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碧輝煌的大昭寺給我一種強烈的震撼,令我肅然起敬。我在佛祖釋迦摩尼十二歲等身像前,虔誠的拜了三拜,我祈禱我能和林木木修成正果。
濃濃的藏香味,幽暗低矮的佛廳,一種獨特的藏族文化展現的淋漓盡致。我相信每一個到達這裏的人,都會被這裏所感染,心會寧靜、會平和、會坦然、會安定。
我問林木木:“你有沒有感覺到這裏讓人安靜?”
林木木說:“隻是心裏發慌。”
我便說:“說明有虧心事。”
林木木說:“那我現在就開始虔誠贖罪。”
我開玩笑說:“那你幫我拎包吧。”
林木木便石化了。
林木木每遇一座佛盒,便都要閉目虔誠地祈禱。我便默默地用心靈感觸這裏的一切。我知道它已經映入了腦海。
八廓街是圍繞大昭寺修建的一條拉薩最繁華的商業街。街道以大昭寺為中心,西接藏醫院大樓,南臨沿河東路,北至幸福東路,東連拉薩醫院河林廓東路。到拉薩的人沒有不知道八角街的。但提到“八廓街”,知道的人就少多了。其實,八廓街是八角街的正確稱呼。
八廓街又稱八角街,據說,由於在拉薩四川人占很大比例,在四川話中,“廓”與“角”的發音相近,所以,就把八廓街誤讀成“八角街”了。後來,望文生義,以訛傳訛,甚至以為八角街是因為環形街道有八個角了。
八廓街是由八廓東街、八廓西街、八廓南街和八廓北街組成的多邊形街道環,周長約1000多米,街內岔道較多,有街巷35個。
八廓街保留了拉薩古城的原有風貌,街道由手工打磨的石塊鋪成,旁邊保留有老式藏房建築。街心有一個巨型香爐,晝夜煙火彌漫。街道兩側店鋪林立,有120餘家手工藝品商店和200多個售貨攤點,經商人員1300餘人,經營商品8000多種,有銅佛、轉經筒、酥油燈、經幡旗、經文、念珠、貢香、鬆柏枝等宗教用品,卡墊、氆氌、圍裙、皮囊、馬具、鼻煙壺、火鐮、藏被、藏鞋、藏刀、藏帽、酥油、酥油桶、木碗、青稞酒、甜茶、奶渣、風幹肉等生活日用品,唐卡繪畫、手絹藏毯等手工藝品以及古玩、西藏各地土特產等蘊涵民族特色的商品。另外,還有來自印度、尼泊爾、緬甸、克什米爾等地的商品。
主要店鋪有夏帽嘎布、瑪吉阿米酒館、雪域唐卡手工藝店、邦達昌等;街內遺存的名勝古跡眾多,有下密院、印經院、席德寺廢墟、倉姑尼庵、小清真寺等寺廟和拉康12座,有鬆讚幹布行宮曲結頗章,黃教創始人宗喀巴的佛學辯論場鬆曲熱遺址,藏文創始人吞彌?桑布紮的宅邸,曾派駐過84任駐藏大臣的駐藏大臣衙門,原拉薩市治安機構及監獄朗子廈等。另外,早晚信徒繞大昭寺按順時針方向轉經也成為重要的民俗文化景觀。
八角街給我的感覺就是要價嚇得你要死,砍價穩準狠,便能買到想要的。我買了一頂帽子,這也是我到西藏後,特別需要的。因為陽光太過強烈,紫外線照的人皮膚火辣辣的疼。
賣家說:“老板,買頂帽子吧?”
我說:“多錢?”
賣家說:“100元。”
我說:“不是吧?”
我震驚了,起身準備走,賣家在身後叫住我:“老板,想要嗎?想要好商量?”
我是確實想買,便停住了,問:“多錢能賣?”
賣家說:“30元。”
我又準備走,賣家趕緊說:“好了,10元給你。”
我更驚訝了,因為從100元降到10元,我都還沒張口砍價。
賣家看我猶豫,不知道我在想什麼,便追說:“老板,打算多錢能買?”
我遲疑了,我們就這樣僵持了。其實不是我不想買,是我實在不好意思張口。
賣家又催我,說嘛,多錢能買。
我一咬牙,一跺腳,張口弱弱地說:“兩塊。”
賣家拍著我的肩旁,說:“小夥子,這又不是在內地,開什麼玩笑呢。”
我心裏便笑了,尤其是“這不是內地”這句話,讓我感覺我真的是置身千裏之外了。我便不又問:“那你說最低多錢?”
賣家說:“你準備多錢買?”
我說:“我隻有三塊。”
賣家說:“那就三塊。”
我說:“你不得留一塊讓我吃飯啊。”
賣家說:“服了你了,兩塊拿走,再也不想見你了。”
我便開心地戴著帽子走了。
是一頂西部牛仔帽,林木木說好看,我便更為欣喜。林木木目睹了我的砍價前後經過,驚得是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