單的課程,由牧師或遵奉國教正統標準的人員傳授。美洲殖民地的移民也繼承了英國的教育體製。牛津和劍橋的畢業生指導了早期殖民地各地區的教育發展,他們參與了普利茅斯和新英格蘭的建立,之後又加入到弗吉尼亞傳教士和教師的行列。1636年,馬薩諸塞地方議會決定建立殖民地的第一所大學——哈佛大學,因為英國牧師約翰·哈佛的捐贈而得名。1693年,第二所大學威廉與瑪麗學院在弗吉尼亞建立,它得到英王特許,在英國聖公會的控製下創辦。第三所大學是清教徒的學府,即耶魯大學,經康涅狄格議會特許設立,旨在培養“擔任教會和民政機關的公職”的青年。
在18世紀中葉組建的另外5所高等院校中,有3所的根源可以追溯到英國;建立普林斯頓大學的想法由長老會提出,哥倫比亞大學由聖公會興辦,布朗大學由浸禮會創辦,拉特格斯州立大學由荷蘭新教徒設立,達特茅斯學院雖然不屬任何教派,但辦學的動機是傳教。唯一不含宗教目的的是費城學院,它是本傑明·富蘭克林努力的結果,富蘭克林以名為“瓊托”的團體為依托進行籌款,建立了這所追求真理和自由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