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用人不能小馬拉大車(1 / 2)

□ 用人不能小馬拉大車

用人,揚其長就是人才,用其短就會成為庸才。古人雲:“人之才行,自借罕全,苛有所長,必有所短。若錄長補短,則天下無不用之人;責短舍長,則天下無不棄之士。”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任何人才,都不是全才,有其長則必有其短,用其長就是人才,都能成就事業;若舍長用短,則都是庸才,都難以擔當重任。大軍事家孫臏在布陣用兵方麵是天才,但若派他到陣前與敵人刀槍相交,則定要送死;張飛在衝鋒陷陣中勇冠三軍,若讓他代替諸葛亮運籌帷幄,非弄出大亂子不可,但若讓諸葛亮去與人短兵相接,他也必然沒有好下場;水中格鬥時最適合張順,陸上廝殺則還要看李逵的表演,如果張順與李逵作個換位,那必然大敗而歸;宋徽宗不是個好皇帝,卻是個好畫家;李煜不是個好君主,卻是個優秀的詞人;明朝天啟皇帝處理國家大事一塌糊塗,但幹起木工活來卻比一般木匠要漂亮得多。所以說,揚長避短,處處皆人才,人人皆可用。

象棋中的“車、馬、炮”顯然是攻擊性的中堅力量,比賽的勝利主要靠他們。但是“車、馬、炮”再怎麼神勇,還隻是“將帥”手中的“棋子”,必須執行將帥的意誌。老將如果不能用好這幾個子,那這些“車、馬、炮”就像廢子兒,完全沒有用。隻有分別掌握了“車、馬、炮”的應用特點,知其長短,才能取長補短,發揮最大作用。

1.根據員工的性格

領導在用人時,要注意員工的性格特征。對於一個人來說,性情於人也許是天生的。但作為領導若能夠巧妙地運用他,使之能夠既顯其能,又避其短,那這幾乎可說是用人的最高境界了。

心理學將人的性格分為膽汁類、多血類、黏液類、抑鬱類這四種類型。不同性格類型的人對工作崗位的適應性不同。比如,精力旺盛、性格剛強卻粗心的膽汁類人才,不能深入細微的探求道理,因此他在論述大道理時,就顯得廣博高遠,但在分辨細微道理時就會失之於粗略疏忽;此種人適於安置在創新性的工作崗位上。性情活躍、反應敏捷、善於交際的多血類人才,可以采取以目標管理為主的方式。在目標、任務一定的情況下,盡量讓他們自己選擇措施、方法、手法和手段,自己控製自己的行為過程。同時還可適當擴大他們的自主權,給他們回旋的餘地和發展的空間。對於安靜、忍耐、性格堅定又有點韌勁的黏液類人才來說,他們喜歡實事求是,因此他能把細微的道理揭示得明白透徹,因此比較適於安置在需要條理性、冷靜和持久性的科學研究工作崗位上。而對於性情孤僻、細心敏感的抑鬱類人才,可以采取以過程管理為主的方式。給他們略超過自己的能力的任務,使他們得到成功體驗,建立起可以不比人差的信心,同時注意肯定他們的長處,一點點啟動起來。

2.依據員工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才會有欲望和動機。當興趣產生時,能使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能激勵人的工作熱情,這樣人的能力才會全部的發揮出來。

具有某方麵能力的人,一般來說對某方麵的事情就特別地感興趣。20世紀50年代,有南美洲的一個小村莊裏,一群小孩圍著一隻用布縫起來的足球踢來踢去,樂此不疲,幾乎天天都抱著球來這個空闊的小場地踢球。20年後,其中的一個小孩站在了世界足球的最高點,他就是享譽世界的球王貝利。

貝利是熱愛足球的,他的父母也深深的看到了這一點,所以他們並沒有阻止他的足球夢想,而是給予適當的引導,這也終於成就了貝利。同樣如此,領導者在使用人才的時候,既要強調專業對口,但又不能太絕對化,還要考慮到他的興趣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