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重八嚇了一跳說:“哎呀,這不是天下所有的好事都享受不著了嗎?”聽他這麼說,眾僧忍不住笑出了聲。
佛性提高聲音說:“不許胡說,你隻答,能自戒否?”
朱重八連忙點頭:“隻要有齋飯吃,別說十戒,再加十戒也行,我能自戒。”
“好,”佛性說,“給你起個法號……就叫如淨吧。寺裏的規矩,知客僧、香火僧和各位師傅會給你講,你就先做挑水僧吧。你要合群,僧,你知道梵文譯過來是何意嗎?就是眾的意思,合眾,才能深得佛道。”
朱重八又不懂了,依然亂點頭,隻求剃度儀式快點完。佛性看著遠處說:“你父親是個好人,貧僧曾答應過他,教你上進,如今有了機緣,不可荒廢了時光,你從小雖念過幾天書,畢竟根底太淺,日後做大事是不夠用的。”這話也是對他破例收這個徒弟的一個解釋。
朱重八笑嘻嘻地說:“連飯都吃不上了,還說什麼做大事?師傅說什麼是大事?當皇帝嗎?”此言一出,嚇得眾僧無不掩耳瞠目,空了跌足歎道:“皇覺寺從此有了一害了。”
佛性也不想多與他糾纏了,隻是說了一句:“不得胡言亂語”,站起身走了,剃度這就算是完了。
佛性對朱重八並沒有抱什麼幻想,一來還算喜歡他的聰穎,二來大災之年給他一碗粥吃,也對得起他的父親朱五四當年對寺廟的善舉。
到了吃齋飯的時刻,桌子中央有一大筐饅頭,每人麵前一碗豆腐湯。大小和尚全都默坐到長長的餐桌兩側,雙手合十默誦,隻有朱重八一邊合十,眼睛卻骨碌碌亂轉,盯著擺在桌上的白麵饅頭,趁人不備抓了一個,夾在兩腿之間。
禱告結束後,眾僧開始拿饅頭,朱重八又搶先抓起一個。最後伸手的如悟卻什麼也沒抓著,筐裏已是空空如也。知客僧眨了眨眼睛,疑心是朱重八多拿了。他拍了拍手:“大家都站起來吧!”眾僧紛紛站起來,隨著知客僧的手勢,全都放下手中的饅頭,雙臂平舉。
朱重八腿間夾著饅頭,因此撅著屁股站不直。知客僧空了胸有成竹地來到他身後,用膝蓋向他屁股後一頂,喝令:“直起腰來。”朱重八一直腰,夾著的饅頭滾到了腳下。眾僧的目光刷地投向朱重八,有嘲笑的、有鄙視的。空了拾起饅頭,扔回筐裏,對朱重八宣布處罰令:“罰餓三頓飯,念十遍金剛經。”
朱重八眼睜睜看著別人開始吃齋飯,自己隻好咽了口唾沫,乖乖地跟在空了後頭走人,無奈肚子叫得更凶了,他用力緊了緊褲腰帶。
犯戒
佛性長老居上坐,正在講經,朱重八坐在和尚們中間,這是他第一次聽講經,無奈肚子裏沒食,心裏發慌。
“金剛經又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剛比喻智慧,有斷煩惱功用,什麼是般若,般若即智慧,它在於不著事相,也就是無相……”佛性正在講述《金剛經》,朱重八卻精力不集中,眼睛四處亂看,不時地緊緊腰帶,佛性瞪了他一眼,用力咳嗽一下,“無相就是情無住,無住即情無所寄……”忽然又暼見朱重八亂動,忍不住叫了他一聲:“如淨!”
朱重八一時不習慣,沒意識到是叫自己,反倒四處張望。一旁的雲奇捅了他一下:“叫你呢!”朱重八忙直起腰來:“弟子在。”
佛性問:“你怎麼不用心聽老衲講經?”
朱重八說:“聽是想聽,可他們不叫我吃饅頭,餓得肚子咕咕叫。”這下子和尚們再也撐不住了,哄堂大笑。
佛性又咳了幾聲,禪房靜下來,他問朱重八:“如淨,你都聽明白了嗎?有所問嗎?”
朱重八想了想,說:“弟子有一問,佛性大師這佛性是何意?佛之本性嗎?佛之本性又是什麼?”聽他質問長老而且語氣不善,大多數和尚都幸災樂禍地看著他,如悟小聲對朱重八說:“該死,你找打呀!”
