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是什麼阻礙了你的發展(1)(1 / 3)

人若非自己限製自己,否則別人休想阻礙他的發展。成功學大師卡耐基說,成功人士和平庸之輩的差別,就在於前者注重積累,注意利用身邊的每一件點滴小事鍛煉自己,將生活中一個個平凡的目標當成自己實現卓越的階梯。而平庸之輩隻會好高騖遠,輕率冒進,或者因為目標過於困難而放棄了奮爭的勇氣。

缺乏挑戰困難的勇氣

許多人雖然具備種種取得成功的能力,但是卻有個致命弱點:對自己不夠自信,缺乏挑戰困難的勇氣。他們以為,要想保住工作,必須保持熟悉的一切,對於那些頗有難度的事情,還是躲遠一些好。所以當他們麵對不時出現的困難工作,總是一躲再躲,而不敢主動發起“進攻”。如果困難的工作“不幸”輪到自己的頭上,他們總是想方設法拖延。結果,終其一生,也隻能是平庸的一生。

有位哲人說,人生最精彩的章節,並不是你在哪一天擁有了多少金錢,也不是你在哪一刻獲得了美妙的愛情,而是你在某一關鍵的瞬間,咬緊牙關戰勝了自我。勇於向“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挑戰,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基礎。西方有句名言:“一個人的思想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如果你想擺脫平庸的工作狀態,擁有精彩卓越的人生,就應當擺脫心靈的恐懼,不斷地挑戰自我,打破自我限製。

一位老板描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員工時說:“我們所急需的人才,是擁有進取精神,勇於向‘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挑戰的人。”所以,敢於向“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挑戰的“職場勇士”和事事求安穩的“職場懦夫”在老板心目中的地位是截然不同的。

“職場懦夫”永遠不要奢望得到老板的垂青。如果你羨慕別人的晉升,那麼,你一定要明白,他們的成功絕不是偶然的。在複雜的職場中,正是秉持“挑戰不可能完成的工作”這一原則,他們磨礪生存的利器,不斷力爭上遊,才脫穎而出。

美國著名鋼鐵大王卡內基在描述他心目中的優秀員工時說:“我們所急需的人才,不是那些有著多麼高貴的血統或者多麼高學曆的人,而是那些有著鋼鐵般的堅定意誌,勇於向工作中的‘不可能’挑戰的人。”

李開複博士在蘋果公司工作的時候,有一天,老板突然問他什麼時候可以接替自己承擔老板的職責?李開複當時非常吃驚,連忙向老板表示,自己缺乏管理經驗和經營能力。但是老板卻說,這些經驗是可以培養和積累的,而且,老板希望他在兩年之後就可以做到。有了這樣的提示和鼓勵,李開複開始有意識地加強自己在這方麵的學習和實踐,向自己之前認為“不可能”的工作任務發起挑戰。果然,他真的在兩年之後接替了老板的工作。

現今享譽全球的麥當勞公司就是在莫裏斯·麥當勞和查特·麥當勞兩兄弟不向困難屈服,敢於向“不可能”挑戰的精神中誕生的。

20世紀20年代,這對心懷跳躍之心的“不安分”的小青年毅然告別鄉村老家,勇闖美國著名影城好萊塢。

1937年,曆經多次挫折的兄弟二人,抱著永不服輸的念頭,借錢辦起了全美第一家“汽車餐廳”,由餐廳服務員直接把三明治和飲料等送到車上——也就是說,麥當勞兄弟二人最初辦的是路邊餐館,定位於服務到車、方便乘客的這種經營方式。

由於形式獨特,餐廳很快一炮打響,一時間他們的“汽車餐廳”獨領風騷。後來人們紛紛效仿,辦“汽車餐廳”的人日益增多,麥當勞兄弟的生意大不如初,而且每況愈下。

在困難麵前,兄弟二人沒有絲毫的退縮、沮喪和消沉,繼續冥思苦想著再一次勇敢超越自己的良策。他們摒棄了原有的“汽車餐廳”的服務理念,轉而在“快”字上大做文章,以“想吃花哨和高檔的請到別處去,想吃簡單實惠和快捷的請到我這兒來”的全新經營理念吸引了千千萬萬顧客蜂擁而來,一舉獲勝。

兄弟二人並沒有滿足於現狀,繼續敢想敢幹,敢在“冒尖”和“出奇”上製勝。比如後來推出小紙盤、紙袋等一次性餐具,進行了廚房自動化的革命,來不斷迎接新的挑戰。

麥當勞兄弟正是因為有了這種不斷戰勝和超越自我的決心和勇氣,並將這種決心和勇氣付諸實踐,才使得他們把在一般人眼裏已經很好或根本不可能的事,徹底推翻或改寫,從而一步步邁向快餐業霸主的地位。

如果你也希望像他們一樣取得事業上的成功,那麼當一件人人看似“不可能完成”的艱難工作擺在你麵前時,不要抱著“避之唯恐不及”的態度,更不要花過多的時間去設想最糟糕的結局,以致遲遲不敢動手去做。

你首先要對自己有信心。不斷重複“根本不能完成”的念頭隻會讓你真的不能完成。就像一個高爾夫球員,不停地囑咐自己“不要把球擊入水中”,並想像球掉進水中的情形,在這樣的心態下,你能指望他打出去的球往哪裏飛呢?

勇於向“不可能”挑戰的精神、信心和勇氣,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重要砝碼。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蘊涵著極大的能量。勇於向不可能的任務挑戰,有利於我們不斷打破心靈中的自我限製,充分發揮出自我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