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巾幗女將楚瑜荀(1 / 2)

張漢生的家族,從他爺爺的爺爺的爺爺開始算起,就為大宋世世代代保家衛國、建功立業出功出力。到張漢生這一代,他們家族已經有七十多個同輩,其中有十多人身在大宋不同的禁軍隊伍中,不過,除他之外卻隻有一人供職上軍。如此算來,張漢生家族可以算得上是軍人世家。他們家族也為能夠成為大宋禁軍中的上軍為榮,甚至有不能成為禁軍的子孫不能進入家族祠堂的規矩,在族譜上都要除名,這跟生不出兒子的待遇一樣。

張家官職最高的就是張漢生的爺爺的爺爺,做到了殿前司驍騎下軍軍都指揮使,是張家的榮耀所在。不過,風水這玩意兒是輪流轉的,大約延續了三代,張家的運程越來越差,整個家族裏在禁軍中做官的人越來越少,一直到張漢生這一代,官職最高的是張漢生的族兄張漢高,但也隻是指揮使。張漢生本人就隻是小吏,連官都稱不上。

說來說去,想要成為上軍一員的,要求不可謂不高。上軍的選拔要求很苛刻,不僅要看他的武功和身體素質,就連身高和長相都有要求,絕對不能長的跟歪瓜裂棗似的,否則連廂軍的門都不給你開。

張漢生很悲催,但是也很榮幸,因為他是他們家族裏,有史以來進入上軍的第一個子弟!這一點足夠他驕傲的。可能是為這一點若有若無的慰藉,同時又是上軍的小吏,加上與生俱來的軍人氣質,張漢生有種不可多得軍人的自我認同感和歸屬感。他可以沒有情商,沒有智商,但他絕對有軍人天生的素質和修養。

貧賤不能移。

富貴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

軍人的錚錚鐵骨,盡在張漢生身上體現!

即便是麵對和義郡王趙四喜,他表現出來的僅僅是不卑不亢,沒有半點畏懼和諂媚。

“王爺,小人不會說話,得罪之處,還請王爺大人有大量不要介意。小人隻是奉命行事,封鎖桂圓鑄造廠,不敢有半點僭越。還望王爺能夠海涵,恕小人們不能遵命!”

張漢生抱拳俯首,一再拒絕趙四喜的命令。

趙四喜看著張漢生不說話,麵無表情,甚至眼神都古井無波,看不出任何或喜或怒的情緒。

吳家兄弟還好,張漢生的禁軍兄弟們卻著急了,。

他們了解張漢生的臭脾氣,人是好人,唯獨不會處事,尤其是不會與諸位大人打交道,軸起來誰都拉不住勸不離,得罪了的人都能從開封府內城排到城外去了。看到趙四喜麵色不善,萬一惹怒了王爺,後果不堪設想,就算是指揮使、廂指揮使、都指揮使加起來都救不了張漢生。

紛紛為張漢生在心裏捏了一把汗。

突然,良久不做聲的趙四喜麵露笑容,拍手叫好道:“好,好,好。”或許是軍人之間的惺惺相惜,讓他想起了曾經在部隊時候的情景。

一連三個好字,對他來說是一種賞識和讚許,但是聽在旁人耳中卻是平地炸雷!

令眾禁軍心中咯噔一下,心情沉入穀底。

不好,王爺生氣了。

一念冒出,禁軍們噤若寒蟬。

皇家的事兒可大可小,王爺的事不能不買賬,拂了意,違了願,簡直就是給自己找不自在!

得罪王爺的事,他們可不能做,分分鍾王爺就能讓他們滾粗,還不如一二五推十,做個順水人情討好王爺,隻要王爺好了,大家都好。反正天塌了讓指揮使頂著,指揮使不行上麵還有軍都指揮使、廂都指揮使、都指揮使,總有官大的撐著!

平日裏與張漢生關係不錯的一個禁軍生怕趙四喜發飆,急忙站出來,與張漢生站齊,垂首拜道:“王爺,張都頭說話率性,心思卻很純真,您切莫動怒,小人們馬上撤去防衛!”

趙四喜看了一眼心思玲瓏的禁軍,見他麵目白淨,端是俊美。再細看一眼,趙四喜愣住了:臥槽,這丫是個女的!身高足有一米八,修長的玉腿,筆挺的腰肢,柔美的酥……咳咳,似乎看不出胸的大小,難道是用了束胸一類的東西裹起來了?

沒聽說宋朝有征收女兵的習慣呐,宋飛燕是禁軍頭領也就算了,好歹是名門之後,宋徽宗的幹閨女,走個後門啥的無所謂,沒人會說什麼,可這丫的又是怎麼通過層層選拔混進禁軍隊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