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激發夢想
方法:勞動鍛煉、社會實踐、交辦具體任務
注意事項:要舍得讓孩子吃苦;要以日常生活的實踐鍛煉為主;嚴格要求,持之以恒;要相信孩子的能力;要允許孩子出錯;要尊重孩子的勞動和實踐的成果;注意年齡特點,保護積極性。
6.自我教育法
真正的教育是促進自我教育的教育,隻有學會自我教育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人。使孩子具備自我教育的能力,不僅能使教育取得卓著的效果,也為這種效果的長久保存提供了可能。孩子終究是要自我成長的,隻有具備了自我教育的能力,終身發展才有了不竭的動力。
要點:內驅力養成
方法:自我評價、自我體驗、自我約束、自我鍛煉
注意事項:要把自我教育的鑰匙交給孩子;要把自我教育貫穿於教育的全過程;要盡量發揮孩子自我教育的潛能;家長要發揮主導作用;要把教育與自我教育結合起來。
7.榜樣示範法
家長可針對孩子的實際,講一些英雄模範的故事,把英雄模範的形象和良好的行為作為孩子學習的榜樣。同時,要多為孩子提供具有樂觀、愉快、活潑的性格,勞動積極,辦事認真,對人熱情,善於關心和幫助別人的榜樣,包括以自己的上述行為為孩子作出榜樣。孩子的模仿性很強,而這種模仿是缺少鑒別能力的,隻要是感興趣的,他們就模仿。理想人物的每一個行為動作,對孩子都有示範作用,孩子會不由自主地照樣學習。
要點:偶像效應
方法:先了解孩子最崇拜誰;激發孩子心中的力;講孩子崇拜者的故事;家長要盡量向孩子的崇拜者學習,起示範作用
注意事項:要注意榜樣的方向性;要實事求是的宣傳榜樣;要對孩子的偶像正確認識和引導;不要以孩子的缺點比別人的優點;家長要注意自身的修養提高;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長必須自己先做到。
8.環境熏陶法
家長應該有意識的創造一個和諧、良好、優美的家庭生活環境,使子女置身其中,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這樣可以培養子女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思想品德,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行為規範,使子女全麵發展。
要點:建構和諧家庭
方法:物質環境:整潔、衛生、井井有條,孩子最好有自己的學習園地;
精神環境:家風。
注意事項:要盡力創造良好的精神環境;要追求高尚的精神情趣;要美化家庭環境;要講究生活秩序。
(三)家庭教育的語言禁區
父母在教育子女時最容易踏入以下幾個不益孩子成長的語言禁區,您是不是也對孩子說過這樣的話呢?在今後的家庭教育過程中一定要避免。
1.居高臨下
“你這麼做就得挨揍”“我在你這個年齡時早就……”“你不聽也得聽”等等。
分析:
如果父母老是高高在上,孩子在接受批評時心理就不能平衡,這樣即便你的批評是正確的,孩子也會口服心不服,最後事倍功半。
2.冷嘲熱諷
“你以為自己很能幹嗎?”“你可真是我家的天才”等。
分析:
孩子,尤其是幼童,最怕的是出自父母之口的冷嘲熱諷。他們很難理解,和自己最親近的父母怎會說出這種表麵是表揚而實質是貶損的雙關話,即使你說這些話時還帶有些許幽默感。
3.絕對否定
“你從來沒有好好吃過一頓飯”“你總是撒謊”等等。
分析:
批評孩子是對的,但如果把話說絕,反過來可能引發孩子的一種逆反心理,從而導致最後拒絕接受批評教育。
4.言過其實
“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玩的玩具”“你是全世界最美的女孩”等等。
分析: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會漸漸分辨出你話中含有水分,於是長大成人後,對他人的評語或稱讚也會將信將疑。此外,聽慣父母誇大其詞的讚揚的孩子,在步入社會後往往隻能聽好話而聽不進反麵意見,由此人生易遭挫折。
5.人身攻擊
“你胖得像頭豬”“你蠢得像頭驢”等等。
分析:
再愚鈍的孩子也能體會出這類話包含的惡意,心靈會受到莫大的傷害。此外,尚年幼的孩子還可能信以為真而自暴自棄,最後喪失自尊自信。
6.威脅恐嚇
“你要是不好好做作業我就關你禁閉”“不聽話就把你喂狼”等。
分析:
這類虛張聲勢的威嚇和言過其實的表揚一樣,同樣會讓孩子喪失對父母的親熱和信任。
7.冷若冰霜
“你沒看到我正忙著嗎”“待會兒再說”等等。
分析:
孩子從這些話中聽到的潛台詞是:“大人們對我幹的事毫無興趣,他們認為我並不重要。”
(四)家庭教育中父母之間要注意的行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所以,爸爸媽媽的言談舉止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有些家長認為,隻要自己告訴孩子要好好學習,就算是盡到責任了。卻不知,家長的一言一行無時不在影響著孩子。好的行為習慣,會引導孩子去學習;不好的行為習慣,孩子也會進行效仿。下麵的這些行為父母一定要注意,避免對孩子造成不良的影響。
1.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針和策略最好統一,不可互相詆毀,甚至爭吵
有的父母在培養孩子的問題上存在分歧,有時候甚至會當著孩子的麵爭執,這對孩子的影響特別大,最後兩個人的目的均沒有達成,而且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影響父母的感情。
2.父母感情破裂,互相看不順眼的同時拿孩子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