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1989 年“六四”後中美在人權問題上的鬥爭(1989 年至今)(1 / 3)

1989 年6 月4 日,中國政府對天安門事件采取斷然措施,穩定了國內局勢。美國對此作出了極為強烈的反應。此後,中美之間在人權領域的鬥爭異常激烈。這種鬥爭既在雙邊關係上反映出來,也在多邊關係上反映出來。鬥爭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麵進行:

一、製裁與反製裁的鬥爭

製裁是單個國家或國際組織對它所認為的一個國家的不當行為進行譴責和懲罰的一種方式。它包括經濟製裁(如金融、貿易、技術製裁)、外交製裁、文化交流製裁等。比如國際社會就曾對前南非種族主義政權進行過製裁,中國也參與過這種製裁。這種製裁是國際社會申張正義,懲罰邪惡的一種舉動。但是,以人權問題為借口來幹涉別國內政的所謂“製裁”隻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專利。1989 年天安門事件以後,美國與中國圍繞製裁與反製裁的問題進行了尖銳的鬥爭。美國既有以大規模武器擴散為由等對中國實施的所謂製裁,也有以人權問題為由對中國實施的所謂製裁。這裏主要是從後者來談製裁與反製裁的鬥爭。

1989 年6 月5 日,針對中國平息北京天安門事件一事,美國總統布什在記者招待會上表示,“美國不能原諒暴力攻擊的行為,不能無視這種行為會給我們同中國的關係造成的後果,我們同中國的關係是建立在美國人民普遍支持的基礎上的”。為了“強烈地和明確地表示”美國政府對中國平息天安門事件的“譴責”,布什總統當場宣布了一係列“製裁”中國的措施:

“———暫停政府對政府的一切武器銷售和商業性出口;———暫停美國和中國軍事領導人之間的互訪;

———同情地重新研究中國留美學生要延長逗留時間的請求;

———通過紅十字會向那些在突然襲擊中受傷的人提供人道主義的醫療援助;

———在中國的事態不斷揭開的同時重新研究我們的雙邊關係的其他一些方麵。”

對於美國政府的這一舉動,中國政府表示極大的遺憾。6

月7 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發表談話指出,中國目前發生的事情,完全是中國的內政,“美國政府公然對純屬中國的內部事務橫加指責,並單方麵采取損害兩國關係的行動,對中國政府施加壓力。這是我們絕對不能接受的。”“希望美國方麵能以中美關係的大局為重,從兩國關係的長遠利益出發,不要做任何不利於兩國關係的事情”。

但是美國政府不聽中國的勸告,一意孤行。6 月13 日,美國商務部取消了向中國出售5 億美元的核電廠部件的許可證。6 月20 日,美國又采取進一步製裁中國的措施:暫停兩國之間一切高級政府官員的互訪;力求推遲考慮國際金融機構向中國提供新的貸款。與此同時,美國還發表聲明說,美國“采取這個行動是為了對中國當局對於要求民主的人士使用暴力和進行報複的浪潮作出反應。美國一直支持世界各國人民爭取自由的、正當的民主願望。美國將繼續表示它對這種願望的關注和支持”。針對美國政府這一新的製裁,6 月22 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記者招待會上指出,中國政府堅決反對美國幹涉中國內政的行為,並再次表示希望美國方麵不要做損害兩國關係的事情。

然而,美國方麵不但不聽取中國方麵的一再忠告,反而在惡化兩國關係的道路上越走越遠。6 月26 日,在美國的操縱下,世界銀行決定推遲考慮對中國提供新的貸款。隨後,美國國會還通過了一係列製裁中國的法案:6 月29 日,美國眾議院通過了製裁中國的修正案,決定對中國暫停實施貿易與發展計劃,禁止出售警察武器和限製轉讓高技術以及核材料等;7 月14 日,美國參議院也通過了對中國進行經濟製裁的修正案,要求美國總統布什對中國采取強硬的步驟,包括指示國際金融機構裏的美國代表反對向中國提供一切貸款以及與美國的盟國磋商對中國采取集體的經濟製裁等。7 月15 日,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七國首腦會議發表政治宣言,“譴責中國違反人權的暴力鎮壓”,對中國橫加指責,向中國施加壓力。這極大地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7 月17 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就西方七國首腦會議發表的政治宣言中對中國的指責表示極大的遺憾。發言人指出,中國不接受西方七國首腦會議的指責,反對他國幹涉中國內政。11月15 日和16 日,美國眾、參兩院不顧中國政府的多次反對和交涉,分別通過了製裁中國的國務院授權法修正案。11 月21 日和1990 年1 月30 日美國會眾、參兩院置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的強烈反對於不顧,重新通過了附在“國務院授權法”上的製裁中國的修正案,企圖用立法形式,繼續對中國實行製裁。在這些法案中,美國采取的新的製裁措施有:暫停海外私人投資公司向中國提供保險、擔保、資金融通或其他財政支持;暫停使用美國資金支持的與中國有關的經貿活動;繼續停止向中國出口武器,並把武器出口的禁令擴大到用於治安目的的裝備;禁止向中國運送原定由中國發射的美國衛星;暫停向中國出口核技術、核設備、核材料;反對放鬆巴黎統籌委員會對華技術出口的控製等。對於美國國會上述恣意踐踏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粗暴幹涉中國內政的霸權主義行徑,我國政府多次發表聲明,表示強烈的譴責和抗議。並正告美國,“已經站起來了的中國人民是永遠不會屈服於外來壓力的。企圖通過經濟製裁向中國施加壓力完全是徒勞的,任何人從損人的目的出發,必將以害己的結果告終”。

