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她從來沒有向命運示弱。她沒有去找過阿倫?艾弗森的生身父親。她也沒有怨恨這個改變了她命運的孩子。就在外麵槍聲四起、殺聲連天、白粉飛揚的環境中,她教導艾弗森像她一樣,用拳頭去對付那些試圖以強淩弱欺負自己的孩子。她不斷對阿倫?艾弗森說:“你一定會有所作為,你一定要努力,好好生活。”
街區位於漢普頓的排汙管道上。於是,每當排汙管爆裂,街區就成了下水道的延伸。牆壁時常潮濕到發黴,房間裏到處是腐爛和死亡的氣味。這陰暗潮濕、隨處是死亡與罪惡的街區,以及他那堅韌的母親,構成了阿倫?艾弗森的世界。他和他的母親一樣,就像在死亡沼澤裏生長的植物一樣,吸取一切可以吸收的養分生活著。他沒有富家子弟那麼幸福,能生活在陽光海岸名車別墅的世界。他的世界,陰暗與快樂參半,危險與幸福並存。他必須不擇手段地抓住一切,以免沉淪進那已淹沒他許多夥伴的泥潭。他變得機警、聰明而又堅韌。他周圍的夥伴在一次次槍擊、追逐、逮捕和械鬥中或傷或死,他親眼看到過許多鮮血。在他的世界裏,隻有一線始終光明溫暖的希望——母親滿頭大汗、衣衫襤褸地對他說:“一切都會好的,你一定會揚名立萬。”
如此這般,阿倫?艾弗森在齊膝深的汙水、灰頭土臉的母親和死亡如烏鴉般漫天亂飛的街道中長大了。在他後來名動天下的那些文身中,最重要的一個便是他心口上母親的畫像。
“我不崇拜任何明星,我隻崇拜我的母親。我慶幸,我是她的兒子。”
很多年後,他還會如此補上一句:
“我最怕的是媽媽死去。所以,為了免得痛苦,有時我真希望在她死時我已不在世上了。”
因為,在那風聲鶴唳的歲月,當上帝、政府、父親和朋友都似乎靠不住時,隻有母親在他身後,把手放在他肩上,對他說那些溫煦的話語。母親與自己的努力便是生活的全部,是與這黑暗之街戰鬥的武器。
如果艾弗森沒有去打職業籃球……他會成為NFL的超級四分衛嗎?至今邁克爾?維克等天才橄欖球手都為這個可能性而激動。
2. 橄欖球少年
2001年,美國橄欖球聯盟(NFL)的亞特蘭大獵鷹隊,在美國橄欖球大聯盟選秀會上以狀元簽選中了四分衛邁克爾?維克。記者們紛紛問這位爺:“您和阿隆?布魯克斯哪個才是老家新港出過的最好四分衛?”維克一笑:“都不是,咱老家出的最好四分衛,現在打NBA呢。”他指的是阿倫?艾弗森。這是阿倫?艾弗森少年時最愛的運動:隻要有空,他就會把時間消磨在橄欖球場上。沒有護具,場地危雜,都沒法阻擋他去尋求刺激。每場比賽,他會在進攻時長傳指揮或親自跑動,在防守時拚力阻截對方。在開球時,他需要獨自帶球向對方腹地衝刺,在被那些怪物們——合計重量不啻為一卡車大肥豬——按倒前跑得越遠越好。他愛上橄欖球的過程順理成章。他沒機會在少年時接觸公子哥兒們喜好的高爾夫球,也不可能好整以暇地擺弄球杆去對付桌球。橄欖球是美國街頭巷尾最熱烈的運動。碰撞、衝刺、鬥智鬥勇、瞬間決勝負。他是在槍械與毒品的街區長大的,子彈在窗外飛過時,死亡離他曾經隻有幾厘米。他什麼都不怕。隻有橄欖球這樣刺激的運動,才能點燃他的血液。麵對列陣而來的敵人,他一個人獨對,把他們甩在身後,在倒地前撲過碼線,然後起身嘲笑大個子,對他們做鬼臉,看他們麵紅耳赤。這是他的最大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