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的力量潤物無聲
美德最不能容忍的就是以暴製暴,所以美德發揮力量的時候不會聲勢滔天,但結果一定讓人連連驚歎。美德的力量潤物無聲,讓人謙虛謹慎,平等待人,所以開明家庭培養的子女,通常也溫和可靠,他們理解崇高不在於塵世的財富和地位,幸福也不在於長壽和名望,而蘊含在美德所要求的正義的善良之中。歌德曾說過:“所有的光彩和榮耀或許都能夠吸引一時眼球,但注定會隨著時光流逝而湮滅,隻有善良的品行能永恒,並成為全人類共同的財富。”瑞典史學家維東堡對自以為是或者高高在上表達了自己的不屑和蔑視,他認為“如果一個人在思想或精神領域被人排斥,為人不齒,那被排斥的人通常是因為高估了自己,總想踩在別人肩上,出盡風頭。”開明家庭的子女在成長過程中學會了待人接物,理解了愛恨情仇以及人與上帝的微妙關係,他們用善良和正直向邪惡宣戰,用一種比宗教情感還聖潔的情操表達對正義的熱愛。長此以往,有美德的人變得更加高貴,而品德敗壞者更加低賤,有美德的人用仁慈和謙卑叩開天堂之門,而那些沒有美德的人則一步步走向沉淪,無藥可救。
我們並不需要列出美德的種種細節,因為這一工程龐大而瑣碎,人們的每個表情、每個行動、每句話語,哪怕僅僅是一些細微的暗示都可以成為一個人是否具有美德的判斷標準。我們要關注的永遠是一個人的內心,擁有美德的心靈能夠洞察人世法則,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製,不斷過濾雜質,讓純潔的正直深植於心。有美德的人永遠心懷仁慈,謙恭有禮,每邁出一步都無比堅實,而且杜絕一切弄虛作假和自欺欺人,一顆赤子之心得以永存。這樣的人任何時候都能以純真的口吻表達對真理的敬意,無論他是身居高位的達官貴人還是廁身市井的小角色,對真理的忠誠不會動搖,對美德的堅守不會因時間的蝕刻而變質。
美德讓塵世之人成為上帝,也借此告訴那些迷信暴力和權力的人——世界是精神的產物,善良是主宰,人們憑借美德協調與他人、自然、社會和自己內心的關係。美德讓人成為自己的上帝,恪守“人間私語,天若聞雷”的慎獨信條,從不為了謀取一時的舒坦和闊綽作惡,也不會為了得到好處而討好他人,更不會為了突出自己而口出狂言嘩眾取寵。他們知道隻有誠實的人才能得到神靈 的幫助、上天的眷顧。誠實是善良的重要代表,誠實的人無論何時都能坦然自若,因為無愧呢於心,周圍的花花草草甚至埋藏在地下的草根都隨時準備著為誠實的人作證。善良賦予人積極的力量,幻化出無窮的生命,而且得到所有神明的護佑,在任何苦難和挫折麵前都能有驚無險,最後獲得快樂和幸福。美德也成為人們心中永不凋零的花朵,散發出陣陣清香,沁人心脾,見者難忘。
美德讓渺小的人變得偉大,讓冰封的情感熾熱而濃烈,讓原本有限的生命可以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製,讓智慧在人的靈魂裏奏響恢宏的樂章。人因此變得崇高,不再執著於讓人啞然失笑的細枝末節,也就不再為毫無意義的爭執而煩惱,生活甜如蜜,愛情甘如醴。當一個人擁有了善良等美德,他也就擁有了被大自然賦予的勃勃生命力,他心中有著類似於宗教感的肅穆和莊重,有限的生命獲得了無限的力量,就算有不堪的過去,也會因為美德的光芒變得無足輕重,他已經離開了過去,成為現在披著神聖光芒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