此後,中美兩國圍繞著製裁與反製裁進行了長期的鬥爭。由於中國政府進行了有理、有利、有節的鬥爭,美國的許多對華製裁被逐漸打破。當然也有一些製裁給中國造成不小的損失。

關於兩國高層互訪問題。

美國以“暫停兩國之間一切高級政府官員的互訪”作為製裁中國的一項內容,目的是要在外交上孤立中國,損害中國政府在國際上的形象。然而中國畢竟是世界上的大國,美國從自身的利益出發,也不可能不同中國打交道。在美國宣布暫停高級官員互訪後的第10 天,美國總統布什就派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斯考克羅夫特和副國務卿伊格爾伯格作為總統特使秘密訪華。按照美方的說法,此行是向中國高層傳遞高層的信息,表明美國政府對天安門事件的立場。但這件事表明,中美這兩個大國之間不接觸是不可能的。1989 年7 月31 日和9 月28 日,美國國務卿貝克利用聯合國的有關會議兩次與中國外長錢其琛會晤。在會晤中,貝克表示美國希望發展同中國的關係,希望雙方共同努力。錢其琛指出,盡管兩國社會製度不同,但在政治上經濟上有著共同的利益,隻要雙方互相尊重,互不幹涉內政,兩國關係是能夠得到發展的。1989 年12 月,布什總統再次委派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斯考克羅夫特和副國務卿伊格爾伯格作為總統特使第二次訪華。他們的訪華是傳遞了這樣一個信息:美國“需要中國采取行動改善兩國關係”。為了改善兩國關係,我國政府采取了一係列主動措施:同意恢複討論富布賴特學者交流計劃,同意接納和平隊誌願人員,認可“美國之音”一名記者駐在北京。1990年1 月初,中國政府根據國內局勢的發展宣布解除北京地區的戒嚴。美國對中國的這些舉措都有積極的反應。

在1990 年夏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後,中美之間的政府高級官員進行了多次接觸。為了在海灣問題上得到中國的支持,美國國務卿貝克邀請中國外長錢其琛於1990 年11 月30 日至12月1 日對美國進行了正式訪問。在訪問期間,錢其琛會見了包括美國總統布什在內的一大批美國高級官員。錢其琛訪美,更加說明在中美兩個大國之間禁止高層接觸是不現實的。盡管美國仍然堅持說,“中止正常的高級交往,特別是禁止正式的和禮儀性的高級交往的禁令依然有效”。但此後,兩國高層接觸不斷增加。1991 年11 月,美國國務卿貝克正式訪問了中國,同中國主要領導人和外長舉行了廣泛的會談。1992 年2 月1 日,美國總統和中國總理在聯合國舉行了會晤,雙方在高層接觸方麵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這表明,美國關於停止兩國高級官員互訪的禁令實際上已經被打破。同年2 月29 日,美國國務院列舉的美國實行對華製裁的清單中沒有禁止高層接觸這一項內容,說明美國已經間接地宣布取消了這一項製裁。此後,中美兩國元首在國際有關會議上多次會見。1997 年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訪問美國,並簽署了聯合聲明。聲明說:“中美兩國同意兩國元首定期訪問對方首都。兩國同意在北京和華盛頓建立元首間通訊聯絡,以便利直接聯係。兩國還同意,兩國內閣和次內閣級別官員定期互訪,就政治、軍事、安全和軍控問題進行磋商。”1998 年美國總統克林頓成功地對中國進行了回訪。1999 年5 月8 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在對南斯拉夫進行空中打擊時,用導彈襲擊中國駐南大使館,中美兩國元首互訪一度中斷。2001 年10 月,美國總統(小)布什參加了在中國上海舉辦的亞太經合組織非正式首腦會議,並同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進行了會晤。2002 年夏,(小)布什總統又對中國進行了正式訪問;同年10 月,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對美國進行了回訪。可以說至此,中美兩國的高層互訪完全恢複正常。

