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沉穩——陣腳不亂有魄力(1)(3 / 3)

而在與麥凱恩的對決上,奧巴馬稱:“百分之百,約翰,百分之百,你的競選廣告百分之百的內容都是負麵的。”麥凱恩反擊說:“這不是真的。”奧巴馬則說:“這是真的。”言語不多,但字字鏗鏘,給人以無形的壓力與控製,這就是氣勢的力量。

另外,奧巴馬在與希拉裏、愛德華茲的競爭中,同樣也是在個人的外在形象上為自己爭得大量優勢。有人說,希拉裏“看上去精疲力竭”,許多美國人明確反對她;愛德華茲很帥,但整體印象“似乎很空洞”,因為對他了解不多。有位女性選民興奮地說:“奧巴馬給人的感覺太新鮮了。他年輕、充滿活力,從電視屏幕上都能感覺到他散發出來的熱情。”

支持者的信心通常源於他所支持的人的信心。具有強大氣勢的人,會自然而然令民眾更加相信他,並使他們為選擇這樣一個強勢的人物而驕傲。而被支持者本人,也更容易大敗對手,贏得勝利。

▲[口才指點]怎樣說話更有底氣

不難想象,底氣不足的人說起話來有氣無力、畏首畏尾,即使他說的是事實,也難免令人生疑;而底氣十足的人顯得自信、沉穩、從容,讓人一看就心生敬意與信賴感。那麼,我們要怎樣說話才更有底氣呢?

打好底子,無懼各種言論攻擊

一個有著厚實的理論根基和科學文化知識根基的人,眼界自然開闊,辯證思維也明確清晰,才能沉著應對各種言論攻擊,作出冷靜而有力的回答。

事先做到心中有數

拿演講來說,登台之前一定要熟悉會場,然後根據場景,計劃好你上台之後的舉動。另外,在演講之前盡可能熟悉聽眾的一些情況,並適當地運用到演講當中,比如:“貴公司前不久出現了一位風雲人物,他見義勇為勇於奉獻,獲得省裏表彰……”因為是真人真事,你事先已經心中有數了,在台上說起來自然也就底氣十足。

加強品質與素質的修養

底氣並非抽象而是具體的,它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體現。增強底氣的過程,也是提高自身素質的過程。

在實踐中鍛煉

增強底氣絕非一日之功,我們隻有在平日的生活和學習中積極實踐,才能逐漸養成膽大心細的習慣,做到臨危不懼,從而在麵對來自各方麵的壓力時才能做到毫不示弱,底氣十足。

3 必要時“以牙還牙”

▲[關鍵詞]指控 反擊 以牙還牙

許多人都曾遇到過這種情況:明明是一場正式而不帶惡意的交流或辯論,誰料對方咄咄逼人出言不遜,實在令人氣惱。這個時候,不妨暫且拋開正常的辯解套路,給他來個以牙還牙,令對方啞口無言,收斂鋒芒。

奧巴馬在競選時,各種非議、質疑、抨擊、詆毀等負麵言論源源不斷,而他都能用機智予以巧妙化解。對於有些不懷好意之人的處處刁難,甚至是揪住某個小問題就借題發揮大肆渲染,奧巴馬也會在必要時毫不留情地來個以牙還牙。

2008年2月26日,奧巴馬在俄亥俄州洛蘭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回擊了共和黨陣營對他愛國心的質疑。共和黨人之前批評奧巴馬不夠愛國,因為有一張照片顯示,奧巴馬在唱國歌時沒把手放在心口。此外,共和黨陣營還指責奧巴馬拒絕在衣領上別美國國旗徽章。

“我將用事實回應這個問題。”奧巴馬說,“有人說我沒有資格 (競選總統),因為我唱國歌時沒把手放在心口。如果這種說法成立,那麼球賽看台上一半人都沒有資格。”

至於拒絕佩戴國旗徽章,奧巴馬說,如果要討論愛國的定義,不妨說說共和黨指揮了一場美軍士兵得不到足夠武器的伊拉克戰爭,說說布什政府違反憲法從事不必要的竊聽活動。“那才是一場我願意參與的辯論,”奧巴馬說,“我們將看到,什麼才是美國人心目中真正的愛國。”

在2008年的總統大選中,麥凱恩在辯論中試圖與民調支持率很低的布什總統保持距離,他還挑釁地對奧巴馬說:“奧巴馬參議員,很遺憾,我不是布什總統。如果你想與布什總統競選,你應當四年前就參加競選。”

奧巴馬則不緊不慢地說:“如果我有時誤將你的政策當作布什的政策,這是因為在對於美國人民來說重要的經濟核心議題上——稅務政策、能源政策、優先支出,你一直是布什總統的積極支持者。”這話讓麥凱恩一時無言以對。

而在麵對麥凱恩陣營針對奧巴馬發動人身攻擊,指他與恐怖分子為友時,奧巴馬陣營幹脆在新推出的廣告中重提麥凱恩20世紀80年代卷入的金融醜聞,直指他跟被定罪入獄的儲蓄及貸款商人基廷關係密切。

▲[亮點解析]揭老底也能讓對方閉嘴

揭老底,就是揭露對方的短處,或者他之前做過的什麼影響不好、不願提及的舊事。這樣說來,好像這種打擊對手的方法很不光明,但麵對對手一而再再而三的蓄意挑釁、惡意排擠,不妨采用這種方法打擊對方的氣焰,讓他閉嘴。

以從容、大度、自信等品格贏得民心的奧巴馬,被逼急了也會毫不留情地扯出對方的陳年舊賬來,反將對方一軍,迫其識趣地知難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