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著裝,內在意願的一種表達
▲[關鍵詞]風度翩翩 有涵養 時尚
奧巴馬的獨特扮相頗得全世界人民的喜愛,這個在美國乃至世界脫穎而出的瘦削黑人,非貌若潘安,但他風度翩翩;非身材健美,但他瀟灑儒雅。他恰當的著裝看起來幹淨、有涵養,吸引著全世界的支持者。
奧巴馬並非是什麼潮人,他穿衣顏色單調,款式簡單,佩戴的手表甚至隻是別人贈送,他從來不是為了時尚而時尚。但在時尚界看來,奧巴馬就是屬於那種“即使不炫耀肌肉,也表現出了力量的男人”。
《人物》雜誌的時尚編輯克拉麗莎·克魯茲說,奧巴馬之所以受人推崇,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堅持個人風格,並保持本真”。
長著一張“娃娃臉”的奧巴馬,本來有著滿頭濃密的黑發,但現在人們可能會驚訝地發現,他的頭發已經灰白。要知道,此前的他頭發雖短,但烏黑而濃密,迎麵給人一種幹練、年輕、意氣風發的感覺。有傳言稱,奧巴馬是為了減少“嫩味兒”,才將自己那頭黑發染成了灰白色,因為這樣會使他看上去更有權威、老練。
但無論奧巴馬的黑發變白是自然因素還是人為因素,他的“粉絲”們卻熱情不減,這為他的競選增加了砝碼,最終結果就是他得到了美國人民的認可和信任。
▲[亮點解析]無意的著裝語言,有意的政治意圖
在美國,“奧巴馬”風格早已經深入人心,他以自己的個人魅力直接引發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奧巴馬熱潮”。
但是,奧巴馬坦白說,他隻有五套西裝、四雙鞋;女兒們對他作為“時尚偶像”一說大笑不止;奧巴馬夫人米歇爾則表示:“我們正在考慮為新總統買雙新鞋。”
很顯然,奧巴馬一家對“備受外界追捧的著裝”這一情況顯然感到很意外,但這仍擋不住美國年輕人對所有與奧巴馬相關的產品的瘋狂喜愛。對於美國人民來說,他們選擇了奧巴馬,是因為他表現出了可靠的力量感;而時尚界也選擇了他,則是因為他在著裝語言的表達上,抓住了時代的軟肋。
奧巴馬無意的著裝,似乎是有意的政治意圖。從他喊出“Yes, we can”的口號時,人們就已經發現,所有其他人身上的貴重新潮的服飾,在他樸實的著裝麵前,都顯得暗淡而弱小。因為,高消費的肉搏遠不如“智慧”這件外衣來得時髦。
由此可見,奧巴馬獨特的個人魅力的形成,有一部分需要歸功於他恰當的外形裝扮。
▲[口才指點]特有的扮相能說話
無論是登台演講還是平日的人際交往,我們都要以適合自己的風格給大家以感官上的享受,要讓人在見到你的第一眼時就為你的扮相所打動。要實現這一點,就需要做到:
整體形象要切合交流氛圍
根據具體的場合與內容,我們在外在形象的塑造上要符合交流氣氛。比如嚴肅的場合應著正裝,談吐應穩重;輕鬆歡快的場合,如致歡迎詞等,穿著可以隨意些,但要大方得體,忌穿過露、過透、過短和過緊的服裝。
儀容大方
為了不分散聽眾的注意力,需要塑造簡潔的良好形象,比如盡量少佩戴或不戴首飾等。儀容莊重大方,斯文雅氣,不僅會給人以美感,而且易於使自己贏得他人的信任。相形之下,將儀容修飾得花裏胡哨、輕浮怪誕,是得不償失的。
表情端莊
能夠控製自己的表情,體態要做到端莊、優雅,即使是在大笑時也要注意分寸,不能過於大聲,也不能笑個不停。
體態宜人
保持輕鬆、自然的身形,不給人造成“壓力感”,就要盡量避免出現讓人感覺不舒服的體型,比如站著歪歪斜斜,坐下蹺著二郎腿等。另外,還要盡量避免一再重複同一動作,不要胡亂地揮動手臂以免分散聽眾的注意力。
總之,特有的扮相能說話。人們能從邋裏邋遢的裝扮上看到一個人即將說出的話雜亂無章言之無物,也能從樸素得體的著裝上看到他精彩的演說內容。所以,我們在外在形象塑造上還是要多下些功夫,讓自身多增加一分魅力。
2 肢體語言,活躍演講氣氛
▲[關鍵詞]手勢 激動人心 容易理解
跟許多傑出的演講者一樣,奧巴馬幾乎在講每句話時都運用了手勢。他的手勢表達往往能激起全場聽眾的熱情,將現場氣氛大大活躍起來。
在《無畏的希望》這一演講中,奧巴馬以輕快自信而又堅定的步伐走上演講台。他伸開手臂向觀眾揮舞,然後熱情地擁抱了德賓參議員,顯示出他對朋友們深深的敬意。在持續的掌聲中,奧巴馬在演講台上站定,步伐穩健,挺胸昂首。他雙手穩穩地握住演講台兩邊,彰顯出他的自信和權威,然後他開始了激動人心的演講。請看在演講過程中他的手勢:
他們(奧巴馬的父母)給我取了一個非洲名字,貝拉克,意思是“上天賜福”(他將手放於胸口,表情無比虔誠),因為他們相信,美國是一個寬容的國度(右手手指捏緊,做出一個莊重的手勢),這樣的名字不應成為一個人成功的羈絆。他們想方設法讓我到國內最好的學校上學,盡管他們的生活並不寬裕。因為在這樣一個富足的國度中,每個人都有機會發揮自己的潛能。(一隻手伸向觀眾,似乎在示意觀眾,他不同意那種認為隻有財富才能帶來成功的想法。)我的雙親現在都已不在人世。但是,我知道,今晚他們一定在天堂注視著我,為我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