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莫生氣,愁容不如笑容(1 / 3)

(第一節 不在意,不生氣

英國著名作家迪斯雷利曾說:“為小事生氣的人,其生命是短暫的。”所以,我們要學會少生氣,要學會盡快忘記煩惱,學會自我放鬆,改掉斤斤計較的壞習慣。

法國作家莫魯瓦深刻地指出:“我們常常被一些應當迅速忘掉的、微不足道的小事所幹擾,並且失去理智,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隻有幾十個年頭,然而我們卻為糾纏無聊瑣事而白白浪費了許多寶貴的時光。”由此可見,過於在意瑣事的毛病已經嚴重影響了大家的正常生活,使生活失去了光彩。毫無疑問,這是一種非常愚蠢的做法。

下麵有一個因小失大的故事:

一隻駱駝在沙漠裏艱難地走著,當時正值正午,掛在天空的太陽像一個大火球,曬得它焦躁萬分,駱駝一肚子的火不知該往哪兒發好。

就在駱駝焦躁萬分時,一塊玻璃瓶的碎片把它的腳掌硌了一下。疲累的駱駝突然感覺從腳掌傳來一陣疼痛,頓時火冒三丈,抬起腳狠狠地將碎片踢了出去。然而,玻璃瓶又將它的腳掌劃開了一道深深的口子,鮮紅的血液頓時染紅了沙粒。

生氣的駱駝一瘸一拐地在沙漠裏走著,一路的血跡引來了空中的禿鷲,它們在駱駝上方的天空中盤旋著。駱駝心裏一驚,頓時感覺到危險的降臨,於是不顧傷勢狂奔起來,但是血流得更猛了。

當駱駝跑到沙漠邊緣時,濃重的血腥味又引來了附近的狼,疲憊加之流血過多,無力的駱駝隻得像隻無頭蒼蠅般東躲西藏。倉皇中,駱駝終於跑到了一處可以歇息的地方。不料,食人蟻傾巢而出,黑壓壓地向駱駝撲過去。一眨眼,那些食人蟻就像一塊黑色的毯子一樣把駱駝裹了個嚴嚴實實。不一會兒,可憐的駱駝就倒在地上了。臨死前,這個龐然大物追悔莫及地歎道:“我為什麼跟一塊小小的碎玻璃生氣呢?”

駱駝的腳掌被玻璃瓶碎片劃傷了,這原本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可是駱駝卻在這件小事上抓狂了,它憤怒地將碎片踢了出去。然而,它怎麼也沒有想到,正是它這一舉動使它走向悲劇。其實,世界上不僅是駱駝為一件小事而生氣,龐大的獅子也是如此,看看下麵的故事:

有一天,獅子正在睡覺。有一隻蚊子飛過來圍著獅子“嗡嗡”地叫。獅子自認為自己身強力壯,對弱小的蚊子不屑一顧,於是輕蔑地對蚊子說:“你這可憐的小蟲子真討厭,別打擾我睡覺!”

蚊子被激怒了,尖聲叫了起來:“你這可惡的家夥,憑什麼驅趕我?我要吸你的血!”

獅子譏諷道:“你這小東西,就憑你也敢向我挑戰?實話告訴你吧!我是大名鼎鼎的百獸之王!我打敗了無數強悍的對手。對付你,我隻需要用兩根手指就行了!”

讓獅子沒想到的是,蚊子毫不畏懼地說:“雖然你長得非常高大,但卻奈何不得我!你想怎樣打架呢?用牙齒咬,還是用爪子抓?”

獅子氣極了,伸出爪子拍了幾下,想抓住這隻討厭的小蚊子。可是蚊子輕盈地飛舞著,不管獅子怎麼抓,都抓不住它。獅子氣得暴跳如雷,他大聲吼叫,拚命地揮舞利爪,恨不得把蚊子撕成碎片。可是,蚊子依然在他頭頂上方盤旋,並且挑釁地說:“你的爪子和牙齒對我都沒用,現在應該讓你嚐嚐我的厲害了!”

於是,蚊子吹著喇叭,飛快地向獅子衝去,冷不防地在獅子的鼻子上叮了一口。獅子的鼻尖立刻紅腫了起來,疼得它“嗷嗷”直叫。蚊子看到獅子一副痛苦的樣子,得意地說:“哈哈,知道我的厲害了吧?你這愚蠢的獅子,根本就不是我的對手!”