關於中國留美學生問題。

早在1978 年,中美雙方就達成互派留學生和學者的諒解。1985 年中美雙方簽署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利堅合眾國之間交換留學生與學者的議定書”,1987 年我國家教委領導人與美國新聞總署進一步發表了“中美教育會談新聞公報”。這些諒解、協定和公報為中美兩國之間進行科學、技術和教育領域的交流開拓了廣闊的前景。中美兩國之間的這些合作不僅有助於促進兩國人民的友誼和了解,也有利於促進人類的科學進步和文化繁榮。根據1987 年新聞公報精神,中美雙方確認中國公派留學人員學成後應回國服務兩年,這不僅符合美國法律,而且也符合國際慣例。但由於美國對中國1989 年春夏之交發生的政治風波的過激反應,上述協議一再遭到美國的破壞。就在“天安門事件”的第二天,布什總統就宣布,“同情地重新研究中國留美學生要延長逗留時間的請求”。美國眾、參兩院還於1989 年11月19 日和20 日,以我留美人員回國會受“政治迫害”為由,通過了《1989 年緊急放寬中國移民法案》,豁免持J—1 簽證的我國數萬名留美人員回國服務兩年的義務。該法案雖然遭到美國總統的否決,但與此同時,美國政府於11 月30 日發表了有關中國留學人員的聲明和備忘錄,決定通過采取行政手段,實施國會通過的法案中對在美的中國學生的全部措施。美國方麵的行動違背了中美教育交流協議,幹擾了中美兩國留學人員的正常交流。1989 年12 月8 日,中國國家教育委員會發表聲明,對於美方這種違背中美教育交流協議,粗暴幹涉中國內政,損害中美關係的舉動,表示極大的憤慨和強烈的抗議。聲明指出,中國政府曆來把留學人員看作國家的寶貴財富而予以重視和愛護,並一再重申,對於遠在國外包括美國的留學人員在不了解真相的情況下的過激言行,一律不予追究。所謂這些留學人員回國可能遭到歧視與迫害的說法純屬“無稽之談”。中國政府希望美國國會和美國政府正視現實,不要在幹涉中國內政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而應以中美關係為重,采取果斷、有效的措施,確保中美教育交流協議得到切實執行,以使中美兩國的教育交流重新得到健康發展。

但是,美國眾議院不顧事實真相,以謠言作為立法根據,不顧中方一再反對,竟然再次就中國留學人員問題通過決議,阻攔中國留學人員回國服務,並企圖以此支持反動組織“民陣”、“民聯”分子反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活動,充分暴露了他們的反華立場。1990 年1 月15 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發表談話指出,美國國會眾議院這一行動完全違背了國際慣例和中美之間達成的有關協議,破壞中美之間的文化、教育交流,是對中國內政的粗暴幹涉。如美國國會參議院也通過這一議案,必將嚴重損害中美關係,使兩國間的文化、教育交流遭到進一步的破壞。我們敦促美國方麵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態惡化。否則由此產生的一切後果隻能由美方承擔。

此後,美國在這個問題上越走越遠。美國國會以中國留學人員回國“不安全”,將受到所謂“政治迫害”為借口,通過了《1992 年中國學生保護法》。該法於1992 年10 月9 日由布什總統簽署生效。該法除此前宣布的措施外,還規定,凡1990 年4月1 日以前進入美國國境的中國公民,隻要1990 年4 月1 日以後連續在美國居住,並且往返中國大陸沒有超過90 天,就可以在1993 年7 月1 日起的6 個月內向美國移民歸化局申請居留權,以成為美國永久居民。該法實施的結果,美國無償地得到了數萬名我國公派的赴美留學人員,使我國遭受了嚴重的損失。

關於經濟方麵的製裁問題。

美國對我實施經濟製裁主要在兩個問題上。一是進出口銀行的貸款問題。“天安門事件”以後,美國為了表示對中國的憤怒心情,決定停止美國進出口銀行提供對華貿易的出口貸款,以懲罰中國。但是,這樣一來,直接損害了美國的對華出口。美國在製裁中國的同時也損害了自己的利益。因此,1989 年12 月19 日,布什總統決定取消這項禁令。二是私人投資公司與貿易發展計劃問題。根據美國國會通過的法案,美國雖然宣布暫停海外私人投資公司向中國提供保險、擔保、資金融通或其他財政支持以及暫停對美國與中國的貿易和發展計劃的援助,但由於這會阻礙中美經濟合作,使美國在同其他國家的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美國基本上沒有認真執行。1989 年以後,美國在中國的投資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急劇增加,中美貿易也迅速發展。下列數據可以說明這個問題。

