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在他即將成就自己民族英雄的關頭被主子思宗賜死了。這位在寧遠城重傷努爾哈赤使其不治而死的名將,是阻止後金南下的唯一攔路虎。新上任的皇太極一路掩兵殺來卻依然是望城興歎,望著寧遠城不越雷池一步,他太想除掉袁崇煥了,可是武力上又不是對手。
皇太極終於想出了辦法。他收買了俘獲的明朝太監而後放回,於是明朝的朝廷裏便傳開了袁崇煥與後金有秘密協定的謠言。袁崇煥的政敵們也不顧亡朝亡國的危險乘機說後金不對袁手下留情,憑他那幾個兵馬怎能不被金所滅?這受了賄的宦官和會離間的大臣們的話一碰麵再傳到皇帝耳中,袁崇煥倒黴的時刻便到了。三人成虎啊。先入天牢,後被賜死。
他死於他忠於的皇上之手。
倒這個黴的還有他的前任熊廷弼和孫承宗,都是滿腹韜略的善戰之才。到了袁崇煥死,明便無良將守邊,皇太極大搖大擺地入關了。
後金的得意正是明的悲哀。
中國的事古今都有些不同於外的地方。集中一句話說,就是不崇拜英雄,也不尊重,除了上古的神話中那些集合了大眾形神的超人們和被射殺了的嶽飛們。請回想一下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正是曆朝曆代換屆不久就要上演的悲劇。做得有人道的大概算劉秀、趙匡胤,使歸養山林或杯酒釋了兵權,賦閑修性等死。而他們則一無顧慮地向全國頤指氣使。除了不尊重不崇拜英雄的壞毛病,還有一點便是統治者喜歡重用庸、奴、歪三才。庸才是弄臣,可供帝王驕揚跋扈,不致有良臣血濺廷柱的尷尬。奴才以太監為代表,唯有這些失性又喪自尊的人可培養君王的自尊自信和英雄氣概,當然也培養了最終的愚蠢和怯懦。歪才是那些心竅多,長了三隻眼三隻手的包打聽密探、師爺,諸如孟嚐君手下豢養的雞鳴狗盜之徒。這些個政治二醜均有構陷忠良的本事,可以保證將英雄們玩於股掌上,必要時幹掉,如秦檜的殺嶽飛。
今天的我們均是曆代帝王們、弄臣們、英雄們的後代傳人。先人的心性大概也從血脈裏傳下來不少,這是可以從平素的做派和言語中推敲出來的。隻是根本的一條不同了,時代進步了。我們營造的環境大不同前,正是英雄輩出的時代,哀俊傷秀的心酸也不同前。我們在人群中傳播的一句話:出頭的椽子先爛,人怕出名豬怕壯,完全是來自過去的餘悸,今天再提,無非是不願傷古感懷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