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可以一邊麵臨著重大困境,一邊在衣襟上插上花,瀟灑地走在大街上。羅威爾·托馬斯就這樣做過。那一次,我正協助他拍攝一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艾倫比元帥和情報官勞倫斯的紀錄片。紀錄片中羅威爾·托馬斯那著名的演講——《巴勒斯坦的艾倫比和阿拉伯的勞倫斯》在倫敦以及全世界都引起了轟動。倫敦的歌劇節還特意延遲了六周,以便能讓他在卡文花園皇家歌劇院講述這些驚心動魄的故事並展示影片。在倫敦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後,羅威爾·托馬斯又四處旅行,到了許多國家。他還用了兩年半的時間去拍攝一部印度和阿富汗生活的紀錄片。然而這時,難以置信的厄運降臨到了他的頭上——他發現自己破產了。
當時,我們在一起。我們窮到隻能到街頭的小飯店去吃點最便宜飯菜。要不是著名的蘇格蘭畫家詹姆斯·麥克白接濟了點兒錢,我們恐怕連那點可憐的食物也吃不上。
但這些不是我想說的重點,問題的關鍵在於:當羅威爾·托馬斯身處債務危機時,他雖然很重視這件事情,但卻並沒有憂心忡忡。因為他明白,如果自己因遭遇厄運而垂頭喪氣的話,自己就變得一文不值了,尤其麵對那些債主時更是這樣。於是,他每天早上出門前,總是要把一朵花插在衣襟上,然後再昂首挺胸地走上牛津街。他的頭腦中充滿了積極和勇敢,絕不允許挫折將自己擊倒。對他而言,挫折隻不過是人生的一部分,並且,還是攀登成功峰頂必須經曆的有意義的磨煉。
心理對生理也有著令人難以置信的作用。英國著名心理學家哈德菲在那本隻有54頁但內容非凡的《力量心理學》裏對此有精彩的論述。“我請了三個人來測試心理對生理的影響,以握力計來測量。”他要求那三個人在各種情況下,都要盡全力抓緊握力計。
在正常情況下,他們的平均握力是101磅。第二項實驗則是對他們進行催眠,並給他們傳達這樣一個信息:他們非常虛弱。實驗的結果是,他們的握力隻有29磅——還不到正常力量的三分之一。然後,哈德菲讓他們做了第三項實驗,即在催眠之後,告訴他們說他們十分強壯,結果,他們的平均握力達到了142磅。可見,當人們在潛意識裏肯定了自己的力量後,其力量幾乎增加了百分之五十——這就是不可思議的心理力量。
我深信,內心的平靜和生活中的種種快樂並不取決於我們處在什麼位置,擁有多少財富,或者我們是什麼人物,而取決於我們的心態是否積極,取決於你對世界的看法究竟怎樣。就像法國思想家蒙田的座右銘所說的那樣:“傷害人的並非事件本身,而是他對事件的看法。”的確如此,對事物的看法,完全取決於我們自己。女士們,你們願意相信這一點嗎:你怎樣看世界,世界就會變成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