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晚清俠客們(2)(3 / 3)

黃飛鴻一聽立刻拍案而起:“他竟敢如此侮辱欺淩中國人!我一定要管!”於是收拾行囊出發,直奔香港。擂台之上,黃飛鴻意氣風發,幾記“猴行拐腳”便把惡犬擊斃在台上。台下歡呼雷動,洋人一見灰溜溜地逃走了。

這次黃飛鴻算是把臉露到國外去了。

同年,在香港水坑口大篁地,小販鵬玉被一個當地的惡霸欺淩,攤子被踢,人也被打得遍體鱗傷。

黃飛鴻正好路過,見到以後自是伸手相助。這惡霸隨即召來幾十個同夥,手拿刀棒等器械圍攻黃飛鴻,黃飛鴻又怎麼會懼怕他們?

黃飛鴻的武功果然不是蓋的。他赤手空拳,閃展騰挪之間把這幫人打得丟盔卸甲、倉皇逃竄。

但是,這個惡霸卻聯係了香港一個著名的黑社會幫派,企圖滅了黃飛鴻。黃飛鴻幸得少女陸阿寬相救,潛回了廣州。同年,另設館於廣州西關回瀾橋附近教徒授藝兼醫刀傷跌打,三欄教席由梁寬代替。此後林世榮、戚繼寬、鄧秀瓊等人拜飛鴻為師。這個林世榮就是電影裏的豬肉榮!

黃飛鴻的一生,恰恰經曆著中國的一段難忘的曆史,開始由封建專製轉向民主共和的年代。那時候,西方國家已經通過堅船利炮,用裝滿鴉片的躉船敲開了中國堅閉千年的國門。

黃飛鴻對國家有著深深的擔憂,非常希望自己的一身本事可以為國效力。為政府工作後,黃飛鴻立即關閉了自己開設多年的武館。

1886年1月,黃飛鴻之父黃麒英染病卒。月餘後,吳全美也去世,飛鴻辭去軍中技擊教練職務,在廣州仁安街設跌打醫館“寶芝林”。

1888年,黑旗軍領袖劉永福騎馬摔傷,久治不愈。有人推薦飛鴻為他治療,一周即治好。劉永福本是天地會頭領,天地會就是《鹿鼎記》裏反清複明的那個組織,但是劉永福在國難之際,拋棄了民族間的恩怨,毅然投入到了抗擊外來侵略的鬥爭之中去。

劉永福賞識黃飛鴻武藝高強、醫術精湛,聘為軍醫官和福字軍技擊總教練,向其贈由張之洞題寫的《醫藝精通》木匾。

1894年,劉永福率領軍隊赴台灣抗擊日本侵略軍,黃飛鴻就隨福字軍一起抵台,駐守在台南。

1895年6月,黃飛鴻被唐竟崧任命為殿前大將軍。此後黃飛鴻在新竹、嘉義和台南保衛戰中,親臨一線浴血奮戰。但是,甲午戰爭後,清王朝已經如風中殘燭,再也難以支撐,很快台灣就被日軍占領。

劉永福護台灣失利之後,黃飛鴻也自台灣返回廣東,在自己開設的醫館“寶芝林”門前,貼出了這樣的告示:“武藝功夫,難以傳授,千金不傳,求師莫問。”從此之後,他隻行醫不授武。

但是,黃飛鴻真的能離開他那行俠仗義的生活嗎?答案不能!

1911年,應劉永福邀聘,黃飛鴻再次出山,任廣東民團總教練。轉過年,魚欄夥計馮如燦(賣魚燦)遭歹徒勒索被毆,黃飛鴻見義勇為嚴懲歹徒,“義救賣魚燦”的故事在羊城廣為傳頌,當然這也是黃飛鴻人生中最後的閃光時刻了。

1917年1月,劉永福逝世,黃飛鴻哀悼之餘,想起眾多離散的徒弟。而此時,黃飛鴻的幾個重要徒弟也因為戰亂,散落於四方,多數去了香港發展。1919年4月9日,在廣州海珠戲院廣東省精武會成立,在大會上請來了黃飛鴻。

當時,黃飛鴻已經是一個垂垂老矣的老者了。沒有人能把他和當年的一代宗師聯係在一起。當他上台的時候,他沒有說話,而是拿出了飛砣。

所謂飛砣,其實是暗器的一種,鏢的後邊拴了一根繩子,所以這種鏢可以重複使用。

他的徒弟在幾米開外放了一個壇子,他刷的一聲放出飛砣,然後一抖手中的繩子,飛砣本來平行運行,竟然馬上改變了運行軌跡,不偏不倚,落在了壇子中。

內行看門道,場內都是武術界的精英,看到這樣的場景,大家無不震驚!黃飛鴻對於力道的控製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真可謂是指哪打哪!

台下爆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黃飛鴻寶刀不老,仍然屹立在武林之中。

黃飛鴻的晚年生活非常坎坷。1919年,在廣西梧州渡做護勇的精通武術的次子黃漢森被人暗算慘死。這種老來喪子的打擊,使得黃飛鴻再也不向其他兒子傳授武功,以防他們因此招致禍端。再後來因暴亂,“寶芝林”被毀於一場大火,黃飛鴻積累一生的資財也隨之付之一炬。更糟糕的是,他的大兒子黃漢林又因戰爭失業。

內憂外患,因過分牽掛家國之事,黃飛鴻終於憂鬱成疾,於1925年3月25日病逝於廣州城西的方便醫院。臨終前,黃飛鴻囑咐妻子莫桂蘭(十三姨的原型)要重開“寶芝林”。

莫桂蘭雖然是黃飛鴻晚年時的一個小妾出身,但卻真正學得了黃飛鴻身上的本事,可謂是武藝高強,女中豪傑。

黃飛鴻死後,莫桂蘭與鄧秀瓊被邀在鄧芳開的武館“義勇堂”為助教,並組織曆史上第一支女子醒獅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