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親和——誠摯平實而不嘩眾取寵(2)(2 / 3)

▲[口才指點]如何借閑話家常來拉近人際關係

易中天在《閑話中國人》中說道:“閑話的好處,是輕鬆、隨意,說的人不累,聽的人不煩。”閑話家常在社會生活中普遍存在。心理學家認為,閑話家常不似正規的社交場合那樣嚴肅拘謹,它可以讓我們的口才得以自由發揮,在一個活躍的氛圍裏拉近與他人之間的關係,彼此信任。那麼我們該如何借閑話家常的方式來拉近人際關係呢?

說些雙方都知道的話題

談話是互動的,需要雙方的共同參與,這就需要談的話題是為雙方所熟知的,這樣彼此才能有話可聊。如若不然,你專門撿一個比較冷門的話題,比如高分子納米技術、染色體變異等一些學術界的話題來講,這就不像是在閑話家常,倒似一場學術研討會了。再者,對方對這些話題有所了解還好,如果沒有接觸過,那顯得自己就自恃才高誇誇其談了,最後人際關係沒拉近,反倒給他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言之有理

閑話家常並不是沒有任何界限地胡侃亂說,沒有誰會喜歡一個滿嘴跑火車的人。或許對同一事件你會和他人有著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見解,但隻要能夠說出自己的一番道理來,也必能令對方由衷折服。將自己的想法以閑話家常的方式說出,會讓他人更願與你親近。

言之有序

同演講、報告一樣,閑聊似的談話也要有個順序,正如做生意講究有條有理,上車要對號入座,寫文章講究主次一樣,都要按套路出牌。比如,當你去麵試時,麵試官沒有正襟危坐地問你一些陳舊老套的問題,而是倒上一杯茶水與你閑聊起來。你覺得這是在說閑話,後來回過頭來一想,原來對方也是有順序的,比如他先隨意問你在學校裏過得怎麼樣,後來慢慢過渡到企業前景,等等。

言之有情

情感是言語的根基,如果你的言辭生硬,就像是逼迫人接受似的,這就不是言之有情,而是在發泄不良情緒,結果根本就得不到別人的好感。將自己的情感融進談話中,比如說起近來社會上發生的某件傷害事件時,不妨表達一下自己的哀傷或惋惜之情,這都能讓對方感到你的善良、平易近人。

5 使用最簡單樸實的語言

▲[關鍵詞]簡單 樸實 真誠

2008年6月15日父親節,奧巴馬在“上帝使徒教堂”作了一次關於為父之道的演講。這篇演講樸實自然,親切生動,獲得普遍好評,加深了人們對他是個有責任感的人的印象。

奧巴馬說:“你不能整個周末都隻坐在家裏看所謂的‘體育中心’節目。你要知道,許多孩子就是在你看著電視而他在看著你這樣的情況下成長起來的。作為父親和家長,我們應該花更多時間在孩子們身上,幫他們完成作業,要讓他們學會用一本書來代替手中的遙控器。”

他真誠地說道:“但我們年紀尚幼的孩子們會清楚地觀察到這一切。他們會看到你不理會或虐待你的妻子,會觀察到你雖然待在家裏卻不懂得為別人著想……所以,當我們在學校或在街上看到孩子們有著這樣的行為時,不要感到奇怪。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必須以身作則來把關愛這樣的人生價值傳給我們的孩子的原因。我們須要給他們做出這樣的榜樣——強者不是把別人擊倒而是把別人扶起來。這就是我們為父的所應負起的責任。”

最後,奧巴馬真誠地呼喚:“這就是我們做父親和做家長的最重大的責任……這就是父親節我為我們大家做的祈禱,也是我對我們國家將來所抱有的希望。原上帝保佑您和您的孩子。”

在整個演講中,奧巴馬自始至終都用這樣真摯樸實的語言來抓住聽眾的神經。他也是孩子的父親,將心比心,他懂得一個父親對孩子深沉的愛,隻是可能許多人仍不能明白真正的為父之道。他從平日裏在家庭中諸如看電視這樣瑣碎細小的事情入手,來告訴每位家長、父親該如何正確教育和引導自己的孩子。因為語言樸實、事例真實,大家很是受用,就如在與自己孩子同班的某位同學的父親一同交流“教子心經”一般。

▲[亮點解析]能讓人聽得懂的話才有說服力

也許對於落筆紙上的文字來說,優美華麗的句子能讓人愛不釋手,反複地咀嚼品味;但如果拿這樣的語言放在演講台上,恐怕大多數人都接受不了。因為演講大多是當場消化吸收的一種快餐性講話,聽眾隻有聽得懂,才會跟著講話人的思路走,這就要求演講者的語言表達要清晰,換言之,要簡單樸實,讓聽眾輕鬆地會意。

奧巴馬的講話如同他本人一樣,簡單而樸實。他從不故弄玄虛地說些天花亂墜的華麗言辭,即使是在總統競選這樣激烈、殘酷的競爭中,他仍能表現得誠摯而質樸。

在距離總統寶座僅一步之遙的10月29日,奧巴馬重金推出最後一部電視競選廣告。廣告宣傳片在製作上樸實無華,充分運用了電視的畫麵敘述語言和表現技巧。其中舒緩抒情的音樂、情緒的渲染技巧、影像展示的基調、視覺的構圖等等,都展示出極大的魅力,大大增加了廣告片的訴求力,很好地把握了受眾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