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同別人一樣優秀

◆文/佚名

父親溫柔地、體貼地揭開了母親那紅褐色的、有點花白的、幾乎從未理過的厚厚的頭發。媽媽,媽媽沒有了耳朵……“我能看看我的孩子嗎?”同天下所有的母親一樣,這個剛成為母親的女人,急切地問道。

剛剛經曆的巨大的陣痛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她一臉的陽光燦爛。於是,護士小姐把繈褓遞給了這位幸福的母親,她自己卻迅速地轉過身,朝窗外看去。抱著自己的小天使,母親的心都融化了。多美啊!粉嫩的小臉、軟軟的頭發,母親迫不及待但又小心翼翼地解開了繈褓。一下子,她驚呆了!這麼完美的小臉上居然沒有耳朵!

“耳朵在哪兒?我兒子的耳朵在哪兒?”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會的,不會的……我的兒子怎麼沒有耳朵?”

物換星移,孩子一天天長大了。幸運的是,他的聽力沒有任何問題;不幸的是,他永遠和別人不一樣,他的頭部就貼著這個異樣的標簽。全家人對此諱莫如深,好在兒子畢竟年幼,不諳世事。

但終於有一天,放學回家的兒子,淚流滿麵地一頭撲進了母親的懷裏:“媽媽,我再也不上學了……”

傷心的淚流在兒子的臉上,卻流進了母親的心裏。知道這一天遲早要到,但真的到了,還是那麼令人難以接受。經過詢問,兒子說出了當天的事情經過。原來,有個高年級的大男孩欺負他。那個男孩毫不留情地罵道:“你滾,滾回家去。你怎麼和別人不一樣呢?你的耳朵呢?一個怪物……”

聽著兒子的號啕大哭,媽媽的心仿佛在流血。“孩子,我們隻有接受這個現實。你要堅信,你不比別人差,你和別人一樣優秀……”

也許是對不幸的補償,除了那一點缺陷外,兒子幾乎完美無缺。他不僅高大英俊,而且對文學藝術有著常人難以企及的天賦。有一天,父親終於專程去拜訪了一位資深的醫學專家。了解這位父親的痛苦後,這位專家同情地說:“隻要有人肯為你兒子捐獻出耳朵,我不僅負責把它裝上去,而且我能做到看起來天衣無縫。”但誰肯做出這麼大的犧牲呢?兩年過去了,終於有一天,父親對兒子說道:“孩子,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和你媽媽已經找到了一個人,他願意為你捐獻耳朵,隻是他要我們為他保密。”

手術非常成功,一個嶄新的人出現了!完美的外表加上優秀的天賦,讓他的中學乃至大學的校園生涯一路凱歌。後來他結婚了,並成為了一名風度翩翩的外交官。

現在,兒子已是一個成熟的男子漢了。對現在的他來說,耳朵的缺失已不再像當年那麼重要,但在人生的裏程中,那一段曾是怎樣的痛徹肺腑啊!於是,他對爸爸堅決地說道:“爸爸,我必須要知道是誰為我付出了那麼多?我一定要報答他。現在我有這個能力了……”父親說:“孩子,我相信你不能。根據協議,你現在還不能知道。”

這一天終於到了。也許對兒子來說,那是最黑暗的一天!他和父親站在母親的梳妝台旁。父親溫柔地、體貼地揭開了母親那紅褐色的、有點花白的、幾乎從未理過的厚厚的頭發。媽媽,媽媽沒有了耳朵……。

媽媽的生日卡片

◆文/席慕蓉

我不過隻是在14歲那一年,給了她一張甜蜜的卡片而已。

剛進入台北師範藝術科的那一年,我好想家,好想媽媽。

雖然,母親平日並不太和我說話,也不會對我有些什麼特別親密的動作;雖然,我一直認為她並不怎麼喜歡我,平日也常會故意惹她生氣。可是,一個14歲的初次離家的孩子,晚上躲在宿舍被窩裏流淚的時候,呼喚的仍然是自己的母親。

所以,那年秋天,母親過生日的時候,我特別花了很多心思做了一張卡片給她。在卡片上,我寫了很多,也畫了很多,我說母親是傘,是豆莢,我們是傘下的孩子,豆莢裏的豆子;我說我怎麼想她,怎麼愛她,怎麼需要她。

卡片送出去了以後,自己也忘了,每次回家仍然會覺得母親偏心,仍然會和她頂嘴,惹她生氣。

好多年過去了,等到自己有了孩子以後,才算真正明白了母親的心,才開始由衷地對母親恭敬起來。

十幾年了,父親一直在國外教書,隻有放暑假時偶爾回來一兩次,母親就在家裏等著妹妹和弟弟讀完大學。那一年,終於連弟弟也當完兵又出國讀書去了,母親才決定到德國去探望父親並且留下來。出國以前,她交給我一個黑色的小手提箱,告訴我,裏麵裝的是整個家族的重要文件,要我妥善保存。

這樣,黑色的手提箱就一直放在我的閣樓上,從來都沒想去碰過,一直到有一天,為了找一份舊的戶籍資料,我才把它打開。

Tip:书名会因各种原因进行更名,使用“作者名”搜索更容易找到想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