近幾年,中美經貿關係發展迅速。據統計,從1998 年—2001 年的四年間,中美雙邊貿易額分別為549 億、614 億、745億、805 億美元。美國是中國出口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中國也是美國出口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美國是中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而中國則是美國的第四大貿易夥伴。在美國對華直接投資方麵,美國已連續3 年成為對華實際投資最多的國家。截至2001 年底,美國對華投資項目累計超過3 萬多個,美方實際投入350 億美元,成為中國第一大外國直接投資來源地。其中,2001年美國實際對華投資達48 。58 億美元,創曆史最高水平。

關於在高技術方麵的製裁。

由於中國和美國社會製度和意識形態的不同,美國擔心中國的發展會威脅到美國的利益,因此,美國在對華技術轉讓方麵一直有著種種限製。“天安門事件”以後,這種限製就更嚴了。它不僅反對“巴黎統籌委員會”放寬對華技術出口的限製,而且自身也嚴格限製對華技術出口。特別是對有可能用於軍事的技術,如高速電子計算機、通信設備、某些化工產品等。在中國發射美國衛星問題上,由於這基本上是一種商業活動,美國雖然起

初禁止向中國運送原定由中國發射的美國衛星,但不久就放鬆了這項禁令,中國陸續發射了多顆美國衛星。除此之外,美國還嚴格限製中美兩國在核技術領域的合作。直到1997 年江澤民訪問美國,美國禁止與中國進行核合作的製裁才正式結束。美國限製對中國的高技術出口,從經濟的角度講對美國也不利,受損害的是雙方的經濟利益。

二、在最惠國待遇問題上的鬥爭

最惠國待遇即各國在貿易中享受的非歧視性待遇。它的基本內容是:給一個國家提供同其他國家貿易均等的機會。中美之間的最惠國待遇是中美雙方為了在中美之間保持正常的貿易關係,根據兩國貿易關係協定作出的對等、互惠的安排,是中美進行正常貿易的基礎。1979 年7 月,中美建交不久,兩國就簽署了貿易協定。根據《中美貿易協定》,中方一直給美方無條件最惠國待遇,而美方長期以來依照其國內法就對華最惠國待遇進行年度審議的做法。1979 年10 月,卡特總統宣布,中國符合傑克遜—瓦尼克修正案① 的要求,有資格獲得最惠國待遇。從1980 年起,美國總統決定延長中國最惠國待遇,國會都表示同意。可以說,美國延長中國最惠國待遇隻是例行公事。但1989年“天安門事件”後,中美兩國在最惠國問題上遇到了麻煩。美國的一些人權組織認為中國政府踐踏人權,美國應該取消中國的最惠國待遇,以示對中國的懲罰。一些國會議員也建議總統取消中國的最惠國待遇,認為這是一項最嚴厲的製裁。有的提出給中國最惠國待遇規定條件,如釋放政治犯、停止宗教迫害、結束軍事管製、放寬對新聞自由的限製等。1991 年和1992 年美國國會甚至通過了有條件給予中國最惠國待遇的決議,但遭到布什總統的否決。在布什總統執政期間,美國仍然每年無條件給予中國最惠國待遇。

1993 年1 月20 日,克林頓總統入主白宮,中美之間在最惠國待遇問題上遇到了更大的麻煩。克林頓在競選總統時就攻擊在任總統布什的對華政策,主張在給予中國最惠國待遇的同時要附加條件。2 月28 日,克林頓在美利堅大學發表演講時談到了與中國的貿易問題。他說:“美國想要繼續保持這種夥伴關係,但是美國也有權期望中國在人權和民主方麵的進展,因為我們支持這種進展。”在當天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白宮發言人斯特凡諾普洛斯在解釋克林頓的上述講話時說:“總統認為,在延長最惠國貿易地位問題上,美國可以進一步附加一些條件,即中國人權狀況的改善和中國對民主的尊重。”同一天,美國國務卿克裏斯托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說:“克林頓總統支持延長中國的最惠國待遇,但要視中國的人權、西藏和貿易等方麵的進展而定。”這樣,克林頓政府就把中國的人權問題與最惠國待遇問題掛起鉤來。這就不可避免地會直接危害兩國關係。

1993 年5 月28 日,克林頓總統發布關於延長中國最惠國貿易地位的行政命令,宣布就延長1994 年至1995 年度對華最惠國待遇提出附加條件。該命令的第一條規定,“國務卿應就1994 年7 月3 日開始的12 個月裏是否延長中國的最惠國貿易地位向總統提出建議。

(a)國務卿不應提出延長中國最惠國貿易地位的建議,除非他確信:

———延長將大大促進貿易法402 條的自由移民的目標;

———中國正在遵守中美兩國1992 年達成的有關犯人勞動的雙邊協定。

(b)國務卿在提出這項建議時還必須確定,中國是否在以下方麵取得全麵的、重大的進步:

———采取步驟開始遵守《世界人權宣言》;

