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論舉止:一顰一笑,都是生命在表達(2 / 2)

為了防止自己被別人看得一清二楚,人們會用各種方式進行偽裝。一位母親可能會告誡自己的孩子不能放肆大笑,因為大笑會讓一些平時難以覺察的缺點暴露無遺。雕刻家會通過對雕像鼻子的加工,傳達出真實或虛假的信息。在雕刻家眼中,小小的鼻子傳達著豐富的內容,鼻子在麵部特征中占有重要地位,能顯示一個人的脾氣是溫和還是暴躁,意誌孱弱還是堅強。雕刻家們在為政治家凱撒、詩人但丁、英國首相皮特雕像的時候,都非常注重表現他們的鷹鉤鼻。法國作家巴爾紮克在《步態的理論》中曾言,要想了解一個人,就觀察這人的麵容、呼吸、姿勢,人們無法保證每個方麵都能兼顧,所以總有一兩個方麵把一個人的真實性情暴露出來。那些上流人士更把舉止的作用拔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認為“舉止就是力量”,在細節方麵進行竭力修飾,以至於那些上流人士即便平日裏沉溺於聲色犬馬,在一些場合裏也顯示出很有教養的痕跡。

但天然流露的教養和矯揉造作的偽裝注定是沒法調和的,隻有一個人內心確實高貴,他的舉止才不會顯得呆滯僵硬。反之,如果一個人是出於私欲而修飾舉止,那很快就會被揭穿,無論偽裝得有多好,概莫能外。舉止鎮定、談吐優雅或許能短時間內偽裝,但一旦暴露,留在記憶中的碎片就變得猥瑣不堪。那些目標明確,行動穩迅兼備的人總是表現得豁達大度,周圍的人甚至能從他的舉動中感受到一種無堅不摧的力量,同時會因為那種執著的精神而動容。

很多人進行閱讀寫作並不是出於真正的興趣和愛好,隻是為了給別人造成一種假象,得到人們的讚譽,在生活這個大舞台上,這些人成為舉止的附屬物,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表演,注定不能得償所願,隻會徒添笑柄。良好的舉止要想收到同樣良好的效果,那這個人必須學會自立自強,那麼即便身處茅椽蓬牖之下,也能給人豁然開朗的感覺,要是內心局促狹隘,非但不能給人賞心悅目之感,就算是在富麗堂皇的高屋大宅裏,也會讓人覺得渾身不自在。

那些凡事總是出於裝點門麵考慮的人,寶貴的時間和精力都被白白浪費在了過度的炫耀中,他們或許也聽過這句話:“如果一件事具有極大價值,那他通常隻願意自己一個人知道”,雅各比也曾尖銳地指出:“當一種思想被毫無保留地表達,一個人剩下的東西已經屈指可數,那些被表達的思想也很難再屬於他了。”所有出於炫耀目的而進行的表達都是一種墮落,思想因此而腐朽,人也因此而變得膚淺,那些表演都成了浪費生命的累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