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情節參考4(2 / 2)

事實上,除了開始創業時的困難外,曆史上,真實的發展都必須有過一帆風順的階段,比如劉邦先生,他從碭起兵時,其實兵不過二千餘,即便得到魏將皇欣、武蒲之軍,又並剛武侯之軍四千人,其過高陽時人數不足萬,不過他巧妙的組織進軍路線,一路上選擇的都是相對弱敵,並且秦朝主力和項羽作戰,終於自己先偷偷摸摸的跑到關內去了,先入關者為王,盡管項羽擊潰了秦朝主力,但是滅秦者還是劉邦,一時間他的名聲四起,許多謀士良臣都歸附於其下,並且順利的擴軍,其軍力從不過萬餘,激增至十萬,雖然日後轉封蜀中,但是正好給劉邦一個整頓軍政,成為穩固集團的機會,以後又有三英幫助,雖然有幾次被項羽打的逃,但是總體戰略上始終處於一定的優勢,又何來無數的困難和挫折?

三國之中,曹操起家時,以自己費廷侯之名,號召之下,立有兵數千,以後又號召諸侯集盟討伐董卓,雖然沒有成功,但是也打響了名氣,引的無數英雄跑來投靠,他真正的困難隻有一次,那就是對付袁紹,在袁紹死後,他就順利的統一北方,雖然在赤壁因為自己不謹慎而吃了一個大虧,失去了統一天下的機會,但是還是始終居有戰略優勢。還有孫權,其實他繼承吳侯之位時,江南也沒有什麼力量可以對抗他了,有了周郎等人的幫助,統一江南可以說是順風順水,哪有什麼特殊的困難可言?

隻有劉備,他一生波折甚多,困難非常多,雖然他有著諸葛亮和所謂的五虎上將幫助,但是在三人中成就的事業最小(而且還因為蜀中君臣無人才可以得勢,不然就算有諸葛亮,也一事無成),可見成事者,困難一多,就沒有大的發展餘地了……

再說李世民,他起家作戰,可以說是一帆風順,幾乎戰無不勝,這樣的例子在曆史上非常多,所以說,以為必須經過重重困難才可以發展的人,肯定是書呆子之類的人物,善戰者赫赫無名,得勝者,戰略上就要把握時機,就要盡量避免慘烈的消耗型作戰,所以他們的發展,看起來就是一帆風順,人的生命很短暫,再偉大的人,也經不起多次的反複和挫折,任何成大事者,都必須抓住一次機會,使自己的勢力迅速以幾十倍,幾百倍規模擴張,以為成事者,必步步艱難的人,隻是書呆子而已,如果真的這樣,就說明你的戰略發生了很大的問題。

綜上所說:主人公要成事,在舉兵之前,有許多困難是應該的,但是在舉兵之後,基本上應該是比較順利才對(如果不順利,那就差不多就是死人了,沒有幾個人有多次機會可以東山再起的),比如朱元璋,在他的嶽父手下時,經過了許多艱難和生死之劫,但是這是權力鬥爭,是寄人籬下的必須,在他自己舉兵之後,就基本上戰無不勝,縱有小敗,也無傷元氣(當然,這是因為經過了戰略選擇的結果),真正大敗如山倒之後,是很難再起的——千萬不要跟我說太祖,他除了被清洗和長征時吃了許多苦,真正掌權時,也基本上還算一帆風順,所以說啊,主人公一帆風順才是真實啊

附:這篇文章主要是針對一些讀者的言論,他們認為主人公不應該進行的太順利,應該一波三折、危機重重,而主人公克服重重困難堅持前進——其實這對小說故事性來說是不錯的意見,但是事實上卻很可笑的言論,他們沒有注意到現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