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飄香,羅浮桂花(2 / 2)

幽幽飄香的桂花,濃而不膩,濃而不俗,讓人神清氣爽。“獨占三秋壓眾芳,何誇橘綠與橙黃”,在流動的桂香裏,我情不自禁地喊出:真香呀!春去春來,它演繹著一幅幅變而不化的圖畫,葉子由嫩綠變青綠,由青綠變墨綠再回嫩綠。

走進衝虛觀,一陣陣桂香撲鼻而來。有兩株明代種植的丹桂樹,這兩株桂花對植而形成“雙桂當庭”、“雙桂流芳”。樹身粗壯蒼勁,樹枝縱橫有序,盤繞交錯,樹葉密密層層,蓊蓊鬱鬱,像一把把遮陽的大傘,成了道觀裏一道亮麗的風景。它們更像飽經滄桑的老人,靜靜地站在那裏,注視著遠方來的香客。

桂樹枝葉上的米黃色,白裏透著黃兒,吐出花香,悠悠的,淡淡的,沁人心脾。我駐足觀望,深深地吸上一口,久久不願離去。望著這黃燦燦的一樹繁花,在澄淨的秋陽裏簇擁著;聞著這隨風飄來的絲絲縷縷的幽香,不覺心曠神怡、神清氣爽。

院子裏的地麵上零落著不多不少的桂花,我第一次見到如此景致,不禁驚奇萬分!這些不經意飄落下來的花兒,還散發著淡淡的香氣。待在樹下,不一會兒,我的頭發上、衣服上也落滿了這小小的黃花兒;望著紛紛飄落下來的黃花,我不由得憐惜起來,忽想起林黛玉《葬花詞》: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凋謝飄落,雖然有點淒涼,可是,經工作人員介紹後,我感到欣慰,甚至驚喜,因為桂花的花開花落,還要延遲一段時間。空氣裏彌漫著氤氳的花香,我悵惘失落的心情又得到些許慰藉和滿足。一年四季,歲歲年年,這兩棵古老的桂花樹始終不改它的初衷和追求:春天,它們悄悄換裝,俏也不爭春;夏天,它們鬱鬱蔥蔥,招來陣陣涼爽;秋天,它們吐蕊揚花,送來縷縷馨香;冬天,它們綠葉扶疏,不畏嚴寒。

在自然界百花叢中,雖然桂花不像蘭花那麼高潔、獨秀,不像桃花那樣豔麗、爛漫,也不像牡丹那樣雍容華貴、臘梅那樣孤高自傲,它是平民化的,是可親、可愛、可敬的,幽幽清香,就像慈祥母親的叮嚀,入耳入心。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文人讚歎過它。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有“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李商隱有“昨夜西池涼露滿,桂花吹斷月中香”;李賀有“聯翩桂花墜秋月,孤鸞驚啼商絲發”;宋之問有“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李嶠有“枝生無限月,花滿自然秋”;楊萬裏有“不是人間種,疑從月裏來”;沈周有“清香不與群芳並,仙種原從月中來”;還有朱元璋的“月宮移向日宮栽,引得輕紅入麵來。好向煙霞承雨露,丹心一點為君開”。詩人把月和桂的形態、神態刻畫得活靈活現,默誦這些詩句,好像身臨其境,忘卻了外麵的喧囂世界。在眾多的花香中,桂花的香氣最為人們喜愛。因為一般的花香,其香或清或濃,而桂花為“濃、清、久、遠”俱全,清可滌塵,濃能透遠,香氣中帶有一絲甜意,令人久聞不厭,當推之為花之上品。曆代詠桂詩中,以宋代洪適的詩對桂花的評價為最高:誰定花王定等差,清芬端合佩金犀……隻道幽香聞數裏,絕知芳譽鬥千鄉。

桂花除用作觀賞以外,還可用來窨製花茶。茶葉用鮮桂花窨製後,既不失茶的原味,又帶濃鬱桂花香氣,飲後有通氣和胃的作用,很適合胃功能較弱的老年人飲用。“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想必桂花酒是能消愁解悶的。此情此景,使我陷入沉思:桂花的細小身軀,孕育著那麼濃鬱的奇香,蘊涵著一個偉大的靈魂。等到聚集全力、毫無保留地作出貢獻,就心滿意足地安居葉下。“小小花蕾葉下藏,無意招引蜂蝶忙”,這種心境、是自然的造化,亦是桂花特具的品格。

微風吹來,千株婆娑,花香陣陣。走出衝虛觀,隻見朱明洞景區,綠樹環繞;山水園中,蓮湖映碧……刹那間,油然記得《長相思》一首:玉泉香,滿壟香,兩地桂花競芬芳,誰與論短長?銀桂新,金桂珠胎始育成,天教醉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