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少年時光:從弗吉尼亞到喬治城(6)(1 / 1)

1992年,當季首場高中籃球聯賽,他得到37分。30場比賽下來,他一共948分,場均31.6分外加8.7個籃板、9.2次助攻。從第一場到最後一場,他的對手都像木偶般任他戲耍,就像拖拉機和跑車同一條跑道競技。這是自然的:早在他的高中生涯之前,他在街頭球場遇到的那些或老或少的家夥,就給了他足夠的一對一經驗。應用到高中籃球場上應付孩子們,就如殺雞用牛刀一樣爽脆利落。

在高中籃球界,他遇到了一個可以當作朋友的長者:他的籃球教練邁克?伯利先生。伯利賞識他的能力,給他自由發揮的空間,督促他訓練,教導給他各種比賽中的小技巧,矯正——但卻並沒有強製修改——他的一些不良習慣。開車送他上學放學,資助他的家庭。當然,他也不時耍點手腕,像父親給孩子糖一樣,用買一些東西來誘惑艾弗森“去訓練”或者“去補習。”他的關愛,讓阿倫?艾弗森可以對他開誠布公地說出那句話:

“教練,我有時真不想回家過夜。生活有時真他媽不是我所期望的樣子。可是,現實就這樣了。”以及:“教練,將來我如果能夠進NBA,我就要買美洲豹車給我媽媽開。”

籃球可以讓他遠離家庭,逃避那些煩惱。因此,他喜歡把時間傾灑在高中球館裏,直至深夜,偶爾通宵。在籃球中獲得快樂是那麼簡單:肆意舞蹈,把球拋進籃筐,這簡單而明澈的小小樂趣令他開顏。而回家,意味著繼續麵對那些令人頹喪的現實。他對伯利教練,以及那些幫助他、鼓勵他的鄰居和老師充滿感恩之情。“他們一直在支持我,鼓勵我,照顧我的家人。”

也因此,在高中聯賽的進程中,敏感的艾弗森可以接受伯利對他的挑剔。在對漢普頓高中的比賽裏,伯利下半場雪藏了他。在對蒙奇維利的比賽中,伯利在中場批評了他。“你想做什麼都可以,但你不能讓我們輸球。不管你怎麼胡鬧,你必須保證我們贏球。”

話說得很重,但艾弗森聽進去了。他沒有像在街頭打球時那麼敏感,那麼好鬥,甚至有逆反情緒。因為他了解伯利對他的真心關愛。很多年後,伯利教練這麼說:“和他交流一點都不困難。我用真心對待他,於是獲得了回報。我們彼此信任。他尊敬那些支持他、幫助他的人。你對他越真心付出,他就越會把你當作朋友。最忠誠的朋友。”

高中的阿倫?艾弗森如此簡單。他的人生法則一目了然。打好籃球,打好橄欖球,熱愛那些幫助自己、對自己付出真心的人,爭取勝利,改善生活。高一的夏天,他取下了博?威廉姆斯籃球夏令營的MVP。他的速度令人瞠目結舌。開始有人悄悄耳語:

“他能成為職業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