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榮臻在回憶錄中說:“9月19日,我和林彪隨二師部隊進駐哈達鋪。在這裏,我們得到了一份國民黨的山西日報,不管哪種說法,也隻是在細節上有所不同,但都強調了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是在哈達鋪,從一張或一些敵人報紙上了解了陝北蘇區和陝北紅軍的情況,第一次提出並初步決定到陝北去,會合紅25軍、紅26軍,創立革命根據地的戰略方針。
9月22日,黨中央在哈達鋪關帝廟前的院子裏,召開全軍團以上幹部會議,毛澤東在會上做了《關於形勢和紅軍整編問題》的報告,他說:
“同誌們,今天是九月二十二日,再過幾天是陰曆十月,自從去年我們離開瑞金,過了於都河,至今快一年了。一年來,我們走了二萬多裏路,打破了無數次的追、堵、圍、剿。盡管天上還有飛機,蔣介石連做夢也想消滅我們,但是我們過來了,過了江西、湖南、廣西、貴州、雲南、四川,過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過了臘子口,現在坐在哈達鋪的關帝廟裏,安安逸逸地開會了。這本身是個偉大的勝利!”毛澤東說蔣介石“態度仍很頑固,他不顧當前的民族危機,一直不肯接受我黨1933年1月17日提出的中國工農紅軍願在三個條件下與國民黨軍隊共同抗日的主張,仍醉心於打內戰,妄想再次用他的優勢兵力,消滅他們認為‘經過長途跋涉疲憊不堪’的紅軍。”他說:“我們要抗日,首先要到陝北去”,“感謝國民黨的報紙,為我們提供了陝北紅軍的比較詳細的消息:那裏不但有劉誌丹的紅軍,還有徐海東的紅軍,還有根據地!”
毛澤東預言紅四方麵軍“總有一天他們會沿著我們北上的道路,穿過草地,北上陝甘,出臘子口與我們會合,站在抗曰的最前線的,也許在明年這個時候。”他充滿信心地說:“經過二萬多裏的長征,久經戰鬥、不畏艱苦的紅軍指戰員是一定能夠以自己的英勇、頑強、靈活的戰略戰術、戰鬥經驗,來戰勝北上抗日途中的一切困難!你不要看著我們現在人少,我們是經過鍛煉的,不論在政治上、體力上,經驗上,個個都是經過了考驗的,是很強的,我們一個可以當十個,十個可以當百個。特別是有中央直接領導我們,這是我們勝利的保證,
最後,毛澤東發出號召:“同誌們,勝利前進吧,到陝北隻有七八百裏了,那裏就是我們的目的地,就是我們的抗日前進陣地!”
為適應新形勢,中央在哈達鋪組成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支隊,由彭德懷任司令員,毛澤東兼任政委。
我在哈達鋪參觀了毛澤東播牲過的地方,他住的是商號為“義和昌”的三間平房。毛澤東舊居前的小街已經鋪了柏油。
告別哈達鋪時,天已薄暮。車子盤旋到山上公路時,我憑車窗回望,但見一間間黃泥小屋,那麼平常,那麼簡樸,可是我們黨在這裏做出了關係重大的決斷。這個決斷,在紅軍離開哈達鋪幾天後的榜羅鎮政治局常委會議上得到了確認。榜羅鎮會議鄭重決定到陝北去鞏固和發展蘇區。這決斷,影響了整個中國革命的前途和命運!
車子盤旋到山上,很快就看不見哈達鋪的影子了。可在我心裏,還在默念著紅一軍麵一師宣傳科長彭加倫,在哈達鋪創作的如同文件和標語口號的歌油《到陝北去》:
陝北的革命運動大發展,
創造了十幾縣廣大的紅區。
迅速北進,
會合紅軍二十五、二十六軍,
消滅敵人,爭取群眾,
鞏固發展陝北紅區建立根據地。
陝北的革命運動大發展,
建立了十幾萬赤色的軍隊。
迅速北進,
會合紅軍二十五、二十六軍,
消滅敵人-爭取群眾,
高舉抗曰鮮紅旗幟插到全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