———釋放那些因非暴力表達政治和宗教信仰、包括表達與‘民主牆’和天安門廣場運動有關的信仰,而遭監禁或拘留的中國人並對他們的情況作出令人滿意的說明;

———保證犯人的人道待遇,例如,允許國際人道主義和人權組織進監獄視察;

———保護西藏獨特的宗教和文化遺產;

———允許國際廣播電台和電視台對中國廣播。”

克林頓總統的這一行政命令是美國政府第一次正式把中國的人權問題作為延長中國的最惠國待遇的附加條件,開創了美國總統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幹預中國內政的先例。

克林頓政府為什麼將最惠國待遇問題與人權問題掛鉤,對中國采取強硬的態度呢?首先,美國低估了中國自力更生的能力。美國認為,中國經濟對美國的依賴性很大,中國有25%的商品出口美國市場,而美國隻有2%的商品出口中國市場,美國可以利用最惠國待遇問題來促使中國改善人權狀況。如果中國不實現這些條件,那就取消中國的最惠國待遇,使中國的經濟發展受到嚴重損失。其次,克林頓政府對中國國內的形勢作出了錯誤的估計。克林頓政府認為,中國的局勢是不穩定的,隻要對中國施加更大的壓力,就可以促使中國發生變化。美國國務卿克裏斯托弗在確認他的任命的聽證會上就說過,在最惠國待遇問題上附加人權條件,有利於對中國施加影響。如果中國實現了附加的人權條件,就會促進中國的民主和人權,就可以“促進中國實行從共產主義到民主製的和平演變”。第三,當時美國確實有一股勢力,主張在中國最惠國待遇問題上附加人權條件,克林頓政府迎合這股勢力,以便在國內贏得廣泛支持,加強自己的地位。

克林頓政府在最惠國待遇問題上的錯誤做法理所當然地遭到中國的堅決反對。同年5 月29 日,中國外交部發表聲明,指出美國總統克林頓宣布就延長1994 年至1995 年度對華最惠國待遇提出附加條件,是公然違反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和兩國貿易關係協定原則,嚴重幹涉中國內政的行為。中國政府對此表示堅決反對,並向美國政府提出抗議。聲明說,美方將貿易問題政治化,甚至就延長對華最惠國待遇提出附加條件,這是中方不能接受的。如果美方一意孤行,隻能嚴重損害中美關係和經貿合作,最終損害美國自身的重大利益。聲明指出,雙方在人權問題上的分歧應該按照國際關係基本準則,通過平等對話、求同存異的方式加以解決,任何強加於人的做法都是行不通的。聲明希望美國政府審時度勢,改弦易轍,糾正自己在最惠國問題上的錯誤做法。

由於美國將最惠國待遇問題與人權問題掛起鉤來,中美關係處於多年來的最低點。

為了實施美國政府的對華人權政策,進一步對中國施加壓力,1994 年3 月,美國國務卿克裏斯托弗訪華。臨行前,他在參議院的一次聽證會上說:“我們是根據行政命令辦事的,行政命令是我國的法律,它要求:如果再次給予中國貿易最惠國待遇,中國就必須達到某些檢驗的標準。我去中國的原因之一,是努力使中國不要弄錯這一點,即如果想繼續得到貿易最惠國待遇,中國就必須在人權方麵取得全麵進展。”人權和最惠國待遇問題是這次克裏斯托弗訪華期間雙方討論的重點。中國反對把人權與最惠國待遇問題掛鉤,認為以人權問題為借口對中國施加壓力的做法是徒勞的,也是有害的。3 月12 日上午,克裏斯托弗在同當時的中國外長錢其琛會談時威脅說:美國總統的行政命令就是美國的法律,是必須執行的。“如果在未來幾個月內中國方麵不在人權問題上采取重大行動,最惠國貿易地位不複存在”。麵對美國的威脅,錢其琛向克裏斯托弗嚴肅指出,中國是一個法製國家,中國的事情要按有關法律來處理。美國總統的行政命令也好,美國的法律也好,都管不到中國,中國沒有執行的義務。中美之間的分歧隻能通過平等的磋商和談判來解決。當天下午,克裏斯托弗在同當時的中國總理李鵬會談時仍然蠻橫地說,你們不要有一種錯覺,認為美國到時候一定自動將最惠國貿易地位給予你們。你們必須在人權方麵有重大的、全麵的進展,否則,將會失去最惠國貿易地位。麵對克裏斯托弗的蠻橫態度,李鵬堅定地表示:中國絕對不會接受美國方麵提出的人權標準。他嚴肅地指出:你們美國也不要有一種錯覺,以為中國人就害怕失去最惠國貿易待遇。中國當然不願意失去最惠國待遇,但我們已經做好了兩手準備。中國人有很強的生存能力,我們發展經濟主要是靠國內市場。相反,你們美國卻可能因此失去中國這個大市場。中國在這個問題上表示了自己的堅定立場:即使失去最惠國待遇,也不會拿原則做交易。

