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氣勢——技巧讓表達更有力度(3)(3 / 3)

強調重點內容也是突出主題的一大手段。同一句話,聽眾聽的次數多了,自然會牢牢記在心裏,就如每年的春晚過後總會出現一些流行語一樣,就是因為表演者的多次重申,才讓我們輕而易舉地記住了。

9 “首語重複”,動人心弦

▲[關鍵詞]反複 重複 震撼

2004年夏天的波士頓,奧巴馬憑借一篇令人震撼的演講技驚四座。在其中,他充分運用到了重複的技巧。

他向選民們描繪了未來的美好藍圖:

我們可以給孩子蓋好被子,保證他們可以絕對安全,並且衣食無憂;

我們可以暢所欲言,不用擔心有人會不請自來;

我們可以去創業實現我們的理想,而不用通過行賄或者“走後門”來發展;

我們可以參政議政,不用擔心被打擊報複。

然後,他用犀利又富有深情的語言呼籲人們行動起來:

我們需要做的還有很多。還有很多需要為我在伊利諾伊州蓋爾茨堡見到的工人們去做……

還有很多需要為我遇到的那位父親去做……

還有很多需要為那個年輕女孩去做……

並且為當時的民主黨人約翰·克裏造勢:

他堅信,美國應該推行標準的醫療保險,無論是普通百姓還是華盛頓的政治家,都應享受同等待遇。

他堅信,能源的自主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不能因為國外油田遭到破壞而受到威脅,或者放任石油公司對利潤的瘋狂追求。

他堅信,美國應該成為一個永遠不會以信仰為借口,而影響大家的基本自由的國家。每一位公民的權利都會受到法律的保護,美國會因此而成為人人向往的國度。

他還堅信,當今世界上的確存在著危險,戰爭也許在所難免,但戰爭絕不是解決問題的首選。

奧巴馬的話語,讓選民們發自內心地表示認同和震撼:

因為希望,奴隸們才會圍坐在篝火旁吟唱自由的樂曲;

因為希望,人們願意遠渡重洋,移居他鄉;

因為希望,工人家庭的孩子才敢向命運發出挑戰;

因為希望,我這樣一個擁有怪名字的瘦小子才能在美國找到自己的容身之所。

▲[亮點解析]重複帶來的美感

奧巴馬的這種重複方式叫作“首語重複”,即在一連串的句子開頭重複使用同一個詞語或者短語。通過這樣的方式,演講者可以清楚地向聽者傳達一種理念,並且強化聽者耳中的印象。

通過運用“首語重複”這種語言技巧,演講者可以使自己的語言更富節奏感和韻律感。很多英語國家的詩人都利用這種技巧創作詩歌,比如美國詩人惠特曼就曾經寫道:“還有什麼時候,能比現在開始更好呢?還有什麼時候,你的未來會比現在更年輕呢?還有什麼時候,比現在更完美呢?”

朗朗上口的詩詞和樂曲總是被人傳唱,同樣,朗朗上口的演講內容也更能抓住人們的耳朵,同時突出重點。很多演講家都喜歡用“首語重複”這一技巧,比如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說《我有一個夢想》,就數次使用“我有一個夢想,有一天……”作為開頭。

回顧上麵的演說內容你會發現,奧巴馬用語言繪製的美好藍圖和有關“希望”的演說,跟馬丁·路德·金的演說內容有異曲同工之妙。

▲[口才指點]反複強調觀點

別人總是對你的言語不感興趣?朋友抱怨你的談吐意義不明、缺乏重點?那你就該試試奧巴馬的“首語重複”法。當然,由於英文的語言方式跟中文略有不同,你在使用時也要注意區別調整:

區別“首語重複”和排比

“首語重複”跟排比一樣,都是用一個固定詞語或短語引領一組句子,它們是不是一回事呢?並不是。

兩者相比,排比對句型的要求更加嚴格,要求字數、格式相同或相似;而“首語重複”,隻強調句首的詞語或短語相同,後麵可以隨便發揮,句子的長短和結構可以存在差異,隻要達到強調的目的就行。

在交談和演講時,用好句首的相同詞語或短語,並在其後自由發揮,會讓聽眾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比如傳達自己的想法時,你就可以用:“我認為……”開頭,加深他人對你的印象。

三個一組進行重複

縱觀奧巴馬的大部分演講你會發現,他很喜歡將三個觀點歸結在一起,使用同一個首語——當然,這並不絕對。

以三個為一組是非常有道理的,因為在溝通過程中,人們的注意力很難在你列舉三個事例或者提出三個觀點之後保持集中。如果你想盡可能地加深別人的印象,就把首語重複三次吧,不要再多了,否則聽眾可能會用噓聲表達自己的不滿。

控製重複時的音量

仔細觀察一下你會發現,在你身邊已經有人在使用“首語重複”了,但他們的談吐並沒有令人感覺愉悅,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他們在說重複的首語時會不自覺地提高音量。

你要注意,“首語重複”本身就是一種非常有攻擊性的語言形式,非常容易震撼聽眾。如果使用不慎,可能會令他人心生反感。你在使用這一技巧時,一定要有意識地保持好儀態和音量,傳達自己的友好,以免影響溝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