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不等不靠,掌握工作主動權(2 / 3)

不過,要想像毛遂一樣得以重用,還必須要有真實的本領,否則,當你毛遂自薦得到機會,卻不能很好地完成時,隻會遭到競爭者的落井下石及領導的不滿。如此,下一次有好的機會時,領導還會信任你嗎?

善於跑位,積極補位

在企業中,職能的閑置或重疊,分工沒有落實好,都會導致缺位、錯位的現象。有時做一件事需要得到他人的協助,如果分工沒有做好,別人可協助也可不協助,那麼要做的這件事就很難做成了。

在工作中,如果有一名員工缺位,那麼就很有可能給工作帶來等待、停滯等現象,這樣就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工作的效率。其實,組織做事效率不高,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個別人的缺位,一旦某個環節出現缺位,那麼企業效率就自然上不去。

在遠大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情:一台運料汽車在廠區裏麵漏了油,吃午餐的時候,幾百個員工路過那裏看見了一大攤油跡,都無動於衷。後來張躍看到了,當時就火冒三丈,下令以這件事情作為公司的典型,召開全體管理人員會議來談這個問題。

張躍說:“如果哪一天發現在遠大的路麵上有一攤油,或者有一攤泥土沒有人去打掃,而又恰巧被正在上下班的幾百名員工看見了,這將比遠大一台機器發生重大質量事故還要嚴重。”

張躍認為,企業管理除了要靠製度外,還必須講究自覺性,要求員工確保產品質量。確保產品質量光靠文件、圖紙、質檢員等是做不到的,還要靠每一個員工“不等不靠”的意識,並自覺從自身做起。

不等不靠,積極補位,才能成就一個公司。一個人懼怕承擔責任,就不會有勇氣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也不會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不能改正錯誤並更好地完成任務。

每個公司都會出現一些無人負責的事情,這時就需要員工有一種補位意識,多做一些事情。做的事情越多,你才會越重要,掌握的個人資源和工作資源也就越多,情形對自己也越有利。

企業的高速運轉,工作的有效落實都離不開有補位意識的員工。所以具有主動補位意識的員工是企業不可或缺的員工,也是老板可以依賴的左膀右臂。

看足球比賽,我們會發現,最優秀的射手就是最善於捕捉機會的人,他們總能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正確的地點上。優秀的射手都是會跑位的人,同樣,優秀的落實員工也要善於跑位,無論在什麼時候,不用老板吩咐,就能出現在需要的位置上。

我們的工作就和一場足球比賽一樣,隨時都會有意外情況發生,這時不要逃避工作和責任,而是要積極地承擔起額外的職責,做好“補位”工作,主動地去做公司需要的事。一個能夠隨時應對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的員工,一定會成為老板最需要的員工。這樣的員工不會把問題留給老板去解決,自然會得到老板的賞識和重用。

廖基程是一個工廠的員工,在工作時,他經常看到,由於大部分零件的精密度都非常高,為了防止零件生鏽,工人們都必須戴手套進行操作,而且手套必須套得很緊,手指頭才能靈活自如地運用,這樣一來,戴上脫下相當麻煩不說,手套還很容易被弄壞。

為此,他常想,難道隻能戴這樣的手套嗎?能不能改進一下?

有一天,他在幫妹妹製作紙手工藝品時,手指上沾滿了糨糊,糨糊快幹的時候,變成了一層透明的薄膜,緊緊地裹在手指頭上,他當時就想:“真像個指頭套,要是廠裏的橡皮手套也這樣方便就好了!”

過了不久,一天清早醒來,他躺在床上,眼睛呆呆地望著天花板,頭腦裏突然想到:可以設法製成糨糊一樣的液體,手往這種液體裏一放,一雙又柔又軟的手套便戴好了,不需要時,手往另一種液體裏一浸,手套便消失了,這不比橡皮手套方便多了嗎?他將自己的這一大膽想法向公司作了彙報,公司領導非常重視,馬上成立了一個研究小組,把廖基程也從生產車間調到了這個組裏,經過大家反複研究,終於發明了這種“液體手套”,使用這種手套隻需將手浸入一種化學藥液中,手就被一層透明的薄膜罩住,像真的戴上了一雙手套,而且非常柔軟舒適,還有彈性,不需要時,把手放進水裏一泡,手套便“冰消瓦解”了。