克裏斯托弗的這次中國之行無果而返。這就使美國政府在處理中國最惠國問題上處於兩難境地:在中國沒有滿足美國人權要求的情況下,如果不取消中國的最惠國待遇,就會損害克林頓政府的信譽;如果取消中國的最惠國待遇,中美關係就會破裂,這不僅將大大損害中國的利益,而且也會使美國遭受極大的損失。1994 年4 月1 日,世界銀行發表的一份調查報告說,如果克林頓總統不延長中國的最惠國待遇,美國的消費者每年要多支出140 億美元。5 月,美國800 家公司企業、協會聯合致函克林頓總統,強烈要求延長中國最惠國貿易地位,把貿易問題與人權問題分開。他們說,中國的市場為美國提供了許多就業機會如果實行製裁,歐洲和日本的公司將取代美國的位置,美國在中國和環太平洋地區欣欣向榮的市場競爭地位將永久受到損害。美國還有一些人也指出,把最惠國待遇同人權方麵的全麵重大進展聯係起來,超出了傑克遜—瓦尼克修正案關於移居自由的規定。顯然,將最惠國待遇問題與人權問題掛鉤使克林頓政府走進了死胡同。

解鈴還須係鈴人。不久,美國派前駐日大使邁克爾·阿馬科斯特來中國商討最惠國待遇問題。邁克爾·阿馬科斯特帶來一個信息:如果中國能夠在滿足美國總統行政命令方麵的要求作出一些讓步,美國政府準備永久性地使貿易和人權問題脫鉤。鑒於美國態度的改變,中國政府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表現出了一定的靈活性。一方麵,對美國政府在最惠國待遇問題上附加條件的做法明確表示不能接受。另一方麵,為了照顧中美關係的大局,也給克林頓一個台階,中國政府作出了一些小小的讓步:答應釋放一名“持不同政見者”,允許他們的家屬離境;決定邀請美國一個技術小組討論停止幹擾“美國之音”的廣播問題。由於此前兩國已就勞改產品問題達成諒解,這樣,似乎克林頓總統行政命令中的兩項硬性要求基本得到了滿足。

1994 年5 月26 日,克林頓宣布再次給予中國貿易最惠國待遇,並宣布將中國的貿易最惠國地位與人權問題脫鉤,但同時表示繼續維持現行的製裁措施,並實施新的人權戰略。新的人權戰略除繼續同中國政府就人權問題舉行雙邊對話外,還采取如下措施:

1.企業原則聲明。美國企業界在中國的活動已經為經濟和政治自由化作出了貢獻,它的領導人將被邀請同政府一道努力,就美國公司在中國的活動製定一套自願遵守的原則,以促進中國的人權。

2.增加國際廣播。政府將加緊努力,保證中國人民能充分了解中國和世界各地的發展情況。“美國之音”將增加它對中國的廣播,並將通過衛星開始向中國廣播一套電視節目,這套節目將報道中國的政治局勢。我們還將開辦自由亞洲電台。

3.擴大的多邊議程。美國政府將謀求盡可能使為改善中國和其他國家的人權狀況而作出的努力多邊化,包括把人權問題列入許多國際論壇的議程。此外,美國政府還將謀求使起草聯合國人權文件的報告員的注意力轉移到中國的人權狀況上來,並同其他國家一道加緊努力,堅決要求聯合國人權委員會通過一項處理中國嚴重侵犯人權行為的決議。

4.支持中國的非政府組織。美國將鼓勵和支持在中國新出現的、大多在地方一級努力表達它們對包括人權在內的一係列問題的看法的許多民間組織。這種合法的和適當的支持一般將由美國的非政府組織提供。

第二天,中國外交部發表聲明,對克林頓總統無條件延長中國的最惠國待遇,將最惠國待遇問題與人權問題脫鉤的決定表示歡迎,同時要求美國政府解除所有的對華製裁,取消一切不利於兩國關係發展的措施。

從美國政府將中國的最惠國待遇問題與人權問題的掛鉤與脫鉤可以清楚地看出,盡管美國想借最惠國待遇問題向中國施加壓力,但事實證明,這種做法不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不明智的,是徒勞的。

