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少年時光:從弗吉尼亞到喬治城(7)(1 / 1)

“他也許能成為偉大的職業球員。比如,邁克爾?喬丹?……”

而他依然在打著橄欖球,因為他不想放棄自己的興趣。他的體能足夠支撐他接著玩。也就在橄欖球中,他獲得了自己最重要的一課。

他的橄欖球教練丹尼斯?科茲洛維斯基先生,同時也兼任著貝澤高中的運動指導。他像艾弗森的私人醫生:告訴他哪些事情有害身體,哪些習慣對健康不利,如何恢複,如何飲食,如何鍛煉身體才能既增長力量又不失靈活。艾弗森去領年度最佳橄欖球員獎時,科茲洛維斯基出錢給艾弗森買了件新衣服。

當然,這位先生還是個心理控製的愛好者。科茲洛維斯基提示艾弗森,不要為各種成見或心理陰影所迷惑。他指了指艾弗森的鞋:“你先把鞋帶係好。”

艾弗森單膝跪地,雙手係鞋帶,一麵抬頭迷惑不解地看教練:“有什麼問題嗎?”

“看到了嗎?”科茲洛維斯基說,“你係鞋帶時,甚至都不需要看自己的鞋?你係鞋帶時連想都不用想?對了!我就是要你這麼打球,就跟係你的鞋帶一樣——想都不用想,自動化。在做一件事前,你腦海裏先已有一幅圖畫,然後你就自然操作完成——就這樣!”

不久之後,科茲洛維斯基自食其果了一次——他教給了艾弗森“做事情自然而然,服從心裏的反應和景象”,結果艾弗森回報給他一次抗命不遵。高中橄欖球錦標賽決賽,艾弗森拒絕了冒雨訓練。當然,這並沒妨礙之後他們奪冠。

隻是,從那之後直到今日,阿倫?艾弗森有一個奇妙的閑暇愛好——一支筆,一張紙,繪畫。如果你去看他的畫,你會大為震驚:他是一個地道的藝術家。他隨時描繪各種所思所想,他的意識裏有太多五彩斑斕的鏡頭可供他捕捉。而這也順便成就了他的打球方式。不假思索,服從身體的本能,順著大腦中的瞬間靈感不加停頓地運作。他的身上始終保留著黑人藝術家們的特征:斑斕、明麗、奇思妙想不斷,以及與生俱來的節奏感。

這就像一個地道的美國夢故事,一台歌舞喜劇。阿倫?艾弗森穿越了汙水的街區,被母親托舉到了一個看得見陽光的領域。籃球、橄欖球,高中時期的輝煌,好心人的幫助。他的生活一點一點有了陽光的蹤跡。黑暗峽穀將要到頭,明媚的未來似乎觸手可及。一如科茲洛維斯基所說:“繼續打橄欖球,你一定能成為職業選手,成為超級明星。”而伯利教練則說,“繼續在籃球上努力,你能夠創造任何奇跡。”

——一切直到那片烏雲出現為止。

5.烏雲

1993年2月14日情人節,弗吉尼亞州AAA橄欖球賽MVP、全美籃球第一陣容阿倫?艾弗森喜氣洋洋,帶著一群黑人孩子晃進了漢普頓保齡球館。自從他成為全州著名的高中體育明星以來,他的擁躉、哥們和手下就是漢普頓街頭一道風景。前呼後擁,七嘴八舌。他是這群孩子們的國王。孩子們,一如大多數黑人一樣,喧嘩、吵鬧、唱歌、開玩笑,嚷著艾弗森的名號。直到惹翻另一群白人孩子為止。“黑鬼,你對人種有什麼看法?”如果你想在美國挑事,沒哪句話比這個更簡潔、更猛烈、更有殺傷力了。黑人孩子們的腦袋被點燃,發燙,爆炸。許多隻手抓向發出這句話的孩子,更多的手衝過來推擋。人群交錯、混戰、亂成一團。五十個開外的人參與鬥毆,保齡球館的椅子無辜地成了凶器。超過二十人受傷,三人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