佛性絲毫未惱,反倒笑道:“問得好!何以叫佛性?佛祖認為,人人都有成正果、成佛的本性,在生死輪回中此性不改,是為佛性。”
朱重八似懂非懂的樣子,肚子又咕嚕嚕地叫了,大家都聽得見了。佛性顯然也聽到了,他對膳食僧吩咐道:“給如淨兩個饅頭充饑。”
朱重八大喜:“有了饅頭,什麼經也吃得進去了。”眾僧聽了,又是一番竊笑。
吃了兩個饅頭,朱重八開始自司其職,擔起木桶去挑水,挑水地點是山下的小河。原來的河床早斷了流,已變成鵝卵石裸露的荒灘,隻在石縫中有細流涓涓流出。
朱重八拿著一隻葫蘆瓢,彎著腰,一點點地從石縫泥沙中舀出渾濁的水來往木桶裏盛。
當他無意中直起腰時,看見附近山坡上有幾個人在剝樹皮吃,仔細看了幾眼,認出其中竟然有徐達、吳良、吳楨等人。他大聲叫了一聲“徐達”,扔下葫蘆瓢,徑直奔了過去。
看著朱重八的和尚打扮,從小就在一起混的夥伴們都忍不住笑了,怎麼看都別扭。徐達說:“怎麼,罰你來擔水呀!真是自找苦吃,你若能當好和尚,我都能成佛祖了。”
朱重八嘿嘿笑道:“別的不說,當和尚可以混飽肚子,有齋飯吃。要不我和佛性大師說說,你們幾個也剃了光葫蘆吧?”
徐達搖頭擺手:“當和尚就娶不了媳婦了,我娘還等我給徐家接續香火呢。”
朱重八說:“你以為我真的想敲一輩子木魚,撞一輩子鍾啊!哎,湯和呢?”
“餓跑啦!”吳良嗓門大,手也不閑著,指這指那,大聲道:“樹挪死,人挪活,陸仲亨、費聚也逃荒去了。我們也得出去逃荒了。”
徐達一邊嚼著榆樹皮一邊歎氣說:“再過幾天,榆樹皮、觀音土也吃完了,還不得人吃人啊!這叫什麼世道!”
吳楨說:“可恨官府還下來派捐派款呢!”
朱重八不忍心看著夥伴們餓成這個樣子,他摸著自己的光頭,想了想說:“你們別走,在這等著,我一會兒就回來。”說著跑回河灘,擔起裝了半桶的稀泥湯,叮叮當當地往回趕。
朱重八一口氣把渾水挑到齋飯堂後廚,把半桶水倒入甕中。燒火僧如悟正在灶前拉風箱、添柴草,臉熏得黑一道白一道的。
正在蒸饅頭的燒飯僧過來向水桶裏瞟了一眼,不滿地說:“你怎麼盡挑些泥湯來呀!這能吃嗎?”
朱重八不耐煩地說:“小河都幹了呀,再過幾天,泥湯也沒有了呢。”燒飯僧愣了一下,提醒他道:“你不會往遠處去找水嗎?十裏地外就有一口山泉,水還算旺。”
朱重八在心裏盤算了一下,來回二十裏,不是要人命嗎?他說:“太遠了挑不動,師傅得賞我幾個饅頭吃,吃了才有勁。”
燒飯僧不想和他糾纏,真的到大筐裏拿了兩個饅頭塞給他。朱重八接過饅頭後,又笑說:“給找塊紙包上唄。”燒飯僧“哼”了一聲,冷冷說道:“你怎麼這麼多事!”說完走到隔壁儲物間去找麻刀紙。
朱重八先向如悟眨眨眼,隨即竄到饅頭筐跟前,雙手齊下,迅速抓了十幾個饅頭丟到水桶中。如悟見了,驚得站起來,剛要張口,朱重八一隻手捂在了他的嘴巴上,低聲嚇唬他說:“你若嚷嚷,我可饒不了你,這是佛性長老叫我來拿的。”他想抬出大菩薩來嚇唬小鬼。
如悟當然不信,卻也不想再多管閑事,翻了翻白眼,坐下去依舊拉他的風箱,裝作什麼都沒看見。
朱重八剛剛抓了一塊屜布蓋到水桶裏,燒飯僧就回來了,他沒發現朱重八弄鬼,遞給他兩張麻刀紙,朱重八接過後擔起水桶就往外走,生怕露餡。
朱重八最怕讓知客僧撞見,空了是討厭的克星。可是越怕越躲不及,朱重八與空了在山門外走了個碰頭。空了打量他幾眼,心裏犯疑,便說:“今個你怎麼這麼出息?擔了一擔水,沒人支使又去擔呀!”
