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老百姓心向紅軍(2 / 2)

湖南晃縣波洲鄉瓦屋坡村農民姚錦陽,曾救出兩個紅軍傷員。一個救活了,追趕隊伍之前,紅軍戰士送給他一條毛毯做紀念。另一個傷勢太重死在半路上。姚錦陽和妻子像埋葬自家親人一樣把烈士埋好。年年清明節,都去給烈士掃墓、燒香,一直到解放後的“人民公社化”。後來,姚錦陽去世了,由他的兒子年年給烈士掃墓、燒香。這一家普通的農民,對一個普通的紅軍戰士,竟默默堅持幾十年毫不張揚的悼念活動,這是多麼震撼人心的舉動嗬!

在舊中國黑暗的歲丹,紅軍代表著真理,代表著正義,代表著時代前進的方向,代表著社會進步的潮流。人心向寨軍嗬!

在紅軍走過的地方,有許多流傳久遠的民謠,我在敘浦縣檔案館抄了兩首。

—首是《勸夫當紅軍》:

誰說好鐵不打釘,

誰說好男不當兵,

紅軍為著咱老百姓,

爭當紅軍最光榮。

口水講幹舌失靈,

千言萬語我不聽,

你不當紅軍我不嫁給你,

讓你一輩子打單身!

另一首是《戀郎要戀紅軍哥》:

吃菜要吃菜心窩,

戀郎要戀紅軍哥;

別個財寶我不愛,

隻愛紅軍義氣多!

那時紅軍多麼有魅力嗬!在遵義,一次“擴紅”,就有5千個兒郎來當紅軍。

在江西瑞金,我訪問了一位老奶奶,紅軍從這裏出征時,她還是一個姑娘家。我為她寫:一首詩,標題是《老祖母的情歌》,這也是紅軍深入人心的魅力之歌嗬:

像一壇老酒窖得年深日久這支歌幾十年

釀在她的心頭

她輕易不開口輕易不開口那年走了紅軍哥來了一群白狗這支歌隻能在她心裏唱唱懷念,也唱詛咒

誰也沒見她開口唱也許因為害羞但她是不是悄悄唱過呢對著鴻雁,對著垂柳

她沒有等那麼久她等不了那麼久她嫁給村上一個木匠大半輩子風風雨雨苦惱也有,歡樂也有

她黑發上落滿了白雪她額頭被歲月犁出了深溝那支歌並沒有丟啊隻是她不肯輕易開口當她抱起四歲的重孫女那個聽不懂詞意

又絕對不會笑話她的小妞妞她就輕聲地、忘情地唱嗬在旁邊沒有人的時候叫一聲

我的那個紅軍哥喲……”

你聽你聽這一句經過她的口那味兒有多麼醇厚。

也許這位老奶奶,當年也唱過“戀郎要戀紅軍哥”,雖然命運可以改變人的意願,卻改變不了她內心永恒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