廖基程的主動思考為公司解決了問題,自然會受到老板的青睞。有的員工認為這些事和自己的工作職責無關,即使是一件隨手可以做好的小事也不屑為之;而有的員工則能夠把這些事看做是鍛煉自己的機會,主動去做,並且能夠腳踏實地做好。最終,前者仍然平庸,而後者卻最終登上了職業的領獎台。

一位知名的企業家說過:“除非你在工作中的能力超過一般人的平均水平,否則你便不具備在高層工作的能力。”在職場中,我們不但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到位,而且還要善於補位,隻要是關係到公司利益的事務,我們就應該去把它做好。這樣才能為企業節省人力和物力,提高利潤。

沒有哪個老板不欣賞積極補位的員工。隻有自動自發,樹立起補位意識,不缺位、漏位,才能在落實工作中多出業績,少出差錯,才能提高落實的效率。

入模子:接受企業價值觀

“入模子”一詞用於員工培訓方麵最早來自聯想集團,是指每個進入聯想的員工都必須進入聯想的“模子”,成為與聯想需要相符的聯想人。

“入模子”作為新員工進入聯想的第一步,就是讓聯想的價值觀灌輸給每一個新員工。其實,任何企業都是一樣,他們需要的是認同企業自身價值觀的員工。同樣,對於個人來說,選擇了一家公司,也就意味著接受它。這種接受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一種對自我的接受。這是一種非常積極的觀念,也是一種企業需要員工具備的基本觀念之一。既然必須對自己的工作負責,那麼認同公司,也就是認同自己。

接受組織、自覺接受公司的文化灌輸,這絕不是靠外力強加於自己的,而是自己人生價值的一種需要。這種積極心態在成功的企業裏表現得非常突出。

聯想集團在企業文化培訓中有一個比較有特色的過程,叫“入模子”。“入模子”是典型的柳氏語言風格。按照柳傳誌的話,“入模子”是說聯想要形成一個堅硬的模子,進入聯想的職工必須進到聯想的“模子”裏來,凝成聯想的理想、目標、精神、情操行為所要求的形狀,使大家能夠按照聯想所要求的行為規範做事,而這種行為規範又主要指執行以崗位責任製為核心的一係列規章製度。

“入模子”是新員工進入聯想的第一步,公司通過這個過程和儀式,把聯想的價值觀灌輸給每一個新員工。根據聯想的傳統,每一個聯想員工,在入職以後三個月的試用期內,都必須參加“入模子”培訓,否則不能夠如期轉正,“入模子”的成績會記入新員工檔案成為重要依據。聯想對每一個“新人”精雕細琢,希望他們不僅適應崗位的要求,而且能夠認同公司的企業文化。不進入聯想的“老君爐”,被聯想的企業文化“同化”的人,就不能在聯想的大熔爐裏麵修煉成“仙”。

“入模子”培訓的地點一般都選在風光秀麗的郊外,每天的日程都安排得非常緊湊,甚至超過平時的工作。早上天還沒亮就要起來跑操,軍訓,然後高唱聯想之歌,開始一天的課程。從基本的素質培養開始,比如團隊精神、自信精神。然後進入重頭戲,是關於聯想的部分,包括聯想的曆史、發展道路、使命和遠景,以及聯想成功的基本經驗。培訓的過程中會組織參觀聯想的工廠、賣場,介紹公司的主要業務、現有的管理模式、組織結構和薪酬體係,另外還有禮儀規範方麵的培養,包括如何接電話,如何對待客戶,如何穿衣打扮,等等。總之,凡是從這個“流水線”培養出來的人,就像聯想電腦一樣成為一名合格的聯想人。

新人被聯想文化“同化”的過程,主要是經過“入模子”實現的。聯想的“入模子”培訓使聯想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能夠深入每一名員工的內心。使聯想的企業願景和目標能夠成為上下員工的共同誌向,從而增強了集體認同感。通過“入模子”的培訓,每一名聯想人都可以在認同企業的願景和價值觀的基礎上,把個人的奮鬥目標更好地融入公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