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是什麼阻礙了你的發展(3)(3 / 3)

他們一準會這麼回答。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有個學生向老師抱怨說:“我的時間總不夠用。”

於是,老師找來一隻箱子,裏麵放了些大石頭,此時箱子看來是滿的。但是老師又讓學生放一些彈珠進去,石頭的縫隙中竟可以放許多彈珠。這樣一來,似乎箱子又滿了。但是老師又要學生倒入一桶細砂,等細砂也塞不下時,居然還可以倒入一盆水。

最後老師對學生說:“你看到箱子滿了,但卻仍然可以再放入東西。你似乎覺得時間已排得滿滿的,但其中還有一些閑散的時光可以利用。”

時間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時間給把握不住它的人痛苦,給牢牢將它攥在手心的人幸福。

美國一大公司的董事長賴福林就是一個有效利用時間的能手。

他每天清晨6點之前準時來到辦公室,先是默讀15分鍾經營管理哲學的書籍,然後便全神貫注地思考本年度內必須完成的重要工作,以及所需采取的措施和必要的製度。接著開始考慮一周的工作,這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他把本周內所要做的事情一一列在黑板上。之後就在去餐廳與秘書一起喝咖啡時,把這些考慮好的事情——小至職工的孩子入托,大到公司的大政方針和計劃,幾乎他認為重要的事情都一起商量一番,然後做出決定,由秘書具體操辦。

賴福林的時間管理法,極大地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效率,推動了企業整體績效的提高。

著名的80/20定律告訴我們:應該用80%的時間做能帶來最高回報的事情,而用20%的時間做其他事情。把這個定律融入工作當中,對最具價值的工作投入充分的時間,就可使自己避免陷入“瞎忙”的陷阱。

要想有效管理自己的時間,可以嚐試按照下麵幾點去做:

1.分清主次,有計劃地做事。對一天的工作,要先進行整理,看看哪些是既重要又緊急的,哪些是重要而不緊急的,哪些是不重要而緊急的,哪些是既不重要也不緊急的,分清事情的主次,該先做哪件事,後做哪件事,做到有的放矢,從容不迫。

2.正確處理突如其來的雜事。對待突然插過來的無關緊要的電話、突然出現在桌上的文件等雜事小事,要敢於說“NO”,或者暫時放到一邊,別打亂了自己的工作思路和計劃。

3.用合並同類項的方法做事。在同一時間段裏,把幾件事情的發生地點都圈在同一區域內,盡可能搭順風車,也可以利用別人提供的順便機會,搭客戶A的車去見客戶B,少走彎路,減少無謂的時間消耗。

4.專事專辦。在做一些重要而棘手的事時,專門設立一個時間段,在這個時間段內,要避免打擾,更不能改變初衷去做別的事。

5.事情總要一件一件地做。先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然後再去做下一件事,這樣才能保持頭腦清醒。

6.充分利用時間使每一分鍾都有所收益,還要學會與浪費時間的人劃清界限,有些人總是整天無所事事,參與他們的無聊對談,就休想成為一名有效利用時間的高手。如果有人找來,希望和你聊上一陣,可以直截了當地拒絕他,讓他明白現在不是閑聊的時間。

大多數重大目標無法達成的主因,就是因為人們把大多數時間都花在次要的事情上。所以,必須建立起優先順序,然後堅守這個原則。

■ 職場行走指南

【工作中浪費時間的幾大原因】

1.幹擾太多:做事時容易被瑣事打斷;2.效率不高:心態不好做事效率低下;3.忘事兒:不經意就把重要的事忘了;4.沒動力:做事隻是為了應付;5.拖延:不怎麼想做的總向後拖;6.不分輕重:忙了一天可能做的都是不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