朱重八用譏諷的口氣說:“不是說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嗎?就當皇覺寺的大小和尚都死絕了,貧僧一個人挑。”
空了氣得臉色煞白,說了句“放肆!”卻也奈何不得他。看見水桶裏蓋一塊屜布,空了皺了皺眉頭,望著搖晃著水桶走去的朱重八,更加起了疑心,便遠遠地在跟在朱重八後麵,走走停停,一直跟蹤到荒河灘上,親眼看到朱重八拿出十多個沾了泥的饅頭給他的窮朋友吃。
徐達、吳良兄弟幾個人如一群餓狼,爭相從朱重八的水桶裏抓出饅頭,也不管上麵沾了泥水與否,狼吞虎咽地大嚼起來。躲在枯樹叢後麵的空了跳了出來,指著朱重八罵:“好啊,寺裏出賊了!”
朱重八開始有點發慌,但很快鎮定下來,心想大不了還俗,不當這個和尚。他對幾個夥伴說:“別怕他個禿驢,吃!”
徐達撲哧一笑,差點叫饅頭噎住:“你摸摸自己的腦袋,還罵人家是禿驢呢!”
“好,好,你等著!”空了氣得連一句完整話也說不出來了,見他們人多,怕吃眼前虧,便氣急敗壞地往回走。
朱重八故意氣他:“出家人一粥一飯都是別人施舍來的,物歸原主,這不是正理嗎?”
吳良雖感到解氣,卻為朱重八捏了一把汗:“你犯戒啦,幹脆和我們一起跑吧,這和尚別當了。”朱重八卻拍著胸膛說:“大不了挨一頓棍子。你們餓急了,再來找我,我吃幹的,不讓你們吃稀的。”
聽了朱重八的慷慨激昂之語,徐達、湯和等人感動不已。
湯和紅著眼眶說:“重八,有你這幾句話,將來就是為你赴湯蹈火,我也絕無半點怨言。”
不愛讀經愛讀史
佛性大師再偏愛朱重八,也不能向情不向理,在知客僧等人交相攻訐下,佛性不得不把朱重八叫到他的經堂裏來訓誡。
朱重八聽他的話倒是如同過耳山風,眼睛盯著牆壁上掛著的用蠅頭小楷工筆抄寫的經文,他知道那是佛性日積月累的書法集成。佛性抹搭著眼皮,教訓朱重八:“貧僧問你,偷竊齋食,犯了哪戒?”
朱重八目光炯炯,說:“十戒中沒有齋食呀,隻有不偷盜。”
佛性用力敲了一下鎮尺,提高聲音說:“竟敢巧言令色!”朱重八挺起脖子說:“師傅不是教弟子時刻不忘行善嗎?今天我見有人快餓死了,拿了寺裏幾個饅頭活人一命,不是勝造七級浮屠嗎?”
“你的心地固然善良,但寺中也快斷糧了,如今天下大旱,又是蝗蟲成災,瘟疫肆虐,饑民遍地,有誰還肯施舍於寺院?從明天起,皇覺寺每天隻管僧眾兩頓粥,倘連粥飯也不可得時,貧僧也無能為力了。”
朱重八笑了笑,問佛性:“二十大棍還打不打了?”
佛性不過應個景而已,並不想認真調教他,便揮揮手讓他走。朱重八麵呈得意之色,斜了一眼敬陪末坐的空了,抬頭挺胸地走了出去。空了埋怨長老太寵著他了,日後他不知要幹出什麼大逆不道的事情。
佛性說:“此子本不是方外之人,給他一口飯吃,為蒼生養一英雄,也是佛門善舉呀。”空了不明白長老所指為何,怔住了,心想難道朱重八日後會發跡嗎?不然佛性對他的忍耐、寬容和庇護實在是講不過去的……
那以後,佛性發現小和尚朱重八愛看雜書,不分良莠,拿過來就如饑似渴地閱讀。有空就找佛性探討,提的問題不俗,而且都很刁鑽。佛性喜歡他求知的精神,便從頭教他四書五經。從前朱重八家境好的時候,念過三年書,底子不厚,但悟性驚人。
這一天,佛性帶一本《韓非子》來找朱重八,朱重八正在大雄寶殿如來佛前看經卷,神情投入,置身於青煙繚繞、經幡叢集的釋迦牟尼像前,左手執經卷,右手握著木魚槌,想起來就敲幾下。
由於看得入神,連佛性大師進來他都沒發覺。佛性見他看的是《金剛經》,就說:“想不到如淨如此專心致誌地讀經了,可喜可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