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少時趣事(5)(1 / 2)

前屋後院,淨聽著鄰裏之間閑著叨叨話兒:現今啊,孩子們的辛苦忙叨的真是個不容易。強子媽下了班趕忙拉著5歲的強子去學鋼琴;娟子奶奶接娟子下學緊趕著到老師家裏練聲樂;躍躍最忙乎,晚上請家教補習英語,周六練古箏,周日練大貝斯。總之,誰家孩子也沒時閑兒,不是忙著補課爭年級第一,就是報個興趣班爭取考試加分,要不就是早早地盤算學門兒外語來個移民什麼的。

沒事兒問問那幾個懵懂還少不更事的小家夥兒,老這麼趕場子著急忙慌地灌輸,真情願嗎您猜怎麼著,十有八九皺著眉頭,顯著老大不樂意。為啥嗨!少了童真的快樂不是。沒了拽包、跳房子,沒了彈球、捉迷藏,沒了滾鐵環、放屁簾兒……,一切都是為了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分兒分兒分兒,學生的命根兒”,童年的夢想總會受競爭的殘酷所左右。

您有耐心法兒問出當今孩子們的夢想,那可不容易。大人教的,天機不可泄露,說多了叫旁人學去了怎麼得了都想當掙錢多的老板,不知誰去做工都想當舒服的金領兒、白領兒,不知誰願去練技術活兒總而言之,很少有學生幹脆地回答:當個有理想、有抱負、有能力的工人農民!擠呀擠,獨木橋上你爭我搶,爾虞我詐,沒了童趣,挺悲愴的!

我那天趕巧兒回街道辦事兒,細細端望著胡同口兒把角兒的那幾處老房子,好嘛,也潮流啦!“拆”字大大的,眨目眼兒工夫也要上西天挺感慨的,我沉澱過了當初曾經的少兒無瑕與夢裏追逐,一切仿佛就在昨日,真真兒的!

記著剛剛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那幾處像樣的老房子騰出來,拾掇拾掇做了“少年之家”。說是跟前兒的幾個學區聯合舉辦的,反正一開始人來人往,熱鬧極啦!下學回家一撂下書包,撩丫子直奔給咱預備的地方。

真有那麼大吸引力嗎這算您說著了,“少年之家”為學生著想,樣樣齊全著呢!圖書種類數量多,手工製作花樣奇,乒羽項目球已備,物化實驗巧而精。最最叫人寬心的是,咱門口兒的“家”--不收錢!那時候特興表現好的少先隊員值班,看管書籍和各種物品,捎帶腳兒更不耽擱自個兒玩。您說,我會落空兒嗎

我就記著牆上貼著那幾張宣傳畫:有頌詠大英雄傳奇的,有讚賞科學家奇跡的,有體育健兒賣力氣的,最羨慕還有登上宇宙飛船的。英雄嘛,有保爾·柯察金、卓婭、楊靖宇,還有就是大名鼎鼎的嶽飛嶽元帥。科學家就記著瓦特、牛頓、畢昇、李時珍了。要說體育人物,人人知道乒乓球的厲害,足球嘛,偶爾也爭爭光。我最琢磨不透的是,開宇宙飛船的家夥為什麼總是大

鼻子

與我爭著值班的就是發小兒蟈蟈、蛐蛐啦!我的強項,看書寫字;蟈蟈強項,打球踢球;蛐蛐強項,實驗製作。比著作業滿分兒掛紅旗,比著做好事受表揚,比著回家幫幹活。幾年下來,我們幾個兒時玩伴利用課餘可沒少學到知識。老師誇咱學習自覺,爸媽誇讚幹活勤謹。我心說了,到“少年之家”名正言順地值班,那才是我真正的用意哪!

兒時愛做夢。老師留語文作業總愛出這些題目:長大理想是什麼爸媽也愛多支招:長大可得有出息,對這個國家得有用。於是,“少年之家”裏看了啥書咱就能夢見啥,奇了怪了吧

看英雄傳記是我的最愛:黃繼光、邱少雲、李向陽、楊子榮、少劍波。我記住了“一顆紅星頭上戴,鮮豔紅旗掛兩邊”,夢裏我成了當兵的人。作文洋洋灑灑幾百字,充滿著我對軍人的愛戴與憧憬。我曾經發過誓:像爸爸一樣,當兵打仗。其實我一直是軍營中人,從小到大,軍服還真沒離開過身兒。到了,理想沒成。原因:書看多了,近視。

發明家的特點是好琢磨。瓦特從開水咕嘟發明發動機,牛頓從蘋果掉地上發現引力;咱國家的科學家們也沒閑著,火藥、造紙、活字印刷,《黃帝內經》、《本草綱目》,哪一樣兒不是最先進的我夢裏就添了內容:咱能發明點兒什麼哪上天入地、飛機大炮、吃喝穿用,夢的是糊裏糊塗,理不出個頭緒來。

李白、杜甫,遊山玩水,緊著問貧民疾苦,還緊著喝酒邀月,大把大把詩歌傳詠至今;李清照、辛棄疾,庭閣樓宇間,馬背馳騁時,詞牌倒背如流,誰能與大師們相提並論徜徉古代文學的大海裏,我能如癡如醉,夢裏竟能編出平平仄仄來。媽媽驚醒問:是不是發癔症啦我自羞愧難言,想不出也念不全詩韻詞律為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