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氣勢——技巧讓表達更有力度(2)(1 / 3)

演講中,奧巴馬總能有效地運用他的聲音。例如,他放慢語速,壓低音量,並用停頓來製造影響;其他時候則加快節奏並提高音量來強調一個關鍵句子。

正因為奧巴馬掌握了這樣張弛有度、收放自如的高超的演說技巧,才使得他的演說富有節奏感,味道十足,語氣恰到好處,幾乎帶有一種傳教的功能。即使當他麵對成千上萬人演講,也能讓每個人都覺得奧巴馬就如同在對他一個人演講一般。

奧巴馬用他完美的演講征服了無數民眾,甚至於他的對手和朋友——民主黨領袖人物之一、肯尼迪家族重臣愛德華·肯尼迪就曾表示,他在老友希拉裏和新人奧巴馬之間猶豫了很久,最後因為奧巴馬在演講中說了自己的心聲,決定表態支持奧巴馬。再加之奧巴馬言行得體、不卑不亢、有禮有力,在公眾視野中有著巨大的個人魅力。

如今,奧巴馬以他出眾的個人表現力和巨大的魅力,在一定程度上與娛樂明星並肩成為年輕一代美國人偶像。在他們看來,奧巴馬已經不僅僅是一個政治人物,而且還漸漸成為一種文化符號。

▲[亮點解析]演講時的表達方式與用詞同樣重要

作為一種特殊的語言形式,政治演說區別於一般的口語,例如日常對話;也不同於其他的書麵語,例如小說、戲劇或詩歌等。政治演說具有口語和書麵語的一些特點,但又不同於它們。

政治演說是一門很講究語言藝術的學問,演說必須有力,且需具有強烈的煽動性。奧巴馬的演講邏輯嚴密,結構緊湊,並且在言語表達方式上收放自如、張弛有度。音調的高低,節奏的快慢,以及停頓時間的長短,都拿捏得恰到好處。其演說激情洋溢,極富感染力和說服力,故而能深深地打動選民,並最終贏得大選。

波士頓大學政治學教授弗吉尼亞·薩皮羅說,奧巴馬演講時的表達方式和他的用詞同樣重要。“我一直在看他的演講稿,反複地研究。但演講稿本身無法告訴我們為什麼它會擁有如此巨大的震撼力,所以說,演說時語言如何表達出來是與震撼力直接掛鉤的。”他還強調說,奧巴馬可能給人一種很鎮定的感覺,但他的發音方式——例如語速、語調和節奏的變化——幾乎就與歌唱差不多。

不僅如此,英語教師和學習者都反映,奧巴馬的演講尤其適合用作英文學習材料,因為他講得很慢,語速和節奏掌握得很好,吐字又清晰。

由此看來,一場演講的成功,好的演講詞固然重要,但與它同等重要,甚至比它還要重要的卻是如何表達。所謂細節決定成敗,在聲音、節奏、停頓等細節上下功夫,抓住聽眾的神經,引導他們的情緒,無疑就操縱了一場成功的演講。

▲[口才指點]怎樣控製好講話的節奏

說話的節奏與言語本身同等重要,控製好講話的節奏,就能有效地調動聽眾的情緒,抓住聽眾的內心。那麼,如何控製好講話的節奏呢?

語速要根據說話內容而定

①說話時應常速的地方:當表達一般的內容時,語速要適中,既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

②說話時應該減速的地方有:當內容涉及極為嚴肅的事情,想要給人一種警醒時;演講者在講述中欲作特別強調時;當表達悲傷、思念、失落的心情,並希望會喚起聽眾的注意時;告知有關數據,加深聽眾印象時,如數據、人名、地名,等等。

③說話時應該加速的地方有:任何人都知道的事情;不太重要的事情;精彩的故事進入高潮時;無法控製的感情,等等。但要注意,加快語氣並不意味著要一口氣說完,如果句子較長或者說得太快,必然會影響表達效果,甚至起到反作用。

適時停頓

①自然停頓,即詞語或句子之間的自然停頓。

②語法停頓,即停頓符號,如演講稿中的句號、問號、感歎號等。

③修辭停頓,即由於需突出某種修辭效果而發生停頓,如抒情、感歎時。

④故意停頓,即根據說話需要,突然停頓下來,起到言語本身不能起的作用。

注意語調的起伏

語調的變化對於表達思想感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無論是高興、痛苦,還是猶豫、堅定,抑或輕鬆、沉重,都能通過語調的變化表現出來。比如,說到高興之處語調高揚,烘托氣氛;提及傷心往事,語調低沉而哀怨,令聞者傷心,等等。

5 善用修辭,為演講增添色彩

▲[關鍵詞]排山倒海 激情澎湃 煽動性

古希臘哲人安提斯蒂尼有句名言:“你要想讓孩子跟神生活在一起,就教他哲學;要想讓他跟人們生活在一起,就教他修辭術。”奧巴馬在演講中出神入化的修辭術,讓人佩服。特別是他善於使用排比句,往往能取得排山倒海般的表達效果。

2008年1月3日,奧巴馬在艾奧瓦州黨團會議選舉獲勝之夜發表演講。演講一開始,他就首先積極肯定了今天的勝利,果斷地宣布預言家的失敗。作為第一位預選獲勝者,他非常成功地渲染了自己的想法。他連用排比句,氣勢磅礴,具有超強的感染力:

“他們說這一天將永遠不會來到。

他們說我們的眼光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