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蛋子們
黎明,一輛大客車開進軍部大院。鄭燕穿著肥大的男式軍裝,甚至沒有來得及再和媽媽擁抱一下,就被匆匆忙忙送上車。車內、車外哭聲一片,不約而同地喊著再見。
在梁偉軍入伍後一個星期,方衛東、鄭燕、王秀娟也入伍了。這批兵均不到服役年齡,人們給了他們一個專用稱呼“小兵”。這個略帶寵愛的稱呼整整伴隨了他們一生,若幹年後當人們評價議論他們的時候,用得最多的還是這兩個字“小兵”。
這是一代特殊的人群,這代人也經曆不少,三年自然災害依稀記得;□□有印象;小學時期沒真正讀書學習;中學時期勞動替代文化課;部分人經曆上山下鄉;經曆回爐讀大學;經曆社會大轉型……
正是那個特殊的年代,特殊的環境才有這群特殊的兵。
客車開進火車站直接開上月台,停在一列悶罐火車旁。一隊隊還沒戴上領章帽徽的新兵正在登車。魏峰說:“孩子們,不,同誌們,該下車了!”
孩子們明白馬上就要與最後一位熟識的叔叔分別,進入另外一個陌生的環境開始真正的部隊生活了。有人忍不住開始哭,在這個時刻,哭聲是會傳染的,車廂中很快充滿抽泣聲。
魏峰的眼圈也紅了,但聲音異常的嚴厲:“孩……同誌們,你們都是部隊的子弟從小在軍營生活,應該知道真正的軍人是什麼樣子,堅強起來!我不想看到你們哭著走入部隊,因為咱們軍隻出硬漢,不出孬種!聽我口令,起立!下車!”
孩子們分男女在車下擠成兩堆,男孩子冷冷打量著麵前一男一女兩位軍官,女孩子像一群受驚的小兔子,眼神驚恐。
“男左女右,麵向我成橫隊,集合!”男軍官體型瘦削但聲音洪亮,讓人懷疑他身上是不是藏了個擴音器。
當兵是讓男孩子興奮的事情,他們頭腦還算清醒,按照命令列隊。女孩子們還滿腹離家的悲傷,不知所以地一通亂跑,好長時間才擠成怎麼看怎麼像一團的“橫隊”。
孩子們在軍官威嚴的眼神下逐漸安靜下來,男軍官翻開花名冊說:“同誌們,下麵開始點名,知道怎麼回答嗎?”
“知道!”男孩子扯著嗓子大喊。
男軍官不滿地瞪了一眼還在抽泣的女孩子們。
哭歸哭,部隊大院長大的孩子都懂部隊的規矩,點到名答到,接受命令答是。幾分鍾的時間就結束點名,列隊站在各自車廂前。剛剛離家,又要與夥伴分別,孩子們揮著手說再見。那場麵充滿了生離死別,女孩子們的眼淚忍不住又掉下來。
一直沒有說話的女軍官笑了,溫和地對女孩子們說:“同誌們,解放軍戰士可是掉皮掉肉不掉淚!咱們是沒掉皮沒掉肉也掉淚。不要哭了,看看你們的夥伴多堅強。上車吧!”
車廂裏亮著一盞昏暗的電燈,地板上鋪的稻草有一股刺鼻的味道。愛幹淨的女孩子們擠成一團,誰也不往車廂裏走。女軍官爬上車催促說:“向裏走,一個挨一個坐好,馬上發車了。”