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變化(1 / 1)

打破高幹待遇終身製

共產黨立黨、執政的一個重要宗旨,就是自身不追求特殊的利益,而是要最大限度地為人民群眾謀取利益,建立廉價政府。多少年來,馬克思、毛澤東等無產階級革命家有關這方麵的論述,如“無產階級政權下的公職人員,應當一律實行低薪製”,“建設廉價政府”等,一直是人們衡量一個政黨是否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重要標誌。在這方麵,中國共產黨人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實踐中,作出了艱苦的探索和努力,也積累了許多重要的經驗。

然而,目前我國在高級幹部待遇方麵存在的事實上的終身製,應該說不僅不符合共產黨的這一宗旨,而且也越來越引起公眾的不滿,產生了一係列負麵影響。

一個顯著的例子是,這幾年人們普遍對我國政府管理活動中的行政管理費居高不下而多有議論,殊不知,這種現象的後麵既有包括“公車改革”這樣涉及眾多官員“切身利益”的“製度設計障礙”,也有在“既定”的高級幹部待遇終身製製度安排下,高級幹部人數隨著黨政機構、城市、大學的“升格”快速增加,已經離退休的高級幹部仍然享受在職待遇等有關。試想,隻要有關部門任命一位副部級或者相關級別的官員(包括大型國有企業的領導人),所配置的辦公設施、住房、車輛、秘書等,都需要國家財政拿錢、兌現。有文章說,一位新提任部級官員的任命,意味著財政立馬要拿出150萬元。這種現象已經給國家的財政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如果對那些已經離退休的高級幹部,仍然不加區別地都保留在職期間的待遇,如專車、秘書、醫療等,國家財政必將不堪重負。目前社會上人們議論頗多的每年數十萬官員住高幹病房,花費大量公費醫療費用,退休高級幹部在各地視察、走動給地方造成接待的壓力,遍及全國的高檔政府接待設施的建設等,幾乎都與我們不合理的幹部待遇製度有關。從這個意義

上說,改革高級幹部待遇終身製的問題,已經顯得十分緊迫。

其實,高級幹部待遇終身製的負麵影響,決不僅僅體現在國家的財政負擔,還有更為深刻的方麵。就是這種製度本身繼續在強化社會的官本位意識、權力意識和特權意識,對幹部隊伍的作風建設,帶來了很大的製度障礙,也成為權錢交易、官商勾結、買官賣官、腐敗難以遏製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如果認真分析這幾年被揭發出的腐敗高官,就會發現,大搞權錢交易,縱容子女、配偶利用權力、影響力經商發財,甚至大肆侵吞國有資產,包養情婦,幾乎成了一種普遍的現象。這些腐敗官員之所以能夠易如反掌,除了我們還缺乏有效的監督製約機製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官員的權力、特權在社會上所產生的巨大“影響力”和“市場”。這種現象不僅敗壞了黨和政府的形象,不利於幹部隊伍的作風建設,而且與民間存在的看病難、上學難、就業難等,也形成了鮮明反差,從而加劇了幹群的緊張關係,助長了民眾對政府的不信任情緒。

基於此,筆者認為,要把打破高級幹部待遇終身製的問題,像打破領導職務終身製那樣嚴肅對待,下決心改革,決不可掉以輕心。這就是說,要按照“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價值追求,緊密結合我國的實際,廢除高級幹部待遇的終身製問題,要區別情況,不同對待,像當年製定不同革命時期的幹部待遇那樣,確定高幹的待遇,進而完善整個幹部退休製度,並進行相應的立法,使我國包括高幹在內的國家公職人員的待遇管理納入法製軌道。這對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改善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關係,必將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