獅子更加生氣,它看準目標,猛地伸出爪子向蚊子拍去。“啪”的一聲,獅子這一爪沒打著蚊子,卻打在自己的臉上。獅子臉上火辣辣地疼,鼻尖又癢得難受,禁不住流下痛苦的淚水。獅子知道自己不是蚊子的對手,隻好舉起白旗,向蚊子投降。

試想一下,假如獅子不跟蚊子計較,根本不把自己被打擾這件事放在心上,它還會忍受這樣的屈辱嗎?事實上,它因為一件小事,難咽一時之氣,最終落得失敗的下場。從上麵的故事中,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為了逞一時之氣,因小失大,得不償失。

有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一件事情,如果想通了就是天堂,想不通就是地獄。既然活著,就一定要活好。”這句話道出了能不能處理好一件事情,關鍵在於我們自己。那麼如何正確處理這些小事呢?我們要學會不在意,換一種思維方式來麵對眼前所有的一切。

不在意就是別把什麼都當回事,不要把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放在心上;別過於看重名與利的得失;不要為了一點兒小事而著急上火,動輒大喊大叫,以致因小失大,後悔莫及;不要有那麼多的猜疑敏感,不要曲解別人的意思……我們應該知道,人生有時候真的需要一點點兒“傻”。

不在意是堅守目標、排除幹擾的一種良策。我們的精力畢竟有限,如果時時被小事所累,那麼我們必將一事無成。

不在意是一種豁達、大度和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沒有寬廣的胸懷和氣度,是很容易流於瑣屑和平庸的。

不在意體現的是一種修養、一種高貴的人格、一種人生的大智慧。那些凡事都要和別人計較的人,自以為非常聰明,其實是以小聰明幹大蠢事;占小便宜,爭大煩惱。而不在意,乃是不爭之爭,無為之為,大智若愚,其樂無窮。

當然,不在意也不等於逃避現實,它不是麻木不仁,不是看破紅塵後的精神頹廢和消極遁世,不是對什麼都冷若冰霜、無動於衷。而是在奔向人生大目標途中所采取的一種灑脫、豁達、飄逸的生活策略。假如你能如此,你自然會擁有一個幸福美妙的人生。因此,麵對一些瑣事時,我們不要生氣,而要學會不在意。

笑看生活

1981年的一天下午,當裏根總統從華盛頓希爾頓飯店出來時,一個持槍青年向他射擊。裏根胸部中彈,當即被送進醫院。

當裏根被推進手術室時,他含笑對外科醫生們說道:“請向我保證,你們都是共和黨人。”

一位醫生立即回答道:“總統先生,今天這裏的人都是好的共和黨人。”

手術後的第二天早上,當護士給他拿掉鼻子裏的導管時,裏根信心十足地說,“我很快就會痊愈的。”

護士接著說:“願你繼續堅持下去。”

裏根聽後佯作驚慌狀,問道:“你的意思是不是說,這樣的事也許還將發生幾次?”

一天,他看見醫生和護士像往常一樣圍著他。

於是他說道:“假如我在好萊塢也這樣引人注目的話,我當初就不會退出電影界。”

醫生和護士都被總統的幽默逗樂了。

(第二節 適度宣泄,懂得包容

包容是一種智慧,是一種非凡的氣度,是對人對事的接納,是一種精神上的成熟。寬恕別人,就是寬恕自己。包容是對別人的釋懷,也是對自己的善待。如果你學會了包容,那麼你的生命就會多一點兒空間,你的生活也會充滿陽光。

下麵有這樣一個故事:

相傳古代有一位老禪師。一天晚上,他在禪院裏散步時,突然看見牆角邊有一把椅子。他一看,就知道有人違反寺規越牆出去溜達了。老禪師並沒有聲張,而是走到牆邊,移開椅子,就地而蹲。

過了一會兒,果然不出老禪師所料,一個小和尚便在黑暗中踩著老禪師的脊背跳進了院子。當小和尚雙腳著地時,他才發覺自己剛才踩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師父。小和尚頓時驚慌失措,張口結舌。但是讓小和尚沒想到的是,師父並沒有厲聲責備他,隻是以平靜的語調說:“夜深天涼,快去多穿一件衣服。”小和尚紅著臉龐跑進了房間。此後,小和尚再也沒有違反寺規,擅自越牆出去過。

故事中的老禪師就具有寬廣的胸懷,他明知道小和尚違反寺規了,但他並沒有訓斥小和尚,而是包容了小和尚的錯誤。在他這種寬容的無聲的教育下,小和尚滿懷感激,並改正了錯誤。

包容是一種風格,是一種風度,是一種風範。包容不僅意味著理解和通融,還能表現出一個人寬宏大量的氣度。

看看下麵這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