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武古韻餘馨豐遠,自古文人騷客遊名州,留下諸多關於靈州的千古絕唱,唐宋元明清很多詩集中,融進了靈州,詠河山秀麗,讚邊關風光,歎民生困苦,書孤山冷月,吟鄉愁離緒,舒思古幽情,詩文不勝枚舉,給靈武注入了燦爛的文化內涵。至今名詞麗句後人吟誦不絕。

“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的詩句描寫了靈武的樹木果香。千百年來,吃苦耐勞辛勤的靈武人,遍植榆桑,百年的棗樹銅杆鐵枝,千年碧草染黛平原,培植的蘭州杏、馬奶子葡萄、長把梨、玉皇李子、長紅棗等地方特色水果品種,盛譽萬裏。月色如浴,花蔭寂寂,四野煙樹,平疇金浪,靈武的美景,竟讓人不知早春還是深秋。奈何烏雲壓城狼煙頻起,千百年美好土地屢遭塗炭,人為摧殘,自然災害,靈武曾變的百孔千瘡殘垣破壁。

戰火持續,城垣頹廢,田地荒蕪,靈州城古老的臉膛,軀體上又平添幾分傷痕,雁虎墩掩埋了幾千具屍骨,黃燭焚燒,教場灘、鍋底坑堆起多少墳塋,青煙嫋嫋。在新中國成立前夕,苛捐雜稅多如牛毛,抓丁捐糧民不聊生,馬氏家族的統治這片故土,陰霾密布,一片昏暗。古老的靈武城哭泣歎息。歲月駸駸,黃河水裏含著多少人間的悲歡離合。

“一唱雄雞天下白”,公元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19兵團揮戈南下,澇河橋的槍炮聲,震坍了馬家朝廷,國民黨軍隊一潰千裏,五星紅旗自此在靈武高高飄揚,“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百廢待興,從頭收拾舊山河,靈武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修水利,建堤壩,拴住了泛濫的黃龍,興綠化,植樹木,鎖住了移動的沙丘,築道路,鄉村城鎮道路四通八達。建工廠,絨線、製藥、罐頭、水泥廠相繼在靈武北郊坐落,古老的靈武城響起了機器聲,振興了靈武經濟。教學樓矗立,書聲朗朗,歌聲蕩漾,靈武縣城的學校走出多少學業有成的英才,道路平,下水通,供電通信線網如梭,城市基礎設施日益加強,古城換新顏。

改革開放春風勁吹,新農村建設日新月異,農村道暢路平,農民新居瓦青磚紅。麥浪滾滾,稻花飄香,碧草瀚海,菜綠果紅。靈武長紅棗成支柱產業,優良品種暢銷譽滿華夏。

羊絨精梳出五洲,市郊南關荒田建工廠,工業重譜新曲,聖雪絨產品走出國門,英國、韓國國內外訂單如雪,鐵龍馳,鐵路輸出烏金,寧東重工業區引領寧夏工業,為靈武添光加彩,車水馬龍,機聲轟鳴,磁窯堡舊鎮披上新妝,靈武人把工業強市的明珠擎舉高空,古老的靈武城注入新血液,進入中國西部百強。走上了現代經濟建設的征程。

銀雁在古城上空翱翔,河東機場是友誼的彩帶,連接異域他鄉,黃河邊古渡旁,虹橋飛架,天塹變通途。封山禁牧,綠蔭滿坡,樹木蔥蘢。靈武山川相濟,民淳土沃,地域廣闊,穀稼殷積,形勝靈瑞,物產豐富,製定優惠政策,廣招四海,外商嘉賓摯友投資辦企業,建住宅,靈武麵貌日新月異。

高廟重建變新顏,南枕平畤,和東塔對峙,西眺黃河,覽秀麗美景。鎮河塔,高聳入雲放異彩,鍾鼓樓雄踞靈州大道,皎潔的月光,照射著南關清真寺,古老的西湖,拓展了水域麵積,湖畔的文昌閣、會盟樓將唐太宗勒石、唐肅宗登基的曆史重現,民族團結和萼之花盛開古靈州。

廣場龍柱巍峨,音樂噴泉珠花四濺,居民小區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無處不景不春風,登高遠眺,秦渠水暢,漢溝水清,稻香魚鮮,沃野千裏,穀稼殷積,綠蔭遍野,溝渠成網,田連阡陌生機盎然。奇麗中有雄渾、秀美中呈傲然,靈武人高歌奮進壯誌淩雲。

政通人和,甘露潤古城。胡錦濤、江澤民、習近平中央領導來寧夏,親臨古城靈武,視察新發展,深深的教誨,殷切的期望為靈武指航,為人民指出前進的方向,促進靈武向更深層次發展。

努力實現“雙爭”目標,拓展張揚使靈武變樣,新樓新房在綠茵裏顯的富麗堂皇。燈爍路闊,花一片,綠一畦。舊縣城殘破的五街十三巷變了模樣。回鄉的遊子找不見昔日熟悉的街道和家門,靠的哥和手機幫忙。遊客到靈武觀覽旖旎風光,水洞溝、大漠孤煙、長河落日、黃河風情、長流水沙水交融,綠水蜿蜒。恐龍地質公園,白芨灘生態林,水洞溝古老文明,高廟鎮河塔雄偉渾穆,遊人駐足,稱羨感歎。黃河畔古老的靈州,突飛猛進,塞上明珠、魚米之鄉,古樸神奇,情隨物移,恍進仙境。靈武二十六萬人意誌高昂,眾誌成城,建設家園,奮發圖強。沿著曆史長河走來,向輝煌前景奔去,靈武美,讓人思緒飛揚,心曠神怡,禁不住心如潮情似水,在晨風中深深祝福:“靈武,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