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狀元·新秀季·世界的偏見(7)(1 / 1)

5. 宣言

1996年是NBA的時代交錯點。之前一年的夏季,邁克爾?喬丹退役、複出,王者歸來。芝加哥公牛打出前無古人的常規賽72勝,喬丹得到劃時代的第八次得分王、第四尊常規賽MVP,公牛重歸巔峰。之後的秋天,NBA第50周年即將來臨。聯盟未雨綢繆,正忙於尋找喬丹接班人。

那是個批量流水線生產喬丹接班人的時代。要重新找一個198公分、技術全麵而優美、能夠飛翔、能夠得分如探囊取物、星球上最傑出的一對一選手、偉大的團隊球員、無所不能的技巧,而且還能用一眨眼或一微笑來醉倒媒體的人物,實在過於困難。因此,標準大為放寬。203公分、走全麵組織者路線的翩翩書生格蘭特?希爾;以及201公分,風格更類似魔術師的輕盈後衛“便士”哈達維,是喬丹接班人流水線的模板。除此而外,NBA敞開大門,歡迎一切能夠接替喬丹,成為NBA頭牌的人物。媒體在鼓噪金州勇士的斯普雷維爾、76人的斯塔克豪斯,甚至小牛隊的傑森?基德。

1996年6月26日,新澤西大陸航空球館,NBA選秀大會。NBA總裁大衛?斯特恩念出了那個名字。“擁有第一輪第一順位選秀權的費城76人隊選擇的是——喬治城大學的阿倫?艾弗森”

馬布裏第四位被明尼蘇達森林狼選走,雷?阿倫第五位落到密爾沃基雄鹿。而那個被費城人民垂愛的本地少年,第13位被黃蜂選中,然後被換去了西海岸的洛杉磯:費城為之歎惋。畢竟,這個叫做科比?布萊恩特的孩子,被認為是費城之子。

現在,阿倫?艾弗森是狀元了,是1979年魔術師之後,第一個後衛狀元,NBA曆史上最矮的狀元。當然,如你所知,NBA狀元是一個具有無限風險的刀尖。你可以成為萬人矚目的焦點,而你所麵對的世界會與眾不同。世界從此會對你無比苛刻。偉大的狀元們成就霸業,世界覺得理所當然。而哪怕你的表現有一點點遜色於同屆生——例如,1994年的狀元“大狗”羅賓遜之於榜眼的傑森?基德和探花的格蘭特?希爾——即便你的成就再大,也會一世被陰影籠罩和嘲笑。

但對阿倫?艾弗森來說,那是以後的事。他展示了費城的3號球衣,拿到了大合同,可以腰纏萬貫帶著媽媽和妹妹們逃離街區。這是最為現實的事情。

1996年夏天,阿倫?艾弗森21歲。NBA的狀元榮耀落在了他的頭頂。這遠不隻是籃球場上的勝利。他不是貴公子,沒有人為他鋪設鮮花小徑。他在陷沒了無數少年——包括他最好的朋友——的沼澤裏撐起了身子,一路攀爬,在淤泥之中摸爬滾打出了一個黎明。一個雖然暗藏殺機,但望去至少很燦爛的黎明。一個對天之驕子來說理所當然,但對他這個命運的抗爭者來說,足以令人寬慰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