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娘正抱著兒子逗樂,忽聽有人說話,回過頭來看見了許敬宗。那時媚娘還不認得許敬宗,聽他說話,知是皇上派來的,隻點了點頭,會心一笑,也不說話。
“下官就在尼庵門外,若有事情,需要下官幫忙,盡管吩咐。”許敬宗又笑了說道。
媚娘又點了點頭,看著許敬宗轉身告辭去了。心裏想,皇上想得周到,還派來禦林軍護著,看來自己的事情多半是在朝中燒開了鍋了,也真為難了皇上呢。可想到自己即將入宮,名不正言不順,將該如何麵對宮中那些嬪妃?
媚娘倒是這樣想,宮中的勾心鬥角她雖聽說過,可沒有經曆過。當年太宗皇帝在位時,她不過是一個才人,在眾嬪妃中毫不起眼,況且她沒有得到過太宗皇帝的寵幸,也沒有誰和她爭風吃醋。如今則不同,她有了皇子,卻沒有名分,要是能回宮之話,皇後和那些嬪妃能不嫉妒?能有她好果子吃?想著這些,媚娘又感到了迷惘。
第二天,許敬宗帶著禦林軍上了西山的事在朝中傳開來,大臣們紛紛議論,可沒人敢直諫皇上,隻有長孫無忌覺得是受了李治的愚弄了,心中充滿怒火,本來他得了李治口諭,心想通過大理寺立案要懲治媚娘的,可李治暗裏卻派禦林軍守住了西山尼庵,大理寺又怎麼敢再下手懲治媚娘呢?
長孫無忌氣不打一處出,這天上朝,本來想當著朝臣之麵上奏,問問有關媚娘的事如何處置,可想了想,覺得這樣有辱朝廷之麵,會當眾弄得李治下不了台,他隻好在退朝後,單獨找李治說說去。
那時李治知道長孫無忌會來找他,他便坐在偏殿裏等著。果然長孫無忌很快請求覲見。
“皇上,你既然讓臣督辦媚娘一案,為何又派兵守住西山尼庵呢?這臣真不能理解。”長孫無忌進了偏殿,劈頭便質問李治道。
“舅舅呀,你也不知道朕有多為難,昨日朝上你口口聲聲要依法懲治媚娘,你可知道媚娘如今是什麼情形,媚娘於倆天前已經生下了龍兒。朕已經知道了這個情況,你在朝廷上說的那些話,讓朕啞口無言,朕不讓你執法,那朕便是枉法,可朕依照大唐律法已經是犯罪的了,你叫朕如何朝廷之上駁了你的奏言呢?”李治說道。
長孫無忌聽了李治說話,心想事已至此,再鬧下去便不好收場,想那李治下一步必然把媚娘接進宮來,這是萬萬不可的,先帝在位時,便十分畏忌那個讖言,要是李治真把媚娘接回宮裏,將來發生的事情便難以預料。
“這麼說來,皇上是要把媚娘接回宮來了?”長孫無忌語氣有點嚴厲的說道。
“我這不是和舅舅你商量著嗎?”李治口氣顯得很軟和。
“要是把媚娘接回來,這萬萬不可!其曾為先帝之才人,畏忌焉無?皇上可記得當年太宗皇帝在位時宮中流傳的那句讖語?這媚娘是個禍星,無論如何不能接回宮來!”長孫無忌說道。
“這些傳言神神鬼鬼,朕向來不相信,媚娘不過一個小女子,我泱泱大唐何以為她所禍?況且朕與媚娘相知並非一日一時,太宗皇帝在位時曾與朕說過:‘武才人之父對朕有救命之恩,朕攜其入宮,一為感恩,二為慕才,故朕不使其侍側,是為朕之記事代筆言事之女也。’故現朕與媚娘並無倫理之嫌。況其有了龍子,萬不能流落民間,焉何不能入宮呢?”
長孫無忌聽了,不知如何辯駁,心想自己總不能硬說媚娘曾與太宗皇帝有寵,無憑無據,豈不亂了視聽,緋成言論,自損於朝廷?想著,便不好再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