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什麼是教育的內容,怎麼學是教育的方法。良好的教育方法,能夠將孩子的興趣、情緒、感情和智慧都投入到學習之中,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父母在堅持正確的教育內容前提下,要達到預想的效果,就必須選擇科學、合理的教育方法。本篇介紹了家庭教育的正確方法和誤區,幫助家長們及時調整教育的方法和途徑,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一)家庭教育的錯誤類型

家庭教育對人的成長具有深刻的影響,但是錯誤的家庭教育觀念也會導致錯誤的教育方法,由此可以劃分為下麵幾種錯誤的家庭教育類型:

1.溺愛型

這是在包辦型基礎上向極端發展的家教方式。以溺愛為特征的父母不能掌握感情的分寸,隻注意滿足孩子的需求,忽視了對孩子所應承擔的教育責任和義務。對孩子缺乏客觀評價,言過其實地稱讚孩子的智慧、特長或外貌特征,結果導致孩子自我評價的歪曲,形成唯我獨尊、好高騖遠、為所欲為等性格缺陷。以孩子為中心,父母對孩子百依百順,滿足孩子的一切需求,唯恐孩子不高興。結果使孩子形成自私、任性的性格,缺乏同情心和自控能力。

2.包辦型

家長望子成龍心切,為了讓孩子認真讀書,包辦了孩子應該自己做的力所能及的勞動。於是,孩子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以致孩子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獨立精神。父母整天擔心孩子的身體健康、飲食調理和行動安全,免除孩子的一切家務勞動,並替代孩子做他們力所能及或必須做的事情,如穿衣服、整理書包、做作業等。有的孩子做了錯事,也由父母出麵解決.責任全由父母承擔。日久天長,孩子要求別人為自己付出的越來越多,而且心安理得。這些做法使孩子失去了很多鍛煉的機會,能力得不到提高,人格成長出現隱患,有的孩子甚至產生強烈的依賴心理,好逸惡勞,缺乏自理能力,人際交往和社會適應問題甚多。

3.粗暴型

這是一種隻靠高壓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愚蠢而簡單的家教方式。有的家長認為孩子應該絕對服從自己的意誌。孩子考試成績不好或犯了過錯,乃至對家長稍有不從,就發火、訓斥,甚至大打出手。久而久之,孩子在家長麵前不敢敞開心扉,心情總是處於壓抑狀態。

4.放任型

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家教方式。家長整天忙於工作、事業或做買賣賺錢;為孩子提供的隻是生活上的保障,而對於孩子的內心世界、愛好、學業、交友等一概不聞不問,甚至在孩子麵前不檢點自己的行為。於是,出現了孩子抽煙、打架、逃學……直到孩子走上歧途,家長才大吃一驚。

5.矛盾型

家長之間教育意見不一致,有的家長對孩子的要求不統一,有的家長甚至因為教育意見分歧而爭吵、打罵;有的家長對孩子的要求不能一貫到底,有的家長提要求時,前緊後鬆,有要求無檢查;有的家長對孩子同樣的言行高興時表揚,煩惱時訓斥。還有些家長言行本身相互矛盾,集中表現在對自己要求低,對孩子要求高。在這種情況下,孩子無法形成明確的是非觀念,無所適從,使孩子對父母的意見產生懷疑,且易使孩子學會看父母的臉色行事,給孩子人格的成長帶來損害,削弱教育應起的作用。

(二)家庭教育應掌握的幾種方法

1.說理教育法

要對孩子講解每一項行為準則,使他知道怎樣做,還要結合孩子的理解水平給孩子講道理,要讓他聽懂。家長要有耐心,孩子在太興奮激動時,往往是聽不進道理的,應等他冷靜下來後,再用親切的口吻說道理。

要點:正麵引導

方法:講解、談話、討論

注意事項:切忌諷刺、挖苦,要以理服人;切忌嘮嘮叨叨,要簡練、深刻;切忌空話、大話、套話、假話,更不能講錯話,要有情感性;切忌盲目性,做好事先準備,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教育;切忌脫離實際,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要符合孩子年齡特點和孩子的實際需要。

2.行為訓練法

習慣的養成,有賴於反複實踐。所以,在要求孩子達到某一項行為準則時,一定要讓他反複練習、鞏固,並經常采取表揚的方法,促進孩子自覺地鞏固。

要點:培養好的習慣

方法:講清道理;提出要求,給以具體指導;嚴格要求,反複訓練;反複檢查,經常督促;強化、評價。

注意事項:反複、嚴格訓練。

3.家規製約法

良好的家規有利於孩子成才。人都有一定的惰性,不要說孩子,就是大人也需要紀律製約。有了家規,孩子才知道該怎樣做,家長也知道該照著什麼標準教育孩子,家庭教育才能順利進行,否則就會成為隨意性、盲目性的教育。

要點:孩子喜歡和接受的方法

方法:製訂家規,貫徹家規,獎勵和懲罰。

注意事項:製定家規要合理、公正;家長要起榜樣作用;防止規範軟化現象;正確地使用懲罰。

4.評價法

表揚和鼓勵是一種強化良好行為表現的方法。表揚鼓勵時最好能同時提出進一步要求,使孩子有更上一層樓的目標。批評指責是一種否定的“強化”,可以用搖頭、不高興的態度、否定的口吻、斥責的眼光等表示對某種行為的反對,使孩子知道自己錯了,並迅速改正。批評時態度要嚴肅,要使孩子感到羞愧、不安。

要點正向暗示、正強化

方法:讚許;表揚;獎賞;批評——對不良行為,盡量用暗示、商討、交換、自責、對比、迂回、過渡、勉勵、比喻等方式進行。注意時機和地點、場合,不傷孩子的自尊心為要;懲罰——犯特別嚴重的錯誤時用,慎用、少用。不能體罰;及時、適度;事後一定要和孩子溝通,說明懲罰的理由;不要帶情緒。

注意事項:必須了解清楚事實;要注意動機與效果的統一;要注意分寸;要注意時間;要適合孩子年齡特點、有針對性;獎賞時要以精神獎勵為主,把精神獎賞與物質獎勵結合起來。

5.實際鍛煉法

這是指以孩子自己獨立實踐、探索為主的教育方法。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教育孩子也是這樣的道理,讓孩子自己去吃一塹,自己去長一智。所謂的吃一塹就是孩子的實踐。所謂長一智,是指在實踐中獲得真知。父母應該做到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去做,做的過程,也就是實踐的過程,長知識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