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千裏賣活魚(2 / 3)

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字典裏,“鮮”的本義與魚有關。“魚”最早是指“生魚片的滋味”,而另一半“羊”的字義代表“馴順”,指古代貴族家的廚師們在廚師長的帶領下像羊群中的每隻專心吃草的羊那樣各司其職,整個廚師團隊像羊群那樣馴順地勞作。由此可見,“鮮”是滿足味蕾的前提。其實與同類魚相比,千島湖的魚並不愁鮮。鰱、鱅魚多采自長江原種,培育中不使用任何有副作用的農藥,不施人類糞尿和未經發酵、消毒的禽類糞肥。而一旦投放入千島湖中,不投餌料,不用藥物,且千島湖水體龐大,水質清澄,絕非池塘、網箱養殖可比。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秘密是,人工養殖的鰱、鱅魚由於活動空間小,生長較快,通常體形比實際年齡大2倍多,因此嘴尖肉厚;但千島湖的魚則不同,自然生長,不采用人工催肥,因而體色較深,口感有韌性,反應靈敏,吃不出泥腥味,且富含多種氨基酸,更有益於健康。

盡管對魚的品質用不著有任何懷疑,但當市場經濟的陽光普照神州大地時,打到淳安漁業身上的卻是刺骨的寒風。公司製定了年產10萬斤活魚的目標,邁出了拯救漁業的第一步,人們抱定了一個想法:不僅要保證活魚運到外地,還要保證活魚運到酒店和消費者手中。在今天看來,運送活魚已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創舉,但在當年卻並不簡單,這不僅是一個環節的改善,而是整條生產銷售流程變化的開端,更重要的是,它意味著杭千發開始了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探索。

首先著手改進的是捕撈環節。讓我們簡單地想象一下,如果是賣死魚,那麼隻要能將魚一網打盡就足夠了,不需要費太多的腦筋。但自從產生了賣活魚的想法後,捕撈隊就必須圍繞“活”字在每一個環節上做文章,保證魚不受人為的損傷。於是一個重大的技術突破出現了,那就是讓魚入網後自己遊進船艙。過去的做法是人工將一條條魚拋擲到船上,漁業工人工作量大,且魚與船體有接觸,難免擦傷,影響新鮮度;現在人們改造發明出了一種新式武器——沉浮式活水運漁船,起網後讓魚自己徑直遊進船艙裏,該船采用魚艙、艏艉浮力調節艙控製進排水的結構,使魚艙船舷上緣自然地沉至所需吃水狀態,把這種艙靠在張網旁邊,拉動網衣把魚傾倒入船艙內即達到起魚、運輸的目的。這時候的魚雖已捕獲,但仍與在湖水中遊動沒什麼兩樣。

繼捕撈之後,其次是靜養。事實上,千島湖的魚遊進船艙後,第一目的地並不是離岸碼頭,而是要在網箱中暫時寄養一個月左右,公司團隊給這個過程起了個名字叫“靜養”。為什麼要靜養?其一,魚在相對較小的空間裏生活一段時間後,野性漸漸馴服,便於長途運輸;其二,靜養期不投放餌料,魚的體重會自然減少大約20%,此舉雖然會減少經濟效益,但卻提高了魚肉的緊致度,口感更好;其三,可根據靜養量隨時調控捕撈力度,降低漁業工人勞動強度,這種做法實際上是把原來的生產環節按照工業化的流程去打造。但更重要的是,大規模的靜養保障了日後根據市場的變化而保持均衡供應。

那麼,如何讓活魚遊進網箱呢?答案是在活水船的船艙內裝入升降式平底箱,即在活水船船艙兩頭分別裝上一隻升降機,在活水艙的底部裝上一個可以移動的平台(跟船艙底部一般大),分別在兩頭用活動式鋼管與升降機連接,並在鋼管上用海綿包裹,在起魚時,同時啟動兩台升降機,整個船艙就會緩緩上升,活魚就會乘“電梯”慢慢遊進網箱,完全自動化。總之,千島湖的魚在離開本地之前要盡量避免損傷,從捕撈到離岸前的運輸絲毫馬虎不得。

事實上,這些環節的改進並非一蹴而就,都經過了反複的琢磨和試驗,包括最早的“攔、趕、刺、張”捕魚法,千島湖漸漸顛覆了傳統漁業的作業方式,徹底向精細化的方式轉型。或許在千島湖人看來,他們養殖的不僅是魚類,更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因此,他們像伺候嬰兒一樣,精心伺候著這些自然界的精靈,使它們得到應有的福利保障。正像美國著名生態經濟學家唐納德·沃斯特所說的那樣:“根據自然的、真正的常規,一定的、不可剝奪的權利是屬於所有人的,然而生存和自由的,大概還應有追求幸福的權利,必然屬於所有的生命,因為大家都是生物共同體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