此後,美國政府還是一年一度地審查中國的最惠國待遇,但基本上沒有出現太大的麻煩。1998 年7 月,克林頓總統在白宮簽署了美國內稅務署改革法案,其中包括將“最惠國待遇”的提法改為“正常貿易關係”。7 月27 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發表評論,對此表示歡迎。發言人說,克林頓總統最近簽署了含有將“最惠國待遇”更名為“正常貿易關係”內容的法案。這一更改是明智和現實的。將“最惠國待遇”更名為“正常貿易關係”恢複了事物的本來麵目,它給美國公眾帶來的一些誤解也將會隨之消除。因為它從來不是美國給予其他國家的貿易優惠待遇,更不是什麼單方麵的恩賜,而是一種正常的貿易關係。但令人遺憾的是,美國仍未放棄對中美兩國之間這一正常貿易安排進行年度審議。這一歧視性做法不僅給中美經貿關係帶來不穩定因素,也不利於中美關係的順利發展。為了促進中美經貿合作和兩國關係健康、穩定、持續地向前發展,美國政府應該從中美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願望出發,盡早停止對中美之間正常的貿易關係進行年度審議的做法。

1999 年11 月15 日,經過長達13 年的艱苦談判,中美兩國就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問題達成協議。2000 年5 月24 日,美國眾議院表決通過了對華永久正常貿易關係議案。根據這項議案,在中國“入世”後,美國將終止按《1974 年貿易法》有關條款對中國“最惠國待遇”(“正常貿易關係”)進行年度審議,並實現永久對華正常貿易關係。但該議案也包含了企圖利用人權等問題幹涉中國內政的條款。2000 年5 月25 日,中國外經貿部發言人和外交部發言人都就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對華永久正常貿易關係議案發表談話指出,美方解決對華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問題是執行中美關於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雙邊協議的基礎和前提。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對華永久正常貿易關係是明智的。解決對華永久正常貿易關係有利於中美雙方在平等、互惠的基礎上發展經貿關係,也有利於為中美關係的健康、穩定發展創造條件。發言人同時指出,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的對華永久正常貿易關係議案同時包含了借口人權等問題企圖幹涉中國內政、損害中國利益的條款,這是中國政府不能接受的,中方對此表示嚴重關注和不滿,中國政府已就此向美國政府提出嚴正交涉,並保留進一步作出反應的權利。幹淨利落地解決對華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問題是美方的義務,中國政府堅決拒絕任何以人權或其他問題為借口幹涉中國內政、損害中國利益的圖謀和做法。中方要求美方切實遵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和世界貿易組織規則,以確保中美關係和經貿往來沿著健康、穩定的方向發展。同年5 月28 日晚,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與美國總統克林頓通電話時指出,前幾天,美國會眾議院投票通過了支持美對華實現永久正常貿易關係,這是明智的,盡管這個議案附加了一些中國不能接受的內容。我一直認為,早日解決美對華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問題有利於促進中美經貿合作和雙邊關係,符合我們兩國的根本利益,也是兩國人民的共同願望。克林頓說,他對美國會眾議院通過美對華永久正常貿易關係議案感到非常高興,因為他本人和美國政府都為此作出了許多努力。美對華永久正常貿易關係的解決,一定會進一步鞏固美中關係的基礎。他表示,美政府將努力推動美國會參議院盡快通過這一議案。9月20 日,美國國會參議院通過對華永久正常貿易關係議案。中國對此表示歡迎。就在美國國會參議院表決通過美對華永久正常貿易關係(PNTR)議案的當天,中國外經貿部新聞發言人和外交部發言人發表談話指出,美國國會參議院表決支持實現美對華永久正常貿易關係,這是符合世界貿易組織非歧視原則的決定。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及各界有遠見的人士為實現對華永久正常貿易關係作出了很大努力,我們對此表示讚賞。對華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問題的解決有利於中美經貿合作和雙邊關係的發展。但發言人同時指出,美國參議院通過的議案中仍保留了借口一些與貿易無關的問題企圖幹涉中國內政、損害中國利益的條款,這是中國政府堅決反對的。我們希望,中美雙方把美對華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問題的解決作為新的起點,共同努力推動兩國經貿合作和中美關係在新世紀取得新的進展。11 月10 日,美國總統克林頓簽署了對華永久正常貿易關係(PNTR)法案,使之正式成為美國法律。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美之間圍繞最惠國待遇問題的鬥爭就成為了曆史。

三、圍繞美國國務院人權報告的鬥爭

從1977 年開始,美國國務院每年都要向美國國會提交一個人權報告,以“人權衛士”自居,對各個國家的人權狀況評頭品足,引起許多國家的不滿。美國辯解說,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移民來自世界各地,他們都很關心自己母國的人權狀況。因此,美國每年的人權報告都要對各個國家的人權狀況進行介紹和評論。其實,美國的這種說法是不能令人信服的。既然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那麼,各國人民都關心自己的同胞移民到美國的情況,美國在人權報告中應該更多地介紹美國的人權狀況,好讓各國人民了解他們的同胞在美國的處境。但是美國並沒有這樣作,而是在人權報告中對各國進行指責,惟獨不談自己。由於這種做法遭到越來越多的國家的反對,美國國務院在2001 年2 月拋出的2000 年度的人權報告中才開始輕描淡寫地談到美國的人權問題。其實,美國國務院的《人權報告》是根據美國國會的要求提供的。最初是把人權與軍售、軍援掛鉤,美國國會要求國務院報告接受美國軍援、購買美國武器的國家的人權狀況,防止這些國家利用美國武器鎮壓本國人民、侵犯人權,後來擴大範圍,要求國務院報告所有國家的人權狀況。人權報告是冷戰的產物,從一開始就是美國攻擊社會主義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施加壓力、推行霸權主義的政治工具。

1989 年以前,美國的人權報告主要攻擊的對象是蘇聯,1989年天安門事件以後,其矛頭就主要對準中國了。美國國務院從1990 年發表的1989 年度人權報告到2002 年發表的2001 年度人權報告這13 份人權報告中,都把中國作為重點攻擊對象。

美國人權報告的中國部分具有這樣一些特點:一是攻擊中國的篇幅愈來愈大。1989 年度人權報告中涉及中國的部分24頁,此後逐年增加。到2001 年度的人權報告中涉及中國的部分長達130 餘頁。二是涉及的範圍愈來愈廣。美國在人權報告中對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個方麵的人權狀況進行全麵攻擊,不僅攻擊中國的基本製度,而且對中國的具體政策、具體事件進行攻擊。三是每年攻擊的問題有所側重。比如,1989年度的人權報告側重對中國平息動亂事件的攻擊,1999 年度和2000 年度的人權報告除了老調重彈以外,就是把我國打擊分裂主義勢力、取締“法輪功”等作為重點攻擊的問題。四是歪曲事實,顛倒是非。美國的人權報告經常把中國維護人權的事例當作侵犯人權的事例。如把中國政府對少數民族的扶助,改善少數民族的生活狀況說成是破壞少數民族的生活方式;把維護社會治安說成是鎮壓“持不同政見者”;等等。五是以謠言為依據。報告大量使用“據說”、“據傳”、“未經證實”、“沒有資料表明”等猜測性材料來攻擊中國政府。人們隻要注意看一下美國的人權報告就會發現,美國每年的人權報告對中國的攻擊其格式、觀點、語言表達幾乎是一樣的,所不同的是,就是每年增加一些內容,補充或更換一些事例。顯然,美國的《人權報告》儲存在電腦中,每年隻需將新搜集到的所謂情報添加進去就行了。而這些所謂情報很大一部分就是道聽途說得來的,根本就不足信。而美國國務院公開發表以這些根本不足信的“事實”為根據的人權報告,說明美國政府是很不嚴肅、很不負責的。

美國國務院在人權報告中對中國的攻擊不僅直接影響到美國國會對中國的政策,而且影響到中國的國際形象。為了澄清事實真相,維護中國的國際形象,從1990 年開始,中國不得不對美國的人權報告進行批駁,以反擊美國對中國人權狀況的攻擊。

1990 年2 月21 日,美國國務院發表1989 年度的《人權報告》,報告長達千餘頁,其中中國部分24 頁。報告以謠言和謊言為依據,以“人權問題”為借口對中國政府進行毫無根據的指責。報告稱“1989 年,中國的人權氣候大大惡化”。在北京“大屠殺”,“全國大鎮壓”,“直到年終,鎮壓仍在繼續”。攻擊中國政府“加強極權措施,控製政治見解”,“限製言論自由”等,並誣稱在西藏和其他地方存在著普遍嚴重的違反人權的事例。對這種違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粗暴幹涉中國內政的行徑,引起中國政府和人民的極大憤慨。1990 年2 月22 日,中國外交部發表聲明,就此向美國政府提出強烈抗議。聲明指出,美國幹涉中國內政的行徑是徹頭徹尾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美國國內存在著嚴重的人權問題,美國政府不去認真解決自己的問題,卻到處伸手幹涉別國的內部事務。事實證明,侵犯人權的正是美國政府自己。美國政府沒有資格談別國的人權,沒有權利對中國內部事務說三道四,橫加幹涉。中國人民是站起來了的人民,從不屈服於任何外國的壓力。我們不幹涉別國的內政,也決不允許外國幹涉我國的內政。中國人民走自己選定的道路的決心是堅定的,任何國家都無權剝奪我們的這一權利,任何外來的攻擊、壓力和製裁都必將以失敗告終。同日,中國駐美國大使朱啟禎奉命向美國國務院轉交我外交部聲明,抗議美國政府粗暴幹涉中國內政。2 月25 日,《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霸權主義的新表演———評美國國務院的人權報告》。文章一針見血地指出,美國打人權旗號是假,利用當今國際大氣候,逼迫中國就範是真。美國企圖使中國放棄四項基本原則,放棄社會主義製度,完全是看錯了對象,打錯了算盤。中國人民不怕壓,不